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36篇
  免费   633篇
  国内免费   470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76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479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1552篇
内科学   890篇
皮肤病学   85篇
神经病学   247篇
特种医学   6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64篇
综合类   3270篇
预防医学   1556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319篇
  8篇
中国医学   1431篇
肿瘤学   392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210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304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581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595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688篇
  2009年   639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532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438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282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236篇
  1995年   235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66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7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6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3.
4.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人精子冷冻方法对精子复苏率的影响,以探索人附睾精子、睾丸穿刺精子的最佳冷冻方法。方法:选取76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附睾穿刺(PESA)标本,按照自制金属冷冻板法和传统冷冻法分两组冷冻。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检测冷冻前、后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并对比两种方法对精子膜功能、DNA碎片指数(DFI)、顶体酶活性和精子畸形百分率的影响。结果:复苏后自制金属冷冻板法和传统冷冻法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12.0±7.5)%vs(8.0±5.1)%,P0.05]和低渗肿胀精子百分率[(22.0±17.5)%vs(18.0±20.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较冷冻前[(20.7±8.8)%和(30.0±13.5)%]显著下降(P0.05)。自制金属冷冻板法复苏后精子顶体酶活性显著高于传统冷冻法[(75.2±9.5)μIU/10~6精子vs(55.7±8.3)μIU/10~6精子,P0.05],均较冷冻前(120.0±10.5)μIU/10~6精子显著下降(P0.05)。两种方法复苏后畸形精子百分率和DFI无显著差异[(98.7±8.8)%vs(98.5±9.2)%,P0.05]和[(38.2±8.5)%vs(39.5±10.2)%,P0.05],并均较冷冻前[(97.2±9.5)%和(30.8±9.7)%]显著升高(P0.05)。自制金属冷冻板法和传统冷冻法冷冻复苏率[(65.2±12.0)%vs(52.3±18.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金属冷冻板法是一种经济高效、操作简单的精子冷冻方法且能最大限度的节约精子;复苏后可以保证较好的精子复苏率、活动力和顶体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目的基于多巴胺D2受体(DRD2),考察小剂量麦芽4个化学部位的催乳作用,初步探讨小剂量麦芽生物碱对产后缺乳模型大鼠泌乳素(PRL)分泌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ig甲磺酸溴隐亭方法制备缺乳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均ig给予相应的药物,应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PRL、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脑垂体中泌乳素受体及DRD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RL、P及E_2水平、脑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脑垂体DRD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麦芽总生物碱组大鼠乳腺小叶体积明显增加,导管明显扩张,且导管及腺泡内含有大量乳汁。麦芽总生物碱明显增加模型大鼠血清中PRL、P、E_2水平及脑垂体PRL mRNA表达水平,降低脑垂体DRD2 mRNA表达水平。结论麦芽催乳的主要药效物质为总生物碱,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PRL分泌,增加脑垂体PRL受体、降低DRD2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蘑菇状"剜除与标准肾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腹腔镜下"蘑菇状"剜除术术式的建立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与解放军总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手术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53例,其中25例沿肿瘤假包膜行"蘑菇状"剜除术(A组)、28例行肾部分切除术(B组)。比较两组手术患者的肾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估计肾小球率过滤)的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肿瘤复发率。 结果53例手术无术中转开放,无死亡病例。肾动脉阻断时间:A组(11.9±2.2)min、B组(21.5±6.5) min(P<0.001)。手术时间:A组(87.9±24.8)min、B组(114.3±38.9) min(P<0.001)。术中出血量:A组20 ml(20~40)ml、B组50 ml(50~100)ml(P<0.001)。术后24 h血红蛋白变化:A组(7.4±4.3) g/L、B组(12.4±8.8) g/L(P=0.013)。术后24 h eGFR变化:A组(6.2±7.2 )ml(min·1.73 m2),B组(12.7±12.8)ml(min·1.73 m2)(P=0.027)。术后6个月eGFR变化:A组(1.5±3.7)ml(min·1.73 m2)、B组(6.5±5.6)ml(min·1.73 m2)(P<0.001)。术后住院时间:A组4.0 d(3~4)d、B组4.5 d(3~6)d(P=0.023)。术后随访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 结论采用腹腔镜"蘑菇状"剜除术治疗外生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血红蛋白、术后eGFR变化、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传统肾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肿瘤均无复发;该方法安全、有效,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