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16srRNA基因为基础的细菌聚核酶链反应(PCR)法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合并细菌感染的价值。方法收集1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女13例,男4例,年龄17~79岁)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标本45份,其中17份来自细针穿刺(FNA),28份为术中标本。获取胰周渗液后,行细嚣通用引物PCR法检测。并与常规细菌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例最终诊断为胰腺感染,并行手术治疗;7例最终诊断为胰腺未感染,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2例死亡。常规培养阳性检出率为84.4%;细菌PCR法阳性检出率为80%。PCR、培养诊断胰腺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0%(9/10)、100%(10/10),特异性均为100%(7/7)。两者耗时分别为5h、3d。结论B超引导细针穿刺安全可行;PCR法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合并细菌感染,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对1 8例右侧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所行"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2例存在残余结石,其他患者术后均未见胆管炎症发作和结石复发。结论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肝癌实施规则性肝段切除能否提高大肝癌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实施的大肝癌规则性肝段切除病例的手术情况,1、3、5年的无瘤生存率及总体生存率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实施不规则肝切除术的患者比较:结果:实施规则性肝段切除的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0%、62.5%、47.5%;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0%、50.0%、30.0%。实施不规则性肝段切除的患者术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9%、65.5%、49.1%,术后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47.3%、27.3%,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上显著性差异:结论:虽然从肿瘤学上来讲规则性肝段切除比不规则性肝切除更具有优势.但在临床实践中并不能提高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肝癌肝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可能同受损的肝脏本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的方法和临床应用。方法经临床筛选的Ⅱ~Ⅵ肝段病灶需行切除的患者10例,其中3例边缘型小肝癌行完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2例血管瘤、5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结合腹壁小切口,应用常规切肝器械行左半肝切除1例,Ⅵ肝段切除1例,左肝外侧叶切除5例,同时行胆囊切除及胆道探查5例。结果10例患者均成功地在腹腔镜下施行了肝部分切除术,无中转开腹及延长腹壁小切口,手术时间30~180min,术中出血世20~300mL,术后住院4~9d,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经过临床选择的病例,腹腔镜辅助肝部分切除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方法,对肝脏边缘型小病灶行完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更具微创意义。  相似文献   
5.
泛素/类泛素系统是体内细胞蛋白降解的一个重要途径,大量研究表明该系统功能失调将导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表达的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FAT10是近年发现的类泛素蛋白家族成员,FAT10在肝细胞癌等恶性肿瘤中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肝细胞癌形成前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各器官中的表达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TNF-a、IL-10表达的变化,并研究茵陈承气汤对NF-κB活性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管注射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每组2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肺和空肠组织NF-κB的活性和放免法检测TNF-a、IL-10的表达,并取胰腺、肺和空肠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依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测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NF-κB的活性及TNF-a、IL-10的表达3组中差异明显;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胰腺、肺和空肠组织NF-κB的活性和TNF-a、IL-10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O.05);病理观察:胰腺、肺和空肠组织损伤对照组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模型组较重,中药治疗组明显改善。结论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胰腺病变、肺损伤、空肠损害中起重要作用;茵陈承气汤能有效改善病情,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癌胚抗原(CEA)临床实践的使用价值究竟如何,至今仍没有统一认识。例如,CEA诊断癌肿术后复发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其准确率如何?如果CEA能早期诊断癌肿复发,那末应用到临床上,能否提高术后生存率等等。这些问题,回答是不肯定的。因此,对于CEA的研究,目前仍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希望从中能得到正确的结论。近年来,我院开展了该项检查方法,现结合其它文献,论叙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辅助下与开腹部分肝脏切除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用腹腔镜的辅助完成部分肝脏切除手术和单纯开腹手术切除部分肝脏的优劣。方法腹腔镜辅助下肝段切除手术病例15例(腹腔镜辅助组)和单纯开腹手术切除部分肝脏病例21例(单纯性开腹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分别为(7.57±1.30)cm、(8.67±2.02)d,单纯性开腹组分别为(18.25±2.51)cm及(14.15±4.06)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进行肝部分切除能达到微创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启动子驱动野生型p53的新型逆转录病毒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方法:先将前期构建的逆转录病毒穿梭质粒pLHCX-hTERT-EGFP和pLHCX-hTERT-wtp53进行包装,通过浓缩获得高滴度病毒液。然后将逆转录病毒pLHCX-hTERT-wtp53感染包含突变型p53的大肠癌细胞系SW620,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p53mRNA和p53蛋白的表达。最后将逆转录病毒pLHCX-hTERT-wtp53和pLHCX-hTERT-EGFP感染hTERT阳性的人大肠癌细胞株SW620,人肺癌细胞株A549和hTERT阴性的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观察其特异性杀伤作用;另外通过裸鼠皮下注射肿瘤细胞SW620和A549,建立肿瘤模型,应用逆转录病毒pLHCX-hTERT-wtp53治疗后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获得病毒液的滴度分别为2.3×10^7CFU·mL^-1和3.5×10^7CFU·mL^-1。逆转录病毒pLHCX-hTERT-wtp53经RT-PCR证实p53mRNA的表达,经Western blot检测到p53蛋白表达。重组逆转录病毒导入外源的野生型p53基因后,通过流式细胞检测到hTERT阳性人大肠癌细胞株SW620,人肺癌细胞株A549凋亡率远高于hTERT阴性的正常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P〈0.05)。体内实验证实各组通过逆转录病毒pLHCX-hTERT-wtp53治疗后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获得的新型逆转录病毒对肿瘤有特异性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邵江华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2):132-133
研究我国高职医学物理学教材建设现状,分析我国高职医学物理学教材存在的弊端,提出高职医学物理学教材改革的原则、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