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6[1]。也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绝大多数简单的骨折,通过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等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对于部分不稳定骨折,特别是粉碎严重的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伤椎的六钉法固定和跨伤椎的四钉法固定在胸腰段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对比。方法我院在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手术治疗4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男30例,女11例;年龄18~58岁,平均36岁。其中A组21例术中采用经伤椎的六钉法复位固定,B组20例术中采用跨伤椎的四钉法复位固定,随访13~20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伤椎均达到临床愈合,观察比较术前、术后5 d、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压缩的百分比和Cobb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A组术后5 d、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5 d、术后1个月与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和Cobb角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骨折经伤椎的六钉法固定在术后椎体稳定性及复位程度方面优于跨伤椎的四钉法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复杂胫骨平台患者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观察膝关节屈伸范围及胫骨平台的内翻角及后倾角的变化.结果:48例患者未发生局部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及内固定松动等.骨折愈合时间13~17周,平均14.4周.术后3月时膝关节屈曲85~125度,平均98.6度,术后6月时膝关节屈曲95~135度,平均118.4度,术后12月时膝关节屈曲118~135度,平均124.2度.术后膝关节功能按HSS评分74~96分,平均88.9分.术中、术后3月、及术后12月的胫骨平台的内翻角及后倾角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zker5/6型),采用双切口双钢板固定式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小关节评估在改良型Stoke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评分体系(modified Stoke ankylosing spondylitis spine score,m SASSS)中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影像学进展评估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每个患者在随访前及随访过程中进行脊柱影像学检查,并根据m SASSS评分体系评估患者脊柱椎体的整体情况,以及增加针对颈椎小关节的影像学评估体系,通过计算两部分评分总和,即为我们定义的混合型改良脊柱评分(combined modified AS spine socre,cmASSS),并评价cmASSS评分体系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65例AS患者中,其中有58例完成的cmASSS评分。在随访前的影像学检查中通过cmASSS评分体系发现有69.0%的患者存在脊柱损伤的影像学改变,而m SASSS评分体系仅诊断50.0%的患者存在脊柱损伤(P=0.038)。随访观察期内通过影像学对疾病进展评估后发现,cmASSS评分体系中有60.3%的患者存在疾病进展,而m SASSS仅发现41.4%的患者存在疾病进展(P=0.041)。根据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cmASSS评分与AS患者的颈椎旋转、枕墙距、脊柱侧弯、胸廓扩张等脊柱活动度指标和AS功能指数的相关性优于m SASSS评分。结论在m SASSS基础上整合颈椎小关节评估有助于更全面、及时地诊断AS患者的脊柱损伤情况和脊柱损伤进展或转归,为AS的治疗、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内固定的有效方式。方法:2002年12月~2006年5月,在手术前有效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两钉一棒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术中在保证彻底清创的基础上,注意保留病椎有血运的部分减少切除范围和融合的节段,有神经症状者注意行椎管前侧减压、骨缺损采用自体骼骨、肋骨的方法修复,安置两钉一棒固定,患者术后卧床2周左右,然后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床话动。本组共有18例患者获得随访,手术后随访的时间7~31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患者所有的结核病灶均顺利愈合,植骨稳定无移位和塌陷,内固定器无松脱和折断,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患者术前伴有的神经症状也大部分消失,绝大部分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结论:前路两钉一棒内固定不仅能够维持胸、腰椎结核手术后脊柱的稳定,防止移植骨块的脱位、塌陷和骨不愈合的发生,而且可以最大范围地减少融合节段,减少术中创伤,金属异物小,感染机会少,故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靠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6.
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等压迫腰骶神经根已被广泛认识。腰骶神经后根节解剖变异移位于椎管内或畸形并遭受卡压引起的腰腿痛近年来也逐渐引起注意。自2000年8月至2005年1月我们收治腰骶神经后根节移位于椎管内且遭受卡压的患者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颈后路内固定技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疾患。方法:我科3年来行颈后路内固定18例,C1-C2不稳3例,各种颈椎损伤5例,其中颈椎管狭窄症8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2例,分别采用APOFTX椎板钩内固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C3-C6侧块螺钉、C7椎弓根螺钉植入,然后连接钛板完成固定。结果:本组18例随访9个月以上。本组病例未发生推动脉、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片,颈椎生理弧度及排列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断裂,1例单枚螺钉松动。18例术后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评分平均改善1.6级。所有病人在2周带支具起坐或下床活动活动。结论:颈后路内固定技术安全可靠、术后即刻获得牢固的内固定,病人可早期活动、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Fos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f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尼莫地平脑保护作用的时机。方法:采用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90min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60min造模,18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6组:对照组,I-R组,预防组,缺血治疗组,I-R治疗组,再灌注后治疗组。尼莫地平颈内动脉给药,再灌注后24h行脑功能障碍评分,再灌注72h处死测量脑组织梗死体积.并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c-Fos,GFAP免疫组化染色。另选18只动物,I-R组9只和I-R治疗组9只各再分为再灌注后2,24和48h,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c-Fos,GFA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示预防组,I-R治疗组,再灌注后治疗组较之I-R组缺血半暗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再灌24h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为:缺血治疗组(2.3&;#177;0.8)分≥I-R组(2.2&;#177;1.0)分&;gt;再灌注后治疗组(1.8&;#177;0.6)分&;gt;预防组(1.5&;#177;1.2)分&;gt;I-R治疗组(1.3&;#177;0.5)分&;gt;对照组(0.8&;#177;1.1)分,治疗组中除缺血治疗组外均较I-R组梗死体积小,但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皮质缺血半暗带,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数均较I-R组少(P&;lt;0.05).但齿状回减少程度较轻;给药后皮质缺血半暗带以及海马各区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GFAP在再灌注2h大量表达,48h达高峰,且反应性星型胶质细胞居多,72h持续表达;c-Fos 2h反应最为强烈,24h仍大量表达,48h后明显下降,72h少量表达。结论:预防性及再灌注早期尼莫地平动脉给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治疗效果较好;反应性胶质细胞对脑缺血后神经元存活起着重要作用;c-fos基因参与了脑缺血损伤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骶神经后根节卡压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5例腰骶神经后根节卡压的患者,均进行手术减压,术中发现神经后根节异位于椎管内,在神经根管内受到卡压。结果:随访13~37周,平均20周。腰腿痛和根性疼痛消失,恢复良好。结论:腰骶神经节受到卡压也可引起腰腿痛,只要认识到神经节异位畸形,手术减压彻底,均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c-Fos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尼莫地平脑保护作用的时机.方法采用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闭塞90 min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60 min造模,18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6组对照组,Ⅰ-R组,预防组,缺血治疗组,Ⅰ-R治疗组,再灌注后治疗组.尼莫地平颈内动脉给药,再灌注后24 h行脑功能障碍评分,再灌注72 h处死测量脑组织梗死体积,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c-Fos,GFAP免疫组化染色.另选18只动物,Ⅰ-R组9只和Ⅰ-R治疗组9只各再分为再灌注后2,24和48 h,行苏木精-伊红染色,c-Fos,GFAP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示预防组,Ⅰ-R治疗组,再灌注后治疗组较之Ⅰ-R组缺血半暗区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再灌24 h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为缺血治疗组(2.3±0.8)分≥Ⅰ-R组(2.2±1.0)分>再灌注后治疗组(1.8±0.6)分>预防组(1.5±1.2)分>Ⅰ-R治疗组(1.3±0.5)分>对照组(0.8±1.1)分,治疗组中除缺血治疗组外均较Ⅰ-R组梗死体积小,但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皮质缺血半暗带,海马CA1区GFAP阳性细胞数均较Ⅰ-R组少(P<0.05),但齿状回减少程度较轻;给药后皮质缺血半暗带以及海马各区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GFAP在再灌注2 h大量表达,48 h达高峰,且反应性星型胶质细胞居多,72 h持续表达;c-Fos 2 h反应最为强烈,24 h仍大量表达,48 h后明显下降,72 h少量表达.结论预防性及再灌注早期尼莫地平动脉给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治疗效果较好;反应性胶质细胞对脑缺血后神经元存活起着重要作用;c-fos基因参与了脑缺血损伤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