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限制性内切酶PstⅠ消化人型结核杆菌H37RvDNA,与质粒pUC19 DNA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经同位素32P标记的人型结核杆菌H37Rv全染色体DNA探针筛选出6个阳性克隆(MT1 ̄6),其中克隆DNA片段MT2(4.2Kb)、MT4(3.5Kb)和MT5(3.0Kb)标记成探针,检测了22种分支杆菌标准株和15侏人型结核杆菌临床分离侏以及2种非分支杆菌,其杂交结果完全相同,与人型结核杆菌及  相似文献   
2.
天花生物恐怖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潜在威胁.本文利用并行仿真的技术手段,研究天花在大规模城市人群中的传播规律并对环形接种和大规模疫苗接种这两种主要的天花疫苗接种策略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环形接种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天花疫情的扩散,在天花疫苗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采用该措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观察鞘内注射(it)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 I模型)所致神经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CC I后14 d组(C组)、CC I 14 d it生理盐水组(CN组)、CC I 14 d it SO3 600 ng组(CS 1组)和CC I 7 d后连续鞘内注射SO3 30 ng.h-1共7 d组(CS 7组)。观察各组动物热痛觉过敏及机械刺激痛觉异常的反应阈值,并测定DRG细胞内Ca2+含量。结果CC I 14 d时结扎侧与非结扎侧热及机械刺激痛阈值均下降,同时DRG细胞内Ca2+含量也升高。it SO3后,结扎侧及非结扎侧痛阈值均升高,而DRG细胞内Ca2+含量降低。结论it SO3对慢性神经痛有镇痛作用,同时可以抑制CC I引起的DRG细胞内Ca2+含量增加,提示DRG细胞N型Ca2+电流在此伤害性信息传递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吖啶酯发光法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的研究徐秀英刘农乐陈琳王珏欧阳应斌刘士辉蒋滋慧黄培堂血栓疾病为危害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在几种研究较多的纤溶药物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由于其纤溶作用的特异性而倍受医学界的青睐。机体的许多组织...  相似文献   
6.
长效人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类刺激体内红细胞生成的蛋白类激素,与普通人红细胞生成素不同,其大大延长了体内半衰期,可减少注射次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且具有更佳的疗效。此文综述了近几年长效人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和质量控制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表达SARS冠状病毒的功能性受体人ACE2的转基因小鼠.方法:克隆人2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hACE2)的cDNA,连入PCAGGS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以显微注射的方法将5.6 kb的转基因片段引入小鼠的受精卵.采用PCR、Southern印迹、RT-PCR、Western印迹、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转基因小鼠进行鉴定.结果与结论:获得了在小鼠肺组织中表达有SARS病毒功能性受体hACE2的两个转基因小鼠系,证明了SARS病毒的S蛋白能很好地和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表达的hACE2受体结合,这将为SARS的研究提供一种良好的感染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有研究显示ω-芋螺毒素SO3与SNX-111结构相似,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ω-芋螺毒素SO3或SNX-111对慢性压迫性损伤后神经痛的大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2/07在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蛋白质工程室及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采用随机对照双盲法。制备右侧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模型并行蛛网膜下腔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均分为9组。对照组经导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0μL,其余8组动物分别经导管鞘内注射SO3或SNX-111300,600,900和1200ng。观察各组动物坐骨神经结扎前、给药前、给药后每隔1h热痛觉过敏及触觉异常的反应阈值。各毒素不同剂量给药后2h与给药前阈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种毒素相应剂量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两种毒素均呈剂量依赖性提高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大鼠热刺激痛及触诱发痛阈值。鞘内注射SO31200ng2h后热痛阈最大可能镇痛百分率达94%,触诱发痛阈值也由给药前的2.94g上升到9.20g。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SO3可有效地治疗神经源性疼痛,其镇痛作用与剂量相关,镇痛强度与SNX-111相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基因治疗,为防治血栓性疾病提供了一个可能全新的方法与前景。探索t-PA基因转移至犬血管壁后基因表达持续的时限以及预防血管成行术后再狭窄的价值。方法:18条家犬,其中对照组6条,另12条在形成再狭窄模型时随机分为30天、60天和90天3个观察亚组,每组4条犬,并用多孔球囊输注导管将携带t-P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直接高压注入冠状动脉及股动脉壁。结果:经过30天、60天和90天不同时间的观察,发现在脱氧核糖核酸(DNA)水平(原位杂交、DNA印迹)、转录水平[(信使核糖核酸(mRNA)点杂交]及产物水平(免疫组化)等方面均证实t-PA基因的存在和活性产物表达,而且发现再狭窄组3个月时基因治疗组比对照组的百分狭窄面积小22.2%。结论:t-PA基因治疗有一定的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Ca(2 )处理大肠杆菌RR1进行转化实验,使含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的重组质粒转化入细菌进行克隆获得成功,经氨苄青霉素(AP)培养基筛选及限制性内切酶鉴定,证明转化子为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