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性,42岁,汉族。因活动后心慌气短、胸闷、乏力、下肢浮肿,伴左胸隐痛1个月主诉入院。心包穿刺抽出血性积液250ml,经内科治疗好转出院。1个月后因受凉发烧上述症状复发再次入院。体查:颈静脉怒张,心前区稍隆起,心界向左扩大,心音遥远,肝大肋下三指,腹水,双下肢浮肿。胸片及心脏B  相似文献   
2.
服用新抗凝片发生重度溶血1例马拉提,乔峻,哈米提(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患者,男性,30岁,汉族。因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在本科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水(上海机械瓣23号)。术后21h起开始口服新抗凝片,首次剂量2m8,以后每日根据凝血酶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18例风湿性心脏病伴有左房血栓病人的手术治疗,其中瓣膜置换者5例,二尖瓣直视成形者13例。死亡4例中1例死于脑栓塞。血栓形成和房颤有直接关系。左房血栓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心脏B超,血栓治疗以手术清除为主。为预防术后再发,应纠正房颤及适当应用抗凝血药物。  相似文献   
4.
5.
作者总结了6例心脏包虫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其中5例为心肌和心包包虫囊肿,1例为右心房内包虫囊肿。提出因心脏包虫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需借助超声技术、放射学、免疫学检查等。手术治疗可视囊肿所在部位采用体外循环或一般开胸手术行内囊摘除术,并在术前术后给于药物治疗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6.
胸骨正中切口术后胸骨裂开为一严重并发症。我科遇到2例,报告如下。病例1 男性,55岁,汉族。行胸骨正中切口闭式二尖瓣扩张术.术后第4天切口下端流出大量暗红色液体,查体胸骨摩擦移动感明显。胸片见固定胸骨的钢丝断裂。经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术中见钢丝全部断裂.胸骨分离达5 cm。经清创后重新固定胸骨并于胸骨后置管持续滴注抗生素溶液冲洗纵隔。缝合切口,术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7.
三房心4例     
三房心4例乔峻,马拉提,王存,高晓明,申康,木拉提·瓦西力1986年5月至1939年8月,经我们手术证实三房心畸形4例。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女各2例。年龄8~25岁,平均11.3岁。4例均有活动后心慌气短。2例发绀,胸骨左缘2~3肋间均可闻及2~3...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85年起以杂种犬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称搭桥术)实验,取得了初步经验。1986年底引进了冠状动脉造影设备之后,即开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左室造影。于1987年9月间,在国外专家的协助下开展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同年11月间依靠自己的力量又成功地做了一例。这6例均为男性,年  相似文献   
9.
1986年8月到1991年11月手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其中3例为心上型,1例为心内型,无手术死亡,全部痊愈出院。心上型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左房与肺总静脉吻合口的大小;心内型均须切除房间隔缺损与冠状静脉窦开口或肺总静脉开口之间的隔膜。4例随访6个月~5年,病人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