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采用Quadrant通道下技术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腰椎侧弯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3年6月,采用Quadrant通道下微创治疗26例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64~78岁,平均70.8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7.48个月。26例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CT、MRI检查,均显示腰椎管狭窄伴退变性腰椎侧弯,Cobb角度10°,病变部位L_(4/5)19例,L_5S_17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2.69±5.59)min,术中出血量(33.84±13.61)ml,住院时间(9.32±4.61)d。术后切口均I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随访12~36个月,平均25.3个月。术后随访6个月时患者平均腿痛VAS评分为(1.31±0.79),与术前VAS(5.50±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ODI评分为(52.18±6.71)%,术后6个月为(15.57±2.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疗效评定按改良Mac Nab标准,优16例,良10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应用Quadrant通道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侧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6~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脊柱外科共收集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发脊髓损伤患者63例,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 63例患者经过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缓解,没有出现新的神经症状。所有患者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矫正(8.6±1.1)mm,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5.1±1.3)°。对患者随访8~24个月,发现63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矫正度丢失,其中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丢失(0.6±0.1)mm,矫正角平均丢失(4.9±0.4)。结论根据患者胸腰椎体损伤的程度、脊髓的波及状况、椎管内的占位情况,行后位切开复位加椎弓根部内固定,能有效的降低手术的并发症、维持较好的矫正度、保证了远期疗效,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穿针(克氏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011年7月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行闭合复位患臂悬吊牵引复位或石膏外固定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儿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儿关节功能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理想选择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要针对不同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才能满足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6~2010年笔者所在医院脊柱外科共收集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发脊髓损伤患者63例,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 63例患者经过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缓解,没有出现新的神经症状。所有患者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矫正(8.6±1.1)mm,后凸角度平均矫正(15.1±1.3)°。对患者随访8~24个月,发现63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矫正度丢失,其中伤椎前缘高度平均丢失(0.6±0.1)mm,矫正角平均丢失(4.9±0.4)。结论根据患者胸腰椎体损伤的程度、脊髓的波及状况、椎管内的占位情况,行后位切开复位加椎弓根部内固定,能有效的降低手术的并发症、维持较好的矫正度、保证了远期疗效,最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治疗军人腰椎峡部不连并椎体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术治疗12例军人腰椎峡部不连并椎体滑脱患者。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0~44岁,平均(28.83±7.65)岁。病程12~120个月,平均(29.17±28.67)个月。腰椎峡部不连并椎体滑脱部位:L_44例,L_58例。[结果]本组手术时间90~135 min,平均(110.42±13.30)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131.67±40.17)ml;住院时间9~13 d,平均(10.42±1.32)d。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即刻X线片示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20个月,平均14.32个月。末次随访患者VAS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采用Nakai分级评定标准,优12例。按Coe的标准,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均已达到骨性融合,至末次随访术后X线片检查未见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松动、断裂或移位。[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Quadrant通道下椎间融合治疗军人腰椎峡部不连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严重多发性骨折或粉碎骨折合并多发创伤的危重患者难以承受复杂大手术,对此类患者利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修复骨科创伤已在临床上逐步开展。 目的: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概述利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用于创伤骨科修复的必要性、适用范围、实施步骤、优点及应用效果,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方法: 以damage control,external fixator,fracture,trauma,rehabilita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2009-12);以损伤控制,外固定支架,骨折,创伤,修复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95/2009-12)。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应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修复骨折创伤的内容,文献类型包括综述和临床研究;排除动物实验、重复研究及内容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289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上述筛选标准,排除动物实验、重复研究及内容与研究目的不符的文献共130篇,剩余159篇文献以近10年发表的为主抽取,最终保留25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可知,针对严重多发性骨折或粉碎骨折合并多发创伤的危重患者的骨折修复,合理应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其生存率,经临床验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治疗在创伤骨科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背景:严重多发性骨折或粉碎骨折合并多发创伤的危重患者难以承受复杂大手术,对此类患者利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修复骨科创伤已在临床上逐步开展.目的: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概述利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用于创伤骨科修复的必要性、适用范围、实施步骤、优点及应用效果,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方法: 以damage control,external fixator,fracture,trauma,rehabilitat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2009-12);以损伤控制,外固定支架,骨折,创伤,修复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95/2009-12).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应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修复骨折创伤的内容,文献类型包括综述和临床研究;排除动物实验、重复研究及内容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289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上述筛选标准,排除动物实验、重复研究及内容与研究目的不符的文献共130篇,剩余159篇文献以近10年发表的为主抽取,最终保留25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通过对文献的复习可知,针对严重多发性骨折或粉碎骨折合并多发创伤的危重患者的骨折修复,合理应用外固定支架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其生存率,经临床验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复发的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腰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入院的49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复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49例患者中,由于手术节段残留椎间盘突出者27例,瘢痕组织粘连造成神经根压迫13例,术后腰椎不稳定4例,侧隐窝狭窄3例,神经根管狭窄2例.结论 腰间盘突出症复发的原因较多,需要医生在手术前做到周到的检查,准确对突出段进行定位,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重视术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谭磊  张力  鲁海江  王景彦 《中国骨伤》2006,19(7):431-432
累及距下关节的粉碎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迄今仍是难题。我科自1999年2月以来,开展了对该类严重骨折(Paley分型中央塌陷型和粉碎型)的微创手术治疗,采用小切口经自制复位钳整复距跟关节面,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和我院研制的跟距反牵固定器㈦恢复Boihler角的方法。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