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合并腹部损伤的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将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理论由传统的单纯腹部损伤救治扩展到多发伤综合救治的角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合并有腹部损伤的多发伤586例,其中应用了损伤控制技术138例,占24.3%.控制出血是DCS的首要任务,包括:腹部填塞(abdominal packing,AP)止血34例;双侧髂内动脉结扎56例,双侧髂内动脉栓塞8例,肝固有动脉结扎或栓塞48例(其中栓塞4例);脾动脉栓塞2例;腹内血管修补或结扎32例次(髂内动脉结扎25例次).控制污染是DCS的第2个主要目的:胰部分切除或内外引流24例次、十二指肠修补或憩室化15例次、膀胱修补造口36例次.上述简化手术完成后,患者送ICU,并立即开始继续复苏.争取在72小时内进行再次确定性手术.结果 138例采用DCS救治,存活101例,死亡率26.8%(37/138),死亡组ISS评分平均值41.6分.早期死因为颅脑损伤3例,急性大失血22例、腹腔间隙综合征1例,颈椎损伤高位截瘫2例.结论 合理使用DCS技术,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使病人安全度过创伤的急性反应期,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43������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再手术的原因和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14年间43例腹部创伤早期再手术病人的资料。结果 再手术病例占同期1126例创伤剖腹术病人的3.8%。钝性伤31例,穿透性伤12例。再手术原因主要为首次手术漏诊(13例)、处置失误(12例)、并发症(15例)、阴性再手术(3例)。43例病人共行再手术50例次,其中2例经受4次手术。病死率为11.6%(5/43),主要死因为再手术后消耗性凝血病或(和)严重感染并发症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 剖腹术时坚持全面探查,正确掌握手术操作技术和重视腹部创伤的充分引流,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应用41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时损伤控制骨科(DCO)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1995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DCO方法救治严重多发伤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严重多发伤伴骨盆骨折大出血,均行髂内动脉断血术,其中双侧髂内动脉结扎21例,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8例,早期骨盆外固定支架使用10例。10例严重多发伤伴开放性股骨骨折初期仅行清创和简单外固定。2例脊柱骨折伴脊髓压迫行简单椎板减压。均在ICU复苏治疗后,再做确定性内固定手术。本组死亡率12%(5/41),死亡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平均值41.4分,主要死于休克和合并伤。共发生并发症7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右髂总动脉血栓形成1例,2例膈下脓肿,1例下肢深部感染,均痊愈。结论迅速准确的诊断和一体化治疗,是提高严重多发伤生存率的关键,合理应用DCO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15年收治的142例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致伤原因、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全为多发伤,休克91例(64.1%),ISS均值35。手术治疗103例,保守治疗39例。剖腹探查91例,膀胱修补造瘘56例,肝、脾、肾填塞修补或切除45例,结直肠修补或造瘘12例,髂内动脉结扎42例,选择性动脉造影拴塞29例。本组死亡13例(9.2%)。结论 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扩容,确定出血原因;及时的止血;尽早的骨盆固定。结合介入放射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伤残率、减少死亡率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2368例多发伤的救治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0年间收治的2368例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剖胸或剖腹术治疗793例(33.5%),非剖胸或剖腹术治疗1575例(66.5%)。胸腹伤手术方法为膈修补(93例次)、心脏修补和胸内血管修补或结扎(82例次)、肺修补或切除(78例次)、支气管吻合或修补(8例次)、脾切除或修补(268例次)、肝修补或切除(208例次)、胰切除或内外引流(49例次)、胆道修复引流(17例次)、胃肠修补或切除吻合(303例次)、肾修补或切除(32例次)、膀胱修补造口(44例次)、输尿管吻合(7例次)、尿道会师(7例次)、腹内血管修补或结扎(116例次,含髂内动脉结扎29例)。非手术治疗腹伤主要手段为动脉造影栓塞,有效率为97.7%(42/43)。结果本组共死亡169例(7.1%),剖胸或剖腹术治疗组死亡72例(9.1%),非剖胸或剖腹术治疗组死亡9r7例(6.2%)。脑伤为主要死因,其次为大失血。结论抓紧创伤急救的“黄金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诊断治疗是否及时准确往往比伤情本身更影响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损伤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99年5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结直肠损伤3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穿透性胸部损伤711例的救治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198 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科收治穿透性胸部损伤 711例 ,现总结救治体会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情况 :本组 711例 ,占同期2 0 0 5例胸部创伤的 3 5 .5 %。男 63 5例 ,女 76例 ;年龄 11~ 69岁 ,平均 2 4.2岁。刀刺伤 675例 (94.9% ) ,霰弹伤 2 0例 ,制式枪弹伤 8例 ,食管异物穿透伤 3例 ,气管插管致医源性胸段气管损伤 2例 ,钢筋贯通伤 2例 ,牛角伤 1例。主要穿透伤入口在左前胸壁占 2 98例 (41.9% ) ,在前胸壁占 12 7例 (17.9% ) ,右背部占10 2例 (14.3 % ) ,左背部占 78例 (11.0 % ) ,颈根部占 5 9例 (8.3 % ) ,剑突下占47例 (6…  相似文献   
8.
髂内动脉断血术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结扎和动脉造影栓塞对骨盆及盆底创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14年间结扎或栓塞治疗的58例患者分为A组(前7年)和B组(后7年)。对损伤情况、治疗方法和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患者中,骨盆骨折51例、臀或肛周锐器伤7例。A组17例均做结扎术。B组41例中,27例结扎、12例栓塞(5例为骨盆手术前预防性栓塞)、2例先后结扎和栓塞。骨盆及盆底创伤出血患者的总病死率为13.8%(8/58);A、B组病死率分别为35.3%、4.9%(P〈0.01),且与前后期患者治疗前失血量不同有关。结论 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是骨盆和盆底创伤有效的止血手段,应争取在失血过多出现消耗性凝血病前施行。预防性栓塞可减少骨盆手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To probe into effective surgical procedures and improve the outcome of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c injury.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involving 113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c trauma(AAST grade IV and V) during the past 12 years was carried out.Ninety-eight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Surgical interventions including hepatectomy or direct control of bleeding vessels by finger fracture technique with Pringle maneuver, selective ligation of hepatic artery,retrohepatic caval repair with total hepatic vascular occlusion,and perihepatic packing were mainly used.Results:In the 98 patients treated operatively,the survival rate was 69.4%(68/98).Among 40 patients with juxtahepatic venous injury(JHVI),15 were cured with the maximum blood transfusion of 12 000 ml.Eight cases of Grade IV injury treated nonoperatively were cured.The percentage of failure of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was 42.9%(6/14).The overall mortality rate was 32.7%(37/113),and 57% of the deaths were due to exsanguinations.Conclusions:Reasonable surgical procedures based on classification of hepatic injuries can increase the survival rate of severe liver trauma.Accurate perlihepatic packing is effective in dealing with JHVI.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7年间收治的161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诊断方法、术前确诊率、膈疝发生率、手术治疗方式和患者结局等.结果 161例中男139例,女22例;年龄9~84岁,平均32.4岁.ISS 13~66分,平均27.8;65.2%入院时有休克.钝性伤36例、穿透伤125例.术前膈肌损伤确诊率在钝性和穿透伤分别为88.9%和78.4%.膈疝发生率在钝性和穿透伤分别为94.4%和14.4%(P<0.01).手术经胸30例,经腹106例,分别剖胸和剖腹18例、胸腹联合切口7例.病死率10.6%,ISS平均41.6;主要死因为失血性休克和严重感染并发症.钝性和穿透伤病死率分别为22.2%和7.2%(P<0.01).结论 膈伤诊断依据,钝性伤主要为膈疝的影像学表现,穿透伤伤口远处腹或胸部也有阳性体征或影像学征象.膈疝手术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疝入胃肠的活力.穿透伤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