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成形与跨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70例,其中35例采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A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5~74 (64.03±7.82)岁;AO分型A3型26例,A4型9例。其余35例采用短节段跨伤椎椎弓根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术(B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4~72(62.78±6.40)岁;A3型28例,A4型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至少12个月;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部位、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与伤椎前缘高度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组分别为(5.5±2.5)、(1.8±0.8)、(0.9±0.4)分,B组分别为(5.4±2.3)、(1.7±0.6)、(1.2±1.8)分;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比例:A组分别为(40.4±8.8)%、(92.0±4.9)%、(87.1±3.8)%,B组分别为(41.2±6.6)%、(93.2±4.6)%、(80.0±4.3)%;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Cobb角:A组分别为(18.4±6.9)°、(2.8±2.2)°、(4.2±2.6)°,B组分别为(16.8±7.2)°、(2.7±2.5)°、(6.0±2.4)°。所有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3项评估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比例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伤椎前缘高度比例与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出现2例内固定失败,B组出现4例内固定失败。两组均无神经并发症。结论: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伤椎固定结合伤椎椎体成形与单纯结合伤椎成形均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但伤椎固定结合成形术更有利于维持术后伤椎高度和矢状位排列,减少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值得研究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讨论胃肠间质瘤的MRI诊断价值和病理组织学的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胃肠科收治的患有胃肠道间质瘤患者98例,按照系统分组法将98例患者分为使用MRI方法检查的观察组和使用超声检查的对照组。2组患者在上述检查之后均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两种检查方法均能检测出胃肠道间质瘤,MRI检测的准确率为95.92%,而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67.35%,前者比后者准确率高约28.57%(P〈0.05)。其中通过检查发现,病灶发生于胃部者比肠部和回盲部多约32.56%(P〈O.05)。[结论]MRI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高,诊断相对精准。虽然MRI检查的费用较其他影像方法高,但是还是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滑膜软骨瘤病的影像学诊断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软骨瘤病患者的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相应关节X线检查,其中36例行CT检查,16例行MRI检查.结果 X线平片、CT和MRII均能显示关节周围及关节内形态多样、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游离体,X线平片和CT均可显示游离体的钙化,MRI可显示早期软骨游离体,CT和MRI可发现关节腔积液.结论 不同影像学检查能从不同方面反映滑膜软骨瘤的病理改变,几种检查方法的结合可更全面地显示滑膜软骨瘤的影像学特点,有利于定性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