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2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基于开发的计算机取样系统,采用SPSR法脉冲动态测试KD306型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的有效扩散系数。线性化和参数估值的结果吻合较好,证实:线性化简化是合理的,参数估值是可用于有效扩散系数。KD306型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的曲折因子为7.2。  相似文献   
2.
采用简单的咪唑类离子液体(ILs)共混法,室温下获得了稳定的、被剥离的单层氧化石墨烯(GO)。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咪唑类离子液体通过咪唑阳离子与GO表面的含氧基团相互作用,插层嵌入GO中,氯化1 辛基 3 甲基咪唑盐([Omim]Cl)相对于氯化1 丁基 3 甲基咪唑盐([Bmim]Cl)具有较长的烷基链,对GO的剥离效果更为优越,解离的GO层间距可达1.12 nm,表面吸附了[Omim]Cl分子的单层GO的平均厚度约为2 nm,离子液体可以有效地阻止石墨烯的再聚集。  相似文献   
3.
对一种穿流式固阀塔板进行了流体力学冷态实验考察。采用常温、常压下的空气和水作为实验介质,测试了不同操作条件下塔板的干板压降、全板压降和清液层高度,比较了不同的塔板结构参数对流体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塔板压降和清液层高度均随着孔中心距和开孔率的减小而增大,而随着孔径的增大而增大。气液两相在穿流塔板上为逆流流动,且随着气液流量的变化呈现出4种不同的流动形态。建立了清液层高度的经验式,且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推导了描述穿流塔板独特的流动形态的参数即气体流通分率的数学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该分率随着孔中心距的减小而减小,并随着孔径和开孔率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采用等温积分反应器,测试了KD306型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的本征动力学,建立了幂函数动力学模型。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残差分布合理,参数回归显著,模型能真实反映KD306型耐硫甲烷化催化剂的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5.
气流床气化炉的数学模型是气化装置设计和操作优化的基础,气固停留时间分布是影响气流床气化炉出口组成和碳转化率的关键因素。以气固停留时间分布为依据,结合反应动力学建立气流床气化炉的通用网络模型,模拟值与工业值吻合。对于神府煤,考察了氧煤比改变对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氧煤比(氧气体积与煤(干基)质量之比)期望值约为0.655 Nm3/kg,生产中为保证液态排渣,氧煤比应控制在0.663 Nm3/kg左右。该通用网络模型计算速度快,适用于建立气化炉的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6.
二醋酸亚乙酯合成和热裂解制醋酸乙烯是由甲醇、合成气C1路线合成醋酸乙烯工艺的关键步骤。本文以该反应体系为研究对象,筛选出具有较好催化活性的合成催化剂——氯化锌和热裂解催化剂——苯磺酸。为了解反应系统的特性,用有机中间体理论探讨了反应机理,提出对二醋酸亚乙酯合成反应,是一个快速的酰化反应,而对其热裂解反应,其速率控制步骤为二醋酸亚乙酯在亲电体H+作用下的烷氧基断裂,并用动力学实验进行了检验,得到经验动力学模型:-dCEDA。EDAC0.502VAc1-JcKcRTC1.008dt=7.008×1010exp-97169结果发现两者所得的反应速率模型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絮凝剂质量浓度和絮凝环境温度条件下,运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和聚集光束反射测量仪研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CPAM)对高岭土悬浮液颗粒的动态絮凝过程。结合显微摄像仪和浊度仪,同时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并基于分形理论考察了絮凝过程中絮体分形维数随外部条件改变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絮凝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和环境温度的升高,絮凝体系中的絮体平均弦长和平均粒径都逐渐增加;当平均粒径达到极大值后,继续增加絮凝剂质量浓度或升高环境温度,体系浊度降低,絮体分形维数增大,在絮凝剂质量浓度为6 mg/L和环境温度为60℃时絮凝效果较好;而后随着絮凝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和环境温度的上升,体系浊度略微升高,絮体分形维数略微减小。体系浊度和絮体分形维数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耐硫甲烷化壁冷式并流反应器的数学模型,运用隐式差分法求解,对5×10^4m^3/d煤气反应器的设备参数,操作参数的灵敏度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管径对温度分布影响很大;气体入口温度及熔盐流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通道喷嘴,在直径1000mm和高4000mm的大型冷模装置上,对德士古渣油气化炉冷态浓度分布进行了测试和研究,考察了喷嘴中心与环隙射流动量比对宏观混合过程的影响,给出了无因次径向浓度分布,无因次最大浓度和混合分数的轴向衰减以及无因次浓度半半径沿轴向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认识煤样的快速热解行为,捕捉气体释放特性,在873~1 273 K条件下基于管式反应器对3种不同煤阶的典型煤样开展热解实验研究,借助红外气体分析系统记录在线气体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热解温度的升高,对煤中含氢/含氧官能团的分解有促进作用,当温度自873 K上升至1 273 K时,H2和CO的释放量均增加了4~5倍;在实验范围的高温下,煤阶对热解反应有效气体产物组成的影响较小,在1 273 K时,H2的释放量几乎与煤种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