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血清、尿液TGF-β1表达以及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对其表达的影响,揭示MMF治疗IgAN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ELISA法检测健康对照组19例(Ⅰ组)、与MMF组匹配初诊未治疗IgAN 39例(Ⅱ组)、MMF治疗组48例(Ⅲ组)血清、尿液TGF-β1的水平,并比较各组表达差异性.结果 血清中TGF-β1的表达,Ⅱ组较Ⅰ组表达增加(P<0.05);Ⅲ组较Ⅱ组表达下降(P <0.0001).尿液中TGF-β1的表达,Ⅱ组、Ⅲ组均较Ⅰ组表达增加(P<0.05);Ⅲ组较Ⅱ组表达下降(P<0.05).IgAN患者血清TGF-β1的表达与病理级别、尿蛋白排泄呈正相关(P=0.044、0.001),尿液TGF-β1的表达与GFR呈负相关(P=0.012),与病理级别、血肌酐、尿蛋白排泄呈正相关(P=0.01、0.013、<0.0001).血清TGF-β1与尿液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1).IgAN LEE分级≤3级与>3级的患者相比,后者血清、尿液TGF-β1表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49,0.028).MMF治疗组疗程3~6个月与≥6个月的患者相比,后者血清、尿液TGF-β1表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26).结论 IgAN患者血清、尿液TGF-β1表达显著增加,并且其表达水平与肾功能进展及严重程度等密切相关,MMF可显著下调IgAN患者血清、尿液中TGF-β1表达.因此,血清、尿液TGF-β1可作为预测IgAN疾病进展及评估MMF疗效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200a及miR-155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30例LN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组肾组织中miR-200a及miR-155的表达水平。结果 LN患者肾组织中miR-155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miR-200a的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N患者肾组织中miR-200a的表达水平与狼疮评分呈负相关(r=-0.391,P=0.032),miR-200a的表达水平与尿蛋白呈负相关(r=-0.395,P=0.034)。miR-155与狼疮评分呈正相关(r=0.593,P=0.001),miR-155表达水平与尿蛋白呈正相关(r=0.375,P=0.045),miR-155的表达水平与eGFR呈负相关(r=-0.59,P=0.001)。miR-200a的表达水平与eGFR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22,P=0.242)。结论肾组织中miR-155和miR-200a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表达水平有差异,且它们的表达水平与蛋白尿、肾功能及狼疮评分均相关。提示LN患者组织中miR-200a与miR-155的表达与LN患者肾功能恶化和狼疮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LN进展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颈动脉钙化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颈动脉钙化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对35例MHD患者应用彩色B型超声仪观测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及钙化情况,同时记录透析龄、收缩压、脉压差,抽血检测血钙、磷、血胆固醇、三酰甘油、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素,并计算钙磷乘积。结果:35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18例(51.4%)存在颈动脉钙化。钙化组IMT值较无钙化组显著增高(P〈0.01),透析龄、收缩压、脉压差、血磷、钙磷乘积、CRP较无钙化组明显增高(P〈0.05),而钙化组血浆白蛋白较无钙化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IMT值、透析龄、血磷、钙磷乘积增高是颈动脉钙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收缩压、脉压差、CRP升高和低血浆白蛋白与颈动脉钙化密切相关。MHD患者存在较高的颈动脉钙化率。  相似文献   
4.
Bartter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tter综合征一例陈洪滔,饶莉莉患者男性,30岁,工人,三年多前起因劳累出现四肢麻木,乏力,尤以双下肢为甚,严重时活动受限,不能站立,休息数天至一周可渐缓解。以后每年发作五、六次,多因劳累出汗而诱发,同时有不定期发作性双手鹰爪样抽搐。患者自幼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盐酸司维拉姆对慢性肾衰竭大鼠钙磷代谢和胎球蛋白A水平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分别行一步法5/6肾切除(n=20,手术组)或假手术(n=10,对照组),30只大鼠术后2周开始给予高磷饮食6周。动物分3组:模型组(手术n=10),治疗组(手术+司维拉姆,n=10),对照组(假手术n=10),司维拉姆组给予...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已被深入研究,许多学者认为:UAE测定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1]。为此我们对65例尿常规蛋白阴性不同病期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UAE测定,并观察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灯盏花注射液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据1992年全国肾小球疾病座谈会制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评定标准进行临床分组。肾功能不全代偿组10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12例和尿毒症患者10例,3组患者每日静滴灯盏花注射液40mg,连续2周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粘度、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3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均下降,肾功能不全代偿组及失代偿组下降显著(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以收缩压下降极为显著(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P<0.05);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胆固醇、甘油三酯均下降,但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注射液通过降低血压、调节患者脂质代谢及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等途径保护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病变与临床及病理的关系.方法 分析182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IgAN伴肾小管间质损害68%,其中轻度42%,中度22%,重度4%.血压升高、尿蛋白定量增加、肾功能减退是IgAN预后不良的因素,尿渗透压、尿β2-微球蛋白(β2-MG)能反映肾小管间质的损害程度.肾小球各项病理指标(肾小球病变积分、球性硬化、血管病变积分)、病理分级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呈平行关系.结论 尿渗透压、肾小球病变积分、尿β2-MG、球性硬化、血管病变积分对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发生有显著意义.肾小管间质损害是IgAN预后不良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酷似多发性肌炎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期性麻痹是一组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代谢性疾病 ,以反复发作的弛缓性骨骼肌瘫痪或无力为临床特征 ,常伴血钾降低。大部分临床表现典型 ,容易诊断。但部分患者表现特殊 ,如肌酶升高 ,肌肉活检有炎性浸润。我们遇 1例酷似多发性肌炎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 ,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性 ,31岁。因反复发作性肌无力 7年 ,再发 5d于 2 0 0 1年 6月 2日入院。患者自 1994年 10月间起反复出现肢体无力 ,发作初始双下肢酸软 ,2~ 3d后加重 ,经休息数天可恢复正常。发作多因睡眠时吹风扇、下肢受凉而诱发。发作时轻时重 ,轻时休息数天自行痊愈 ,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左心室肥厚与腹膜转运特性的关系.方法 69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测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应用改良腹膜平衡试验(PET),按患者腹膜转运类型分高转运组、高平均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及低转运组,同时检测血红蛋白、血白蛋白、尿素氮、肌酐等,以及测定尿素清除指数(Kt/V)和肌酐清除率(Ccr),记录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结果 腹膜高转运和高平均转运例数比低转运和低平均转运多(41/28);高转运组、高平均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低转运组透析龄分别为(39.2±21.8)、(26.6±15.6)、(28.6±14.4)、(45.7±35.0)岁,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28,P<0.05),高转运组透析龄比高平均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长(P均<0.05),低转运组透析龄比高平均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长(P均<0.05);LVMI与4h透析液肌酐与血肌酐比值(D/Pcr)、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39、0.351、0.316,P均<0.01),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292,P<0.05);69例CAPD患者发生左心室肥厚44例,发生率63.8%,高转运组高于低平均转运组及低转运组(x2值分别为5.455、5.091,P均<0.05).结论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高转运特性占大多数,有较高左心室肥厚发生率,高转运者更为明显.D/Pcr、收缩压、舒张压升高和低白蛋白与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