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aji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Raji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关系。结论冬凌草甲素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白血病作用,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体外红系祖细胞培养方法。观察白血病细胞相关抑制物对正常红系祖细胞(CFU-E)的抑制作用。10/10例初发未治急性白血病病人的白血病细胞培养液对CFU-E的生长均有抑制,抑制率25.4~67.4%,平均抑制率为44.35%。结果提示,白血病细胞相关抑制物对正常红细胞系造血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孢素A体外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环孢素A是否有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应用细胞形态学检查、二苯胺法DNA片段化定量,DNA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CsA50mg/L作用HL-60细胞4h,DNA片段率显著增高,达(28.2±5.8)%,而对照组仅为(12.5±1.7)%(P<0.01,n=10)。光镜及电镜检查见细胞核固缩,碎裂,有凋亡小体形成。DNA电泳显示典型的DNAladder。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sA50mg/L作用HL-60细胞6h凋亡细胞率为49.7%,而空白组仅为9.1%。CsA诱导HL-60细胞DNA片段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CsA在体外能诱导HL-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李旭东  黄仁魏 《广东医学》2001,22(9):866-867
Wilms'肿瘤基因(Wilms' tumor gene,WT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1990年Call等人从人类染色体克隆出了Wilms'瘤相关基因的cDNA,位于11P13的缺失片段中,故命名为Wilms'瘤基因(WT1),该基因在泌尿生殖系的发育和Wilms'瘤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人类各种白血病中有WT1基因异常表达或缺陷,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在体外诱导针对白血病细胞的CTLs杀伤活性。方法 用IL 4和GM CSF培养正常人外周血DC ,以HL 6 0细胞裂解液致敏DC ,再与淋巴细胞共孵育 ,激活T淋巴细胞 ,用LDH释放法测定致敏DC诱导杀伤性细胞对HL 6 0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出可见树突状形状的DC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α及CD86表达阳性 ,CD14表达阴性。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观察DC刺激的异体淋巴细胞增殖明显较对照组高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n =15 ,P <0 .0 1)。在效靶比为 2 0∶1时 ,抗原致敏的DC诱导的杀伤性T细胞对HL 6 0细胞的杀伤率是 39.9%± 2 1.5 % ,直接以抗原刺激的T细胞的杀伤率是 2 6 .3%± 15 .6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n =16 ,P <0 .0 0 1)。效靶比为 2∶1时 ,抗原致敏的DC诱导的杀伤性T细胞对靶细胞就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随着效靶比增加 ,杀伤作用增强。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效靶比杀伤率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n =16 ,P <0 .0 0 1)。结论 DC...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液病住院患者贫血的临床特点以及病因分布.方法对中山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近10年来住院的729例贫血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29例贫血患者中,男349例,女380例,有贫血症状的有428例,无上述症状的有301例,病因分析以急性白血病贫血多见,192例,其次为缺铁性贫血175例.结论住院血液病患者贫血以急性白血病多见,其次为缺铁性贫血多见.贫血以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1.09.贫血以青年人多见.贫血的严重程度以中度贫血多见  相似文献   
8.
9.
10.
急性白血病患者WT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WT1基因在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WT1基因表达与白血病疗效关系。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初治及复发急性白血病患者73例治疗前WT1基因的表达,结合临床观察WT1表达阳性与急性白血病治疗疗效关系,并观察缓解后患者WT1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73例急性白血病患者WT1阳性53例(72.6%),其中4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阳性32例(69.6%),2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阳性17例(73.9%)。3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及1例急性浆细胞白血病均表达阳性。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非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WT1表达阳性对治疗缓解率无明显影响。对21例患者治疗后动态观察,当完全缓解时,WT1表达转阴性;复发时WT1表达又转阳性。结论 WT1在急性白血病阳性率较高,但阳性与否对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WT1基因作为白血病标志用于急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的检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