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Raji-MG63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心肌营养蛋白样细胞因子1(cardiotrophin-like cytokine factor 1,CLCF1)基因对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CLCF1基因敲除Raji细胞系,实验分2组:对照组(Control组)和CLCF1敲除组(CLCF1-KO组)。应用Transwell技术建立Raji-MG63细胞共培养体系,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LCF1、OPG、RANKL及JAK2/STAT3蛋白的变化。运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和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结果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LCF1敲除组OPG(P<0.01)蛋白明显下调,RANKL/OPG比值升高(P<0.001),磷酸化JAK2(P<0.001)和STAT3(P<0.01)蛋白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P活性检测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Raji-MG63细胞共培养体系中,CLCF1敲除组MG63细胞ALP活性和矿化形成能力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LCF1基因能通过调控RANKL/OPG比值和JAK2/STAT3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松郁安神方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ara-chlorophenylalanine,PCPA)建立失眠大鼠模型,用松郁安神方进行干预,通过动物睡眠生物解析系统,记录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和肌电(Electromyogram,EMG),分析睡眠觉醒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 Eyemovement Sleep,NREM)时间和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movement Sleep,REM)时间,观察大鼠睡眠时相变化。结果:PCPA可明显减少大鼠白天NREM、REM睡眠时间,增加觉醒时间,给予松郁安神方后,失眠大鼠白天时段NREM、REM睡眠时间增加,觉醒时间减少,与PCPA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松郁安神方能改善PCPA致失眠大鼠的睡眠,其主要通过增加白天的NREM和REM睡眠时间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3.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并非孤立存在,两种细胞存在直接接触、分泌旁分泌因子、细胞与骨基质3种相互作用.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技术有直接接触式、间接接触式2类方式,它能最大程度地模拟体内微环境,有利于研究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探讨两者失衡在骨质疏松症等骨代谢疾病形成中的作用;细胞共培养应根据病理状态下两细胞的比例选用种属来源一致的细胞.目前该技术主要用于探讨药物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已有淫羊藿、三七、补骨脂、雷奈酸锶等既促进成骨细胞骨形成,又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活性的双重药理作用研究等报道.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的一个新的应用方向,将是应用于软骨下骨重建功能活动的探讨以及中西药干预骨性关节炎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探讨续苓健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转录组机制。方法 选取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续苓健骨颗粒试验组及骨化三醇对照组。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及安全性指标。取6例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进行转录组测序,另选6例健康组作为对照,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行KEGG分析。结果 完成病例:试验组27例,对照组27例。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3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脊刺痛、下肢痿软等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保持稳定或呈现上升趋势。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转录组测序:试验组治疗前、后有319个差异基因;试验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有598个差异基因,其中19个差异基因(包括FOSB、H4C2、RAMP3等)在治疗后其表达显著改变。KEGG分析结果表明,FOSB参与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结论 续苓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骨化三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OSB、RAMP3、H4C2基因及FOSB参与的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活体动物实验,探讨肝组织肿瘤发生机制是否与该组织细胞间隙连接通讯(GJIC)受阻有关,促进GJIC的药物对肿瘤发生是否具有对抗作用。方法 初生雄性ICR小鼠60只。40只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肝肿瘤(肝肿瘤模型),20只注射等体积溶剂(三辛酸甘油)作为对照组。断乳后,肝肿瘤模型20只每日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P)0.75μg/g+咖啡因(CAF)1.5μg/g(DEN-IP+CAF组),另20只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单纯DEN组)。所有动物均喂饲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半精制饲料。采用羧基荧光素(CoF)细胞问转移法在新鲜离体的完整肝叶上测定肝GJIC能力,每组测定8只,其余在13月龄时处死,检测肝肿瘤。结果 单纯DEN组从断乳后不到半月开始至半年之后,肝GJIC能力降至正常水平的1/3(P〈0.001)并持续低水平,此时正在长大的结节出现在肝表面。DEN-IP+CAF组,至少在断乳后头4.5月内肝GJIC能力呈现正常水平,到13月龄时与单纯DEN组相比,肝结节总体积减小98%(P〈0.001),肝细胞腺瘤发生率减少50%(P〈0.01)。对照组肝脏无异常发现。结论 在DEN诱发的小鼠肝肿瘤发生过程中,肝GJIC的早期下降是一关键性病理生理变化:促进GJIC的药物可对抗这种变化。对肝肿瘤的发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螺旋藻减肥胶囊减胎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宫  吴华嵩  林海 《海峡药学》2002,14(3):21-22
目的 为了观察螺旋藻减肥胶囊对肥胖型大鼠的减肥作用。 方法  用 SD大鼠建立肥胖型动物模型 ,并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受试物高、中、低剂量组。受试物各组给予螺旋藻减肥胶囊藻胃 ,连续 3 0天 ,实验期间每周称重一次。实验结束后取左侧睾丸及肾周围脂肪垫称重。结果  结果表明各剂量组的大鼠其体重增长及体脂的重量均低于阴性组 ,两者间差异显著 (P<0 .0 5 )。结论  说明螺旋藻减肥胶囊对该动物具有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肾阴虚证miRNA的表达谱特征,及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受试者,中医辨证,分为3组:PMOP肾阴虚组3例,PMOP肾阳虚组3例,健康绝经后妇女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人miRNA芯片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的表达水平。肾阴虚证组分别与其他两组比较,筛选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芯片结果,并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pathway分析及靶基因预测。结果肾阴虚证组与对照组、肾阳虚证组两组比较,筛选出20条共同差异表达miRNA;实时定量PCR验证hsa-miR-411-5p、hsa-miR-143-3p、hsa-miR-95-3p表达的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pathway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miRNA主要参与代谢通路、癌症通路、Rap1信号通路、粘着斑信号通路、PI3K-Akt、MAPK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内质网蛋白加工、c GMP-PKG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的调控;结合多个数据库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最终筛选出9个靶基因(RC3H1、SOX11、FUT4、GABRA4、NUFIP2、ONECUT2、PHF20、PURB、ZNF148)。结论建立了PMOP肾阴虚证的miRNA基因表达谱,且这20个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MAPK、Wnt等与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参与PMOP肾阴虚证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骨碎补-续断药对对成骨/破骨代谢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制备空白、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的骨碎补-续断含药血清。采用CCK-8法、ALP染色法和茜素红染色法,分别观察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成骨和矿化能力的影响;采用CCK-8法和TRAP染色法观察含药血清对RAW264.7细胞增殖和破骨分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系统药理学的方法分析药物的可能作用靶点,并结合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验证。结果 中剂量和高剂量骨碎补-续断含药血清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抑制RAW264.7细胞的增殖,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没有明显差异;同时,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ALP活性和钙化能力,抑制RAW264.7细胞的TRAP活性,中剂量和高剂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骨碎补-续断药对的可能作用靶点涉及HIF1ɑ,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证实中剂量含药血清可提高MC3T3-1细胞Hif1ɑ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及RAW264.7细胞的HIF1ɑ蛋白水平。结论 骨碎补-续断药对具有促进成骨代谢,抑制破骨代谢的作用,HIF...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麻荆止咳颗粒对豚鼠咳嗽变异型哮喘模型BALF炎症细胞和肺支气管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用Muraki法建立咳嗽变异型哮喘豚鼠模型,观察BALF炎症细胞和右肺支中叶气管组织切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①麻荆止咳颗粒低、中、高剂量组BALF中EOS高于正常对照组,低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与中、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光镜观察各剂量组较模型组,支气管黏膜充血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高剂量组减轻明显,管腔内上皮细胞脱落及黏液栓形成少见。结论麻荆止咳颗粒能减少BALF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降低支气管黏膜炎症细胞的浸润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荆止咳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及外周血中Eotax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卵白蛋白致敏法制备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豚鼠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各组豚鼠外周血中Eotaxin含量,用逆转录PCR技术测定各组豚鼠肺组织中Eotaxin的表达。结果:各组肺组织中Eotaxin的含量显示,空白对照组最低,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经低、中、高剂量麻荆止咳颗粒干预后Eotaxin含量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豚鼠外周血中,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大,Eotaxin含量逐步降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剂量组能降低造模豚鼠血清中Eotaxin的含量。结论:麻荆止咳颗粒减轻哮喘气道炎症与其抑制Eotaxi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