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27岁。因背部、左髂部、右下肢电烧伤3d,于2000-07-28-11:40入我科。入院查体:创面分布于左侧髂部,右足、踝及小腿部,右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跟骨、跟腱外露坏死,渗出明显,有臭味,左髂部及右小腿创面呈皮革样。总烧伤面积约3%。入科后给予补液、抗炎、创面换药治疗。右足踝关节处组织腐烂明显,为保护踝关节,给予右足踝及小腿处清创,远位皮瓣转移修复。在全麻下行右足踝部、小腿清创,左小腿内侧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术。术中清除右侧坏死跟腱、部分坏死的腓肠肌、比目鱼肌、拇长屈肌肌腱及部分肌腹、趾长屈肌肌腱及部分肌腹、胫骨后肌腱,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烧伤病人治愈时间,缩短住院日,降低病人的治疗费用。方法通过应用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我科791例病人进行回顾,试图找出与病人治愈时间密切相关的因素。结果烧伤面积的大小及深度、吸入性损伤、脓毒症、休克、内脏并发症、复合伤或合并伤和切痂面积、切痂时间、休克期切痂与否、抗生素应用时间等均是影响烧伤病人治愈时间和住院日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休克期切痂病人内脏并发症及脓毒症的发生率低,治愈时间短,尤其是超过30%烧伤面积者,休克期切痂组病人治愈时间明显少于非休克期切痂组病人。结论积极防治休克、脓毒症及内脏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而更重要的是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切削痂植皮等均是缩短病人治愈时间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对2002-2004年1625份护士交班报告进行检查考核发现,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1025处。其中,字迹潦草、错字、漏字、非医学术语、语言描述不确切、病情观察各班缺乏连续性尤为突出,所占比例较大。对上述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6.
对46例(75只)手腕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削痂植皮,功能位加压及康复训练,结果表明69只手腕部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提示烧伤早期对手部、腕部深度创面进行上述方法治疗,对于恢复手的功能及外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精神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治后,绝大部分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自制能力开始恢复,并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即进入恢复期。此期患者的心情往往变化多端,相互矛盾,在心理反应中常暴露出消极的一面,如失望、恐惧、愤怒、焦虑、丧失自尊等负性心理特征;同时又蕴含着积极的一面,如生存欲望、眷恋、期待家庭和回归社会的正性心理特征,但后者往往被忽略。  相似文献   
8.
9.
湿润烧伤膏治疗大面积过敏性皮肤坏死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女,6个月,因臀部、双下肢过敏性皮肤、软组织坏死20天,于2003年3月10日入院。患儿曾于2003年2月18日因发热在当地诊所就诊,给予口服“安乃近片”等药物后,臀部及双下肢出现紫瘢,诊断为“皮肤药物过敏”,给予静脉补液、抗过敏等措施治疗,10天后臀部、双下肢  相似文献   
10.
李济福  高长锁  李松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9):6373-6373,6375
对46例(75只)手腕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削痂植皮,功能位加压及康复训练,结果表明69只手腕部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提示烧伤早期对手部、腕部深度创面进行上述方法治疗,对于恢复手的功能及外形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