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左旋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在妇科手术中的量一效关系。方法60例子宫全切患者随机分为Ⅰ、Ⅱ、Ⅲ3组,分别予相同容积(3mL)、相同比重(1.022)左旋布比卡因腰麻液7.5、11.25及15mg。观察各组血流动力学变化、痛觉阻滞起效和持续时间、痛觉阻滞范围、VAS评分、下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Bromage评分、腹肌松弛程度、术后不良反应。结果麻醉后Ⅲ组患者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组(P〈O.05)。Ⅲ组患者痛觉阻滞及下肢运动阻滞起效较Ⅰ、Ⅱ组快(P〈O.05)。3组患者痛觉阻滞范围差异无显著无性。Ⅰ组患者痛觉阻滞及下肢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亦较Ⅱ、Ⅲ组短(P〈O.05)。I组患者VAS评分、Bromage评分均较Ⅱ、Ⅲ组差(P〈O.05)。Ⅱ、Ⅲ组患者腹肌松弛效果优于Ⅰ组(P〈0.01)。术后不良反应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1.25mg左旋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且对血流动力学干扰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异丙酚无痛人流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Ⅰ-Ⅱ级的早孕患者66例,随机分为2组:P组(n=32)为异丙酚麻醉人工流产手术组;G组(n=34)为心理干预后行异丙酚麻醉人工流产手术组。术中均连续监测BP、HR、SpO2,并于术后20 m in分别对患者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法进行焦虑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查疼痛。结果术毕时2组均有明显的血压下降(P<0.01),但心率变化不大(P>0.05)。2组间术后血压比较G组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心率变化不大(P>0.05)。对照组总异丙酚用药量为(143±20.4)mg,观察组为(121±13.4)mg,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评分P组5.6±1.6,G组0.7±0.1;疼痛评分P组4.9±0.6,G组1.36±0.12(P<0.01)。结论心理干预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使药物剂量大幅度降低、血流动力学更趋于平稳、抗焦虑和恐惧等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3.
郭海龙  郑福林 《人民军医》2003,46(12):737-737
急性关节扭伤通常内服活血化瘀及止痛药物 ,冷敷或理疗。近年来 ,我们采用樟脑油外敷治疗急性关节扭伤 98例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98例中 ,男 72例 ,女 2 6例 ;年龄 7~ 6 5岁。踝关节扭伤 6 0例 ,腕关节扭伤 32例 ,关节内积血 6例1 2 治疗方法 采用樟脑油外敷并绷带固定。樟脑油配制 :松香 12 0 g ,黄腊 2 5 g ,樟脑 5 0g ,朱砂 5 g ,姜黄 2 5 g ,乳香 2 0 g ,没药 2 0 g。制法 :将上述药分别研末。先将松香、黄腊、姜黄、乳香、没药放入锅内 ,加热溶化后 ,加入樟脑粉捣匀 ,离火倒入缸内 ,再加朱砂拌匀冷却成膏。用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二氧化碳(CO2)充气对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腔镜下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患者20例,ASA I级,分别于CO2充气前,充气后10、30、60 min和关闭充气后30 min,抽取颈静脉球血和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不同时点动、静脉血气及脑动一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DO2)的变化.[结果]颈内静脉血氧分压(PjvO2)、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颈内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jvCO2)在充气后各时间点与充气前相比显著上升(P<0.05).动脉血pH值(apH)、颈内静脉血pH值(jvpH)、Ca-jvDO2在充气后各时间点与充气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关闭充气后apH、jvpH、PaCO2、PjvCO2逐渐恢复至充气前水平(P>0.05).动脉血乳酸(aLac)、颈内静脉乳酸(jvLac) 、动脉血糖(aGS)、颈内静脉血糖(jvGS)在充气后各时间点与充气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二氧化碳充气后,脑血流量显著增加,未发现脑无氧代谢增加的证据.  相似文献   
5.
异丙酚与咪达唑仑用于胃窥镜检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在纤维胃镜中的镇静作用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接受门诊无痛胃镜的患者如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异丙酚2mg/kg),B组(咪达唑仑0.08mg/kg),C组(异丙酚1.2kg/kg 咪达唑仑0.04mg/kg)各30例。观察术中HR,MAP,Spo2及镇静分级、苏醒时间、术中不适、记忆缺失、自我感觉等情况。结果:MAP,SpO2下降(注药后l一3min)A组与B,C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MAP(注药后l-3min)虽有下降趋势,但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静分级、苏醒时间、记忆缺失、术中不适及自我感觉A,C两组组问无差异,但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异丙酚1.2mg/kg,复合咪达唑仑0.04mg/kg用于胃窥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心肺转流(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60例于CPB下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均分为小剂量丙泊酚组(LP组)、大剂量丙泊酚组(HP组)和对照组(C组)。LP组给予丙泊酚3mg·kg^1·h^-1泵入,HP组给予丙泊酚8mg·kg^-1·h^-1泵入。分别于CPB前(T1)、CPB10min(T2)、主动脉开放10min(Ts)、20min(Tt)、术毕(Ts)、术后24h(Ts)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浆丙二醛(MDA)、红细胞LPO、红细胞MDA水平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红细胞膜NatKtATP酶及Ca^2+Mg^2+-ATP酶活性。结果各组CPB后血浆LPO、MDA和红细胞LPO、MDA水平较CPB前明显升高(P〈0.05),主动脉开放后红细胞SOD、Na^+-Kt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HP组各时点血浆LPO、MDA和红细胞LP0、MDA水平较C组低(P〈0.05),红细胞s0D、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较C组高(P〈0.05),LP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PB期间,大剂量丙泊酚通过减轻红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对小儿红细胞膜ATP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SimMan模拟人临床综合技能培训"课程是以临床常见急重症的诊疗为教学素材,通过"单项训练+综合模拟培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临床分析判断和反应能力、临床操作能力、团队协作互助能力等,为今后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