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椎间盘及相邻椎间盘的术前MRI表现,评估其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脊柱骨科已行手术治疗的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3~79岁(51.68±5.60岁),将所有患者以10年为一年龄段进行分组。突出椎间盘发生在L4/5节段50个,其相邻椎间盘100个;L5/S1节段50个,其相邻椎间盘50个。观察术前腰椎MRI,椎间盘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进行评估;软骨终板形态以Pappou分级标准进行评估。年龄段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邻椎间盘与退变椎间盘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相邻椎间盘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各年龄段L4/5、L5/S1突出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均在Ⅲ级以上、Pappou分级均在Ⅱ级以上,各年龄段间椎间盘退变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各年龄段间软骨终板退变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间突出椎间盘发生在L4/5、L5/S1的上位相邻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下位相邻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各年龄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邻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结果各年龄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邻的L3/4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突出的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r=0.696,P=0.000),相邻L5/S1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与突出L4/5椎间盘Pfirrmann分级间无相关性(r=0.214,P=0.136);相邻的L3/4、L5/S1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与突出的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均有相关性(r=0.467,P=0.001;r=0.380,P=0.007)。相邻L4/5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与突出L5/S1椎间盘的Pfirrmann分级有相关性(r=0.549,P=0.000);相邻L4/5椎间盘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与突出L5/S1椎间盘的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有相关性(r=0.684,P=0.001)。L4/5椎间盘突出的相邻L3/4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和软骨终板形态Pappou分级评分分别为3.26±0.87分、1.54±0.50分,均高于相邻L5/S1椎间盘的2.96±0.59分、1.23±0.49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节段的相邻椎间盘及软骨终板的退变与年龄及突出椎间盘退变程度关系密切,且相邻上位椎间盘较下位椎间盘退变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卿仙止痛膏治疗腰肌劳损(风湿痹阻兼瘀血阻络)临床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将64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卿仙止痛膏治疗组(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对照组),将膏药贴于患处,24h换药1次,每次2贴,7d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检测安全性指标: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0%,对照组总有效率3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疼痛、重着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01),而治疗后腰膝酸软、转侧不利积分较对照组治疗后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卿仙止痛膏治疗腰肌劳损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数据库,获取UKA与T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RCT)和半随机对照研究(CCT)。采用RevMan 5.0.23对术后远期优良率、翻修率及关节活动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RCT 3篇,CCT 3篇。分析结果显示,UKA与TKA术后远期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1.07(0.97~1.18),P=0.19;术后翻修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R(95%CI)=1.84(0.86~3.91),P=0.11;术后关节活动度UKA优于TKA,RR(95%CI)=0.36(0.26~0.50),P<0.001。结论:U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在术后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TKA。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免疫学技术研究的深入,多数学者认为影响椎间盘退变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即促进基质分解的因素如炎症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等;抑制基质分解的因素如基质蛋白酶抑制剂(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s,TIMP),促进细胞分裂的因素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促进软骨形成因素如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骨形态发生蛋白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微小RNA-101(microRNA-101,miR-101)的表达对人骨肉瘤细胞自噬和侵袭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骨肉瘤组织和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以及成骨细胞miR-101的相对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细胞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B的表达;经脂质体转染将miR-101模拟物和miR-101阴性对照转染MG-63细胞,并设立空白对照,通过qRT-PCR、Western blot和侵袭实验(Transwell)检测以上三组细胞miR-101的表达、Beclin1和LC3B的表达以及三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 与癌旁骨组织和正常骨组织或成骨细胞相比,miR-101在骨肉瘤组织和MG-63细胞中表达明显下降(P<0.01);模拟物转染组miR-101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上调了255%,但该组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较空白组却显著降低(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模拟物转染组细胞迁移数目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减少了60%和67.67%(P<0.01)。结论 miR-101在骨肉瘤组织和骨肉瘤细胞中呈现低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相关。miR-101抑制骨肉瘤细胞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自噬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跟骨外侧开窗直视下联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38足)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患者采用跟骨外侧切口,在跟骨外侧皮质开窗后直视下复位塌陷的关节面,尽量恢复Gissane角、Bhler角;对有骨缺损者行自体髂骨及异体骨植骨后钢板内固定。术后X线片上测量B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与术前进行比较。按照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31例患者(32足)获得随访,失访5例(6足),随访时间12~24个月。术后1年X线片示骨折处均达到骨性愈合。Bhler角:术前-3.6°±5.8°、术后29.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ssane角:术前88.9°±6.3°、术后115.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跟骨长度、宽度及结节部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术后功能:优11足,良13足,可5足,差3足。结论跟骨外侧开窗直视下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疗效满意,SandersⅣ型骨折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8.
<正>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由组织起源未定的小圆形肿瘤细胞构成。自1989年Gerald等~([1])首次报道了这种疾病后,临床有关DSRCT的报道较少,且多为个案报道。DSRCT主要发生于腹腔和盆腔,腹腔外少见,位于椎体的DSRCT更是罕见。近期我们收治1例胸椎DSRCT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骨质疏松症骨代谢影响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临床实践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骨质疏松症与骨代谢密切相关,GLP-1能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血糖,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但它对成骨细胞及破骨细胞的具体作用仍不明确。结论:GLP-1受体已被用于治疗糖尿病,GLP-1通过调节体内血糖来间接影响骨代谢,从而为治疗骨质疏松症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