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2.
目的 通过对比超声检查,分析非对比增强全心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NCE-CMRA)技术评估冠状动脉方面的优势,探讨该技术诊断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临床确诊的41例川崎病患儿的NCE-CMRA及超声资料。对比超声与NCE-CMRA对冠状动脉的显示能力,分析NCE-CMRA技术的成像特点,总结NCE-CMRA显示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 41例患儿NCE-CMRA检查整体血管节段显示率为75.6%;超声整体节段显示率为46.3%,两种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4,P<0.001)。针对冠状动脉中、远段的显示,NCE-CMRA较超声具有明确的显像优势(χ2=57.98、161.47,P<0.001)。41例患儿中,25例(200节段)冠状动脉受损,94个节段表现为不同程度扩张,其中巨大冠状动脉瘤8段(8.6%),中型冠状动脉瘤35段(37.2%),小型冠状动脉瘤或冠状动脉扩张51段(54.2%)。结论 NCE-CMRA技术能够客观、清晰地显示儿童冠状动脉,准确反映川崎病所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相关抗原D2(MAGED2)在胶质瘤患者外周血清和脑脊液中异常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58例胶质瘤患者的脑肿瘤标本作为观察组, 20例非肿瘤患者标本来源于癫痫患者的病灶切除及周围脑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标本中MAGED2的表达水平。采集两组患者的血清和胶质瘤患者术后脑脊液,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样品MAGED2表达水平, 并比较两组MAGED2表达水平的差异;对两组血清及脑脊液MAGED2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级别及患者预后作相关性分析, 不同预后参数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蛋白印迹法检测发现, 胶质母细胞瘤(1.07±0.27)、弥漫性星形细胞瘤(1.05±0.19)、间变性星形细胞瘤(0.83±0.06)和少突胶质细胞瘤(0.68±0.07)的MAGED2蛋白表达量均高于非肿瘤脑组织组(0.39±0.0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88, P<0.01)。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AGED2蛋白主要染色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ELISA...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内镜经眉弓上锁孔入路暴露颅底中线区域的解剖结构,为临床该术式切除颅底中线区域肿瘤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内镜经眉弓上锁孔入路解剖5具成人尸头标本,观察该入路暴露的颅底中线区域脑组织、血管及神经。 结果 内镜经眉弓上锁孔入路可充分暴露前床突及其内侧前颅底硬脑膜、嗅沟及嗅神经;蝶鞍区可显露视神经、视交叉、视交叉前间隙、垂体上动脉、眼动脉、颈内动脉及其周围间隙;上斜坡区域可显露鞍背硬脑膜、乳头体、基底动脉末端、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及脑桥腹侧。 结论 内镜经眉弓上锁孔入路切除颅底中线区域肿瘤在解剖学上可行,临床上可作为常规显微镜手术及经鼻内镜入路手术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虚拟仿真系统的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1—12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学习的6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基于数字虚拟仿真系统的C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通过问卷调查比较2组的外科学理论和临床技能考试、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88.66±11.25)分和技能成绩(90.55±8.5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78.32±11.61)分和技能成绩(80.62±8.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满意度问卷显示试验组除了在临床工作效能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在其他亚类,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数字虚拟仿真系统的CBL教学法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神经外科疾病,有效提高学生的考核成绩,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临床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分析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数量变化与患儿年龄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探讨CD8+T细胞在EV71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中的潜在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9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感染科确诊的手足口病患儿138例,其中普通型33例,重型45例,危重型60例。患儿年龄9个月~5岁。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中CD8+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与各年龄段健康儿童CD8+T细胞参考值相比,除~2岁年龄段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明显,~5岁年龄段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减低外,其他各年龄段各病情患儿中CD8+T细胞均增高或略高。其中,9~15个月普通型、重型患儿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比增高均较明显,而危重型患儿略增高;~2岁患儿随病情加重CD8+T细胞增高幅度逐渐减低;~5岁年龄段患儿,普通型增高不明显,重型略高,危重型减低。~2岁年龄段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CD8+T细胞百分比均存在显著差异( P均﹤0.05);而其他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者CD8+T细胞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P均﹥0.05)。结论 CD8+T细胞的表达变化与患儿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2岁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体内CD8+T细胞的表达减低与患儿病情发展至重症相关,推测CD8+T细胞在~2岁年龄段手足口病患儿很可能发挥重要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在我国是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1]。急性脑血流突然中断可导致快速且不可逆的神经元损伤。缺血时间和侧支血流的范围是急性脑卒中后脑组织生存的两个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侧支血流是决定急性脑卒中再通治疗预后和疗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治疗中对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尤为重要,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卒中协会(ASA)首次提出侧支循环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联合荧光素钠术中显影辅助在低级别胶质瘤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显微镜下常规手术的21例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 LGG)患者临床资料归为常规手术组,分别使用5 mg/kg(常规剂量组21例)和1 mg/kg(小剂量组25例)的荧光素钠(fluorescein sodium, FLS)联合神经导航手术的46例LGG患者纳入研究,比较3组手术效果及术后6个月KPS评分。结果:常规剂量组、小剂量组、常规手术组的肿瘤全切除率分别为81.0%(17/21)、76.0%(19/25)、42.9%(9/21),对3组肿瘤切除程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6个月KPS评分进行两两对比,常规剂量组、小剂量组分别与常规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常规剂量组、小剂量组显影率分别为76.2%(16/21)、68.0%(17/25),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1.665,P=0.645)、(χ2...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