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正>患者女,藏族,35岁,以"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为主诉入院,患者十余年来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疼痛向右侧肩背部放射,有时伴恶心呕吐。入院后行腹部彩超提示:胆囊明显增大,胆囊内多发结石,胆囊壁增厚。CT示:胆囊明显增大,下缘已超过肚脐平面,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多发结石。余化验检查无异常。术前诊断: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利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医各家以"瘀"为本,以祛风、散寒、清热、化痰、补肾等不同治则从瘀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从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可抑制关节炎症反应,改善关节晨僵、肿胀疼痛等临床表现,同时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延缓骨质破坏。此外,药物口服结合熏蒸、针刺、穴位敷贴、药物足浴及药膏外敷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优势。今后可通过多平台、多学科深入交流,进一步探讨从"瘀"论治类风湿关节炎的辨治方法,同时结合药物足浴、膏药外敷等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效果,充分发挥中医药辨治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标准治疗方式为新辅助放化疗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因新辅助治疗
后肿瘤退缩、降期、甚至消失,随后的治疗方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国内外采用的方案主要为三种,分别为观
察和等待、局部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外科治疗进展进
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波仁阿如-10丸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波仁阿如-10丸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采用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温35℃,以甲醇-乙腈-0.7%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0±0.1)(19:2:7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03nm,流速1mL/min,进样量20μl.结果:色谱峰分离情况良好,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4.66μg/m L~93.10μg/m 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6%,RSD=1.17%(n=9).结论:本法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波仁阿如-10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现今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诸多优势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推广的新型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Ⅰ~ Ⅲ期左半结肠癌(LCC)、右半结肠癌(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351例结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RCC 181例,LCC 17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结肠癌发病率高于女性(62.68%vs.37.32%,P<0.05),男性患者中LCC比例较高,女性患者中RCC比例较高.LCC、RCC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C患者以腹痛、腹胀、腹泻及腹部肿块等首发症状发现;而LCC患者则以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首发症状.与LCC患者比较,RCC患者术前更易出现贫血,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水平更易升高;RCC肿瘤体积大,多以中低分化为主,且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占比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CC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RCC(71.88%vs.60.13%,P=0.012).结论 LC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且LCC患者5年总生存率高于RCC.  相似文献   
7.
总结苏晓教授辨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病因为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辨治时衷中参西,随证治之,注重中西互补;肝肾亏虚,阴虚为本,注重养阴清热;气滞血瘀,瘀而化热,注重凉血活血;兼症夹杂,诸症兼顾,注重兼症并治;固护后天,脾胃尤重,注重健脾养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注重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方法,验证“双环稳定理论”对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6例冰鲜尸体标本,制作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模型,为控制变量模型仅行前踝截骨(下胫腓前韧带完整),后踝截骨(下胫腓后韧带完整),骨间韧带切断至踝上10 cm。分别在完整组(工况1)、模型组(工况2)、单固定后踝(工况3)、单固定前踝(工况4)、下胫腓螺钉固定(工况5)五种工况下,对标本轴向加载600 N并外旋20°,固定踝关节后行CT平扫获取参数,测量并计算下胫腓联合间隙宽度、胫腓骨前后缘距离差和下胫腓联合面积比。结果 6组标本工况2的下胫腓联合间隙宽度值均显著高于其余工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工况2外,其余工况下胫腓联合间隙宽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标本工况2的胫腓骨前后缘距离差绝对值均大于2 mm,发生率远大于其余工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工况均小于2 mm,两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组标本工况2与工况1的下胫腓联合面积比≥1.56发生率为100%,大于工况3~5与工况1的发生率(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况3~5与工况1的下胫腓联合面积比≥1.56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双环稳定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藏族,35岁,因骑摩托车车祸坠入深沟导致"腹部闭合性损伤、腹腔内出血、脾破裂",急诊于西藏那曲地区人民医院行开腹探查、脾切除、腹腔冲洗引流术。术中情况:右侧经腹直肌探查切口,腹腔内大量不凝血,量约3000 mL,脾脏破裂,横结肠血肿,后腹膜血肿,行脾切除,腹腔冲洗引流术。术后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第5天出现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第7天切口裂开、小肠外露、脾窝引  相似文献   
10.
总结苏晓教授从三焦辨治干燥综合征的经验.苏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的核心病机因外感或内伤引起三焦诸脏真阴亏虚、热伤津液、三焦气机不利,血行不畅,导致脏腑失于濡养.治疗时以自拟养阴活血生津方为基础方,并结合三焦生理特点及不同病位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