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的研究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我院从1986年1月至12月对8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作了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Totaltri—iodothyronine,TT_3)、甲状腺素总量(Thyroxine,total TT_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hormone,TSH)的测定,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96~ 1999年对 43例上尿路手术应用“双 J”管作内引流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3例 ,男性 30例 ,女性 15例 ,平均年龄 40± 8.5岁 (17~ 6 0岁 )。肾结石 2 6例 ,输尿管结石 13例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 4例 ,其中双侧输尿管结石及肾结石4例。1.2 方法 行开放手术时 ,术中置管 47例次。 (1)肾结石病人在取尽结石后 ,先用输尿管导管由肾盂缓慢送入膀胱并用注射器抽吸尿液 ,待抽到尿液后 ,测量长度 ,按同等长度送入导丝入膀胱。另一端及“双 J”管涂上石腊油 ,将导丝插入“双J”管内口 ,将“双 J”…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肝脏影像学改变在肝小静脉闭塞性疾病(HVOD)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HVOD患者临床表现、肝脏影像学检查及肝穿刺组织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45例患者肝脏超声检查有28例患者可见"斑片状"或"豹纹状"低回声区;CT检查均有"地图状"密度改变,肝脏MRI T1WI均呈大片状低信号,T2WI信号呈略高信号,增强后呈"地图状"不均匀强化。肝脏超声诊断HVOD符合率62.2%(28/45);肝脏CT、MRI诊断HVOD符合率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P<0.05)。21例作肝组织穿刺确诊的HVOD患者,检查均显示肝脏有"地图状"的高、低密度改变。结论肝脏CT、MRI诊断HVOD较肝脏超声检查有更高敏感性和特异性。肝脏CT、MRI可替代肝穿刺组织学检查诊断HVOD。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情差异无显著性(>0.05),两组均按重型肝炎常规检查和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PE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ALT、AST、TBIL下降,PTA(%)提高,ALB上升等方面差异有显著性(﹤0.05),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是治疗重型肝炎的方法有效的,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出血热系多脏器受损的疾病,有关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报道较为少见,为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清TT_3、TT_4的改变情况,我们从1986年1月至1986年6月对35例患者作血清TT_3、TT_4测定,现将其改变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观察对象:35例流行性出血热病人临床症状符合并经血清间接荧光抗体证实,其中男28例,女7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38岁,入院时间大多在发病第5天。  相似文献   
7.
彩色多普勒监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尸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移植肾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及血流图表现与肾功能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移植肾进行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总结分析38例病因不同,诊断明确的DGF患者的声像与血流特点,跟踪观察肾功能变化。结果:不同病因DGF的声像图有特征性改变,最常见病因为急性排斥反应,其移植肾体积较正常肾略大,四级动脉血流指数高于正常功能的肾脏。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移植肾的监测,对DGF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α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后以肝细胞损害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通过HBV病毒产物诱发机体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激发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免疫调节紊乱,导致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以及肝功能损害。我国是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之路,阻断肝纤维化形成对改善肝硬化预后有重要意义。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是已知的最强的肝纤维化促进因子之一。临床上肝纤维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这可能与患者的基因多态有关。Gewaltig等报道TGF β1+869(T/C)、+915(G/C)的多态性与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关,为明确TGF β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进一步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认识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为今后肝纤维化基因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我们选择+869(T/C)、+915(G/C)位点进行此项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衰竭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表达的变化及其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健康对照组(20名)、慢性乙型肝炎组(CHB,20例)、肝衰竭早期组(18例)和肝衰竭中晚期组(14例)患者PBMC中TLR2 mRNA和TLR4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患者血中内毒素、TNF-α和IL-6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B组、肝衰竭早期组和中晚期组患者PBMC中的TLR2 mRNA、TLR4 mRNA,以及血中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有所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2.997、37.476、23.951、57.265和38.403,P值均〈0.01)。TLR2 mRNA的表达在肝衰竭中晚期组中高于早期组,而TLR4 mRNA的表达则相反。在肝衰竭早期和中晚期,TLR2 mRNA的表达与TNF-α、IL-6均有明显相关性(FTNF为0.865和0.921,rIL-6为0.762和0.851,P值均〈0.01),TLR4 mRNA在肝衰竭早期与TNF—α和IL-6具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917和0.788,P值均〈0.01)。结论TLR2和TLR4介导的炎性反应可能参与了肝衰竭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