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眼科学   5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效果满意的中药肠道清洁剂.方法55例无任何消化道症状及其他全身急、慢性疾患的健康男性飞行员随机分为肠溃液组30例,甘露醇对照组25例.将203例患者随机分为肠清澈组86例,番泻叶组59例和甘露醇组58例作对照.方剂的主要成分为大黄、芒硝、枳实、当归等,经渗漉、油提等方法制取.观察经全结肠镜检查达回盲部后各组的肠道清洁效果,比较排便时间和排便次数,比较药物的副反应.结果正常考与患者中肠清澈的肠道清洁效果明显优于番泻叶组与甘露醇对照组,P<0.01;服药后首次排便平均时间与平均排便次数,各组间无显著性,P>0.05;肠清液的副反应较少而轻,P<0.01.结论肠清液的泻下作用确切.其肠腔清洁作用以增强胃肠道的动力为主,而不仅仅是增加排便次数.价廉,副作用少,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针对中医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状况,我们开展了辨证思维能力训练课,通过对临床病案的分析,强化学生对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运用,提升临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训练内容上,注重中医辨治思维能力和病证结合辨治能力两方面;在训练方案上,采用案例教学,从单病证病例入手,上升到多病证病例及疑难病例等综合辨治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3.
丁慧芬 《山东中医杂志》1998,17(12):557-557
邵祖燕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兹仅就导师运用理气通络法治疗胃脘痛经验作一简介。1胃痛之因胃气郁滞胃络瘀阻1.1初痛在气,胃气郁滞胃腑以通为用,“传化物而不藏”,胃气以降为顺,喜通利而恶壅滞。邪犯胃腑,无论外...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7年10月~1999年3月用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微探头,检查了64例拟诊消化道肿瘤的患者,以了解消化道良、恶性肿瘤的性质与病变浸润的深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分期。1  材料与方法1.1  64例患者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平均52(18~83)岁。主要临床表现有吞咽困难、上腹痛、黑便、大便带血、贫血等。1.2  日本Olympus电子镜GIF-XQ-230和CF-230I、超声型号EU-M30,微探头UM-20-2R和3R,直…  相似文献   
5.
伏暑是传统的伏气温病之一,7版《温病学》认为暑湿病邪是伏暑的伏邪,而伏暑发病有两种证型(暑湿郁蒸气分、暑热内炽营分)又是由于感邪性质不同(暑热病邪、暑湿病邪)及邪伏部位有异所致。由于伏邪性质前后表述不一,造成了在教与学中的困惑。文章根据前人有关伏暑、暑邪的论述,从伏邪性质、邪伏变化(从化、量变)、发病层次(气分、营血分)等方面探讨伏暑的病因病机,旨在为伏暑的现代阐释更加完整规范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6.
试论PBL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有国外学者将教师分为3种:只熟悉学科专业而不懂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懂专业知识又熟悉教学方法,但不懂学生心理,不能帮助学生培养自主  相似文献   
7.
五丹胃福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自由基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五丹胃福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 Wistar大鼠 75只随机分为 5组 ,即正常对照组、造模组、自然恢复组、小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 ,治疗组给予五丹胃福汤进行干预 ,采用单一试剂法检测大鼠胃粘膜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与丙二醛 (MDA)。结果 :五丹胃福汤能够增强萎缩性胃炎大鼠胃粘膜及血清 SOD水平而降低 MDA水平 ,从而减轻自由基对胃粘膜的损害。结论 :五丹胃福汤可有效调节血清及胃粘膜的自由基水平 ,是本方有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邵祖燕教授调升降治疗脾胃病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慧芬 《新中医》1999,31(4):10-12
邵祖燕,男,1939年出生,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业务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1963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30余年来一直从事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于脾胃病和老年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承担过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鸡胚冲剂...  相似文献   
9.
将中医的传承规律与现代教育理论结合,以温病学课程为依托,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重点,通过开展问题性教学、拓展教学内容、构建立体化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教育方案,进行了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提高了学生自主化学习能力,加大了课程建设力度,促进了教师整体水平提高,并改进了教学的评价体系.表明探究性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中医教育改革,可作为我们进行中医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支持,成为一种具有全面影响的课程形态.  相似文献   
10.
温病学网络课程是以全国统编规划教材<温病学>为蓝本,应用信息技术表现课程内容,将视频、音频和数据等多种媒体合成处理并组成由文字、图像、动画、影像、声音等相结合的温病学交互式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经过3年实践应用及辅助教学试验研究,表明温病学网络课程能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