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建立EB病毒感染的人胃上皮细胞细胞株,并进行鉴定。②方法将舍有NEOr基因的重组EBV感染人胃上皮细胞GES-1.同时以pcDNA3(NEOr)空载体质粒经脂质体法持染同一细胞为对照,用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经G418筛选,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鉴定EBV编码的核抗原1(EBNA1)的表达情况,直至获得100%表达EBV的单克隆细胞株。③结果感染EBV的GES-1细胞大部分为EBNA1阳性,而转染pcDNA3(NEOr)空载体质粒的GES-1细胞均为EBV阴性。(蓟结论成功地建立EB病毒感染的人胃上皮细胞GES-1细胞株,对EB病毒致胃癌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H9c2心肌细胞抗氧化应激损伤的"内质网-线粒体对话"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H9c2心肌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对照组)、模型组(H2O2组)、白藜芦醇+H2O2组、白藜芦醇组。Western blot测定H2O2对内质网应激(ERS)特征性分子伴侣,即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葡萄糖调节蛋白94(GRP 94)的表达;观察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所致GRP 78、GRP 94、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磷酸化的影响;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所致线粒体通透性转移孔(m PTP)开放的影响;电镜观察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所致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相比,H2O2(600μmol·L-1)引起H9c2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并使GRP 78,GRP 94表达明显增加;白藜芦醇(10μmol·L-1)明显抑制氧化应激所致GRP 78,GRP 94的表达及GSK-3β磷酸化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TMRE荧光强度明显减少,白藜芦醇明显抑制氧化应激所致TMRE荧光强度的减少(即线粒体膜电位减少、m PTP开放)。白藜芦醇明显减少氧化应激所致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质网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所致H9c2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ERS使GSK-3β失活,进而阻止m PTP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急危重症胰腺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 SAP )是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除具有局部的病理损伤外,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 MODS),病死率极高。黄建勇等人认为,SAP发生时,病损的胰腺组织可作为抗原或炎症刺激物,激活巨噬细胞等炎症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进而发生炎症介质的瀑布样级联反应,导致全身病理生理改变,病情危重,发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因急危重症胰腺炎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官来顺的报道中曾指出,在其调查的103例急危重症胰腺炎患者中,胰外损害者众多,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其中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并发症最为常见,其次为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和神经系统症状[2]。在这其中,又以肺脏、肝脏、脑及肠道等常见器官损害最为多见,而且对这些器官损害的研究也相对较多。迄今为止,推测SAP并发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原因众多,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4.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最初是由Epstein和Barr从非洲Burkitt淋巴瘤培养中发现的,属人疱疹病毒4型,是一种癌基因DNA病毒。EB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世界上大多数人在幼儿期就可感染EBV,并终身携带。血清学、流行病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EBV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包括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BL)、鼻咽癌(NPC)、霍奇金病(HD)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线粒体保护途径,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冠状动脉进行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20 min,♂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黄芪甲苷组、mPTP开放剂苍术苷(atractyloside)组和抑制剂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组;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心功能指标;TTC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电镜观察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差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及Ca2+诱导的线粒体肿胀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再灌注区磷酸化-GSK-3β的表达。结果黄芪甲苷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明显抑制线粒体肿胀,再灌注期GSK-3β磷酸化表达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甲苷对MIRI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GSK-3β活性,进而阻止mPTP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3相对应的拮抗剂,两者间表达水平和功能活性的平衡对细胞外基质的代谢状态起着重要作用,但在DH豚鼠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两者表达水平,尤其两者表达水平比值的变化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DH豚鼠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比值的变化及其与DH豚鼠增龄性原发骨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软骨退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选取2,4,8,12月龄雌性DH各6只,取膝关节观察关节软骨的大体形态后常规脱钙、包埋、制作石蜡切片,用于VG染色行组织学观察,采用Mankin评分系统定量分析关节软骨退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膝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情况,应用 Image pro-Plus 6.0软件对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积分吸光度计算。线性回归分析判断Mankin评分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DH豚鼠2月龄膝关节软骨无关节炎表现,4 月龄出现轻度软骨退变,并随月龄增加进行性加重,Mankin评分随月龄增加逐渐增高,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均随月龄进行性增加,两者比值与Mankin评分呈正相关性(P < 0.05)。结果提示DH豚鼠4月龄出现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化,随月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其病理改变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失衡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皮素-2基因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及降压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汉族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老年人200例作为对照组。高血压患者给予非洛地平(5 mg,1次/d)口服治疗2个月。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测定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型。结果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GG基因型高于对照组(P0.05),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高血压家族史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GG基因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高于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P0.05),AG基因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高于AA基因型(P0.05)。结论内皮素-2基因A985G位点基因多态性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有关,应用非洛地平降压治疗后,GG基因型的降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PDE5的结构     
PDE5是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PDEs)家族中的一类,最初是从血小板中发现其存在并对其进行定性的。随后又在肺中发现其踪迹。直到人们发现其具有调节血管平滑机收缩的功能以及西地那非投入使用后,才对PDE的作用产生重视。PDE5对  相似文献   
9.
c-myc基因在EBV转化人胃上皮细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EBV感染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后c-myc基因的表达状况及转化作用,以探讨c-myc基因在Epstein-Barr病毒(EBV)相关胃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携带NEO~r基因的重组EBV产生细胞系Akata 1061以密切接触法感染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c-myc基因转染至同一细胞,以pcDNA3空载体质粒转染同一细胞为对照;经G418筛选获得感染或转染的抗性细胞克隆;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EBNA1的表达以鉴定EBV感染细胞克隆,测定EBV感染和c-myc基因转染细胞中C-myc蛋白的表达;通过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测定及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BV感染及c-myc转染后细胞发生明显的形态学变化,生长速度明显加快,S期细胞比例显著提高,分别为(70.96±0.91)%和(60.67±3.06)%vs(34.74±1.03)%,P<0.05,表明EBV感染及c-myc基因转染均使细胞增殖加快。结论EBV感染及c-myc基因转染可使人胃上皮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细胞恶性程度增强,但并未导致肿瘤的发生。EBV对人胃上皮细胞的转化作用可能与c-myc基因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成BCL-2基因表达的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模型。方法质粒pcDNA3-BCL-2经酶切鉴定后,以脂质体法转染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经G418筛选获得细胞克隆,荧光免疫组化法鉴定BCL-2基因表达阳性细胞。结果经酶切鉴定为携带BCL-2基因的质粒pcDNA3-BCL-2,荧光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个克隆中,均有不同程度的BCL-2基因表达。BCL-2主要表达在胞质及细胞核膜。结论GES-1细胞为BCL-2表达阳性的细胞,为进一步研究BCL-2基因与胃癌的关系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