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Objective To study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orbable tapered pin,and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for fixation of fracetures of the hand. Methods Sixteen pairs of fresh frozen human cadaveric metacarpal and proximal phalangeal bones were utilized.An oblique osteotomy was made at an angle of appropriately 45°to the long axis of the bone,and the bone was then fixed with two 1.0 mm K-wires or two resorbable tapered pins.Bending and fatigue testing were performed to obtain biomechanical data. Results ?The bending rigidity and the maximal load of resorbable taoered p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K-wire. After fatigue testing,the maximal load and the displacement of resorbable tapered-pi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K-wire,while the bending rigidity i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two materials.The maxinal load ratio of resorbable tapered pin to K-wi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fatigue testing, but the bending rigidity ratio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Conclusion The rigidity of resorbable tapered pi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K-wire, but still strong enough to counteract the stress caused by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Resorbable tapered pin has great flexibility and is superior to K-wire during postoperative exercise.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物力学研究和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对月三角关节不稳定的认识日益深入。该文就近年来月三角关节不稳定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微型外固定系统在手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手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3年11月,应用Orthofix装置以外固定法治疗25例30处掌、指骨骨折。其中掌骨骨折14例19处,指骨骨折11例(近节指骨6例,中节指骨5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10例。横行骨折10例,粉碎性骨折8例,短斜形骨折3例,关节内骨折4例。手术方法是首先在靠近关节处打入第一枚固定针。根据骨折位置、骨长度选择标准型或“L”型针管夹,将其套在第一枚针上。针管夹和皮肤之间的距离保持在5-10mm。然后,根据骨块的大小,以平行孔或相聚孔的方式打入第二枚固定针。根据骨的长度,选择合适长度的连接杆并安放第二套针管夹。然后,松开球形关节和其中一枚针管夹,试行复位,位置满意后,拧紧所有固定螺栓。对于关节内骨折,术后2周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对于关节外骨折,术后次日开始进行主动功能锻炼。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指间关节的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法)。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个月。24例骨折顺利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用TAM法评价术后手指活动度,关节外组优良率95.2%,关节内组优良率75%。术后发生骨折不愈合1例,针道感染3例,钢针折断1例。结论: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手部骨折,创伤小,愈合率高,疗效肯定。其对于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最佳,治疗粉碎性及关节内复杂骨折也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同指背外侧神经血管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目的探讨同指背外侧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通过应用解剖学研究,发现指固有神经于远侧指间关节附近发出2~3个分支,支配手指远端背外侧皮肤。以该神经血管束背侧支为蒂,设计岛状皮瓣,移位修复指腹缺损,临床应用10例11指。结果1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能耐寒,伤指无疼痛,两点分辨觉达7~10mm,平均8.5mm。手功能按TAM法评定,优7指,良2指,可1指,优良率达90%。结论同指背外侧岛状皮瓣手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指腹缺损的一种可行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掌侧小切口空心钉技术治疗新鲜舟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采用小切口空心钉技术治疗16例新鲜舟骨骨折,骨折按Herbert分型:A2型11例,B2型5例,其中2例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术中以舟骨结节为中心,在腕关节掌桡侧做2 am长小切口,切除大多角骨基底掌侧关节面后,在导针引导、C型臂监视下于舟骨轴线上打入AO空心加压螺钉,术后不需外固定. 结果 16例中12例获得完整随访,时间6~55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 d,恢复工作时间平均10 d(3~28 d).10例活动度与健侧相同,2例桡偏和掌屈欠50°10例无疼痛等不适感觉,2例腕关节掌屈时感轻度疼痛,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结论 掌侧小切口空心钉固定舟骨腰部骨折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不需外固定、愈合率高等优点,治疗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先天性复拇合并三指节拇指畸形的一个家系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原因.方法 在患者家系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极化活性区(zone of polarizing activity,ZPA)调控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 体检发现,患者存在单侧或双侧拇指的复拇合并三指节拇指畸形,部分患者还可合并轴前和轴后的多指畸形.病因研究提示,在所有患者ZPA调控序列的第105位碱基对上发现了C→G的点突变.结论 复拇合并三指节拇指畸形家系患者由ZPA调控序列的第105位碱基对上C→G的点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7.
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1993年6月-2002年3月,收治11例腕关节骨内肿物患者,经手术证实为骨内腱鞘囊肿。总结该病的临床状及影像就特点,并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及生长部位等因素与发病的关系。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2个月,平均38个月。结果 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好发于青壮年,男友比例为3:8,多为优势手发病,占72.7%。主要症状为腕关节疼痛,病程2-84个月。X线特点为腕骨内出现密度减低区,周围有硬化缘。CT及MR检查提示病灶内为密度均匀的液体。1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8例疼痛消失,2例有轻度疼痛,但功能正常,另外1例无明显改善。结论 腕关节骨内腱鞘囊肿的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确诊须依据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表皮样囊肿是手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软组织肿物之一 ,但骨内表皮样囊肿是相当罕见的。骨内表皮样囊肿多见于手的末节指骨[1] ,一般认为是由于在创伤或医源侵袭性操作中将外胚层组织植入而引起的。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 ,16岁 ,因“右中指疼痛 ,发现肿物 2周”就诊。详细询问病史 ,3岁时右中指曾被门挤伤。入院查体 ,右中指末节轻微肿胀 ,轻压痛 ,较对侧明显增粗 ,手指活动度与对侧一致。X线平片显示 :右中指末节指骨溶骨样病变 ,边界清楚 ,皮质膨隆并变薄。入院诊断 :骨内表皮样囊肿。手术沿侧中线入路 ,完整切除末节指骨远端 ,保留…  相似文献   
9.
钩骨-掌骨关节骨折背侧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1年Burk报告了多掌骨基底脱位的病例,单纯性第5掌骨基底脱位在1918年才由Mcwhorter首次进行了描述。之后Roberts于1936年报告了4例单纯性第5掌骨基底脱位。1948年Waugh对以往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检索到掌骨基底脱位病例共83例,其中仅13例为单纯性第5掌骨基底脱位。1945年Cleme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复拇指畸形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03例患者112侧畸形手的临床资料,在Wassel分型基础上进行改良,根据桡侧和尺侧拇指发育的状况将Ⅲ型、Ⅳ型和Ⅴ型分为两个亚型:桡侧为主型(a型)和尺侧为主型(b型)。将Ⅵ型分为三个亚型:Ⅵa型为桡侧为主型,桡侧掌骨与大多角骨相关节;Ⅵb型为尺侧为主型,尺侧掌骨与大多角骨相关节;Ⅵc型为发育不均衡型,桡侧掌骨与大多角骨相关节,但远端发育以尺侧为主,或尺侧掌骨与大多角骨相关节,但远端发育以桡侧为主。本组中Ⅰ型16侧,Ⅱ型14侧,Ⅲb型18侧,Ⅳa型5侧,Ⅳb型24侧,Ⅴb型2侧,Ⅵa型1侧,Ⅵc型17侧,Ⅶ型4侧,漂浮型2侧;患者因重复拇指术后畸形就诊,原始资料不全无法分型9侧。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手术。结果本组术后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评价满意67例,比较满意36例。术后23例出现并发症而需再次手术。结论重复拇指畸形手术时机及适应证选择得当,术后定期复查,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