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妇产科护理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对生育、健康及医疗保健需求的变化,妇产科护理模式也应该随着现代护理学发展的趋势做出新的调整[1].我院于2010年开始实施现代妇产科护理管理模式,为了评价其应用效果,笔者将其与之前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临床建立更好的护理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颅脑外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现回顾1例因护理人员对颅脑外伤疾患认识不足,未重视患者病情变化,加上医护沟通不到位,未及时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及处理导致医疗纠纷的病例资料,并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3.
隐匿性骨折是指有明确外伤史而X线平片(包括传统的屏片系统成像的X线平片、CR及DR)检查阴性而实际存在的骨折.这种骨折不能靠临床症状确诊,是一种假阴性现象.在工作中,骨折的有无不仅关系到临床治疗,更关系到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3月于我院进行生产的1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组)70例和观察组(Orem自理模式组)70例,后将两组产妇分别于产前、产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估,并对两组产妇的生产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生产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产科的护理中采用Orem自理模式进行指导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各项指征均效果较佳,值得临床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大儿产科分娩处理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183例巨大儿产科分娩处理方法及并发症资料,并与同期分娩的正常体重儿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组的剖宫产率、机转异常、头盆不称、新生儿室息及新生儿产伤均高丁正常体重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巨大儿经产妇组和初产妇组相比较,经产妇巨大儿产检建卡、正规产前检查,剖宫产率及择期手术率明显低于初产妇巨大儿组,而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会阴裂伤及产后出血明显高于初产妇巨大儿组。结论重视巨大儿的产前诊断、产前预测,加强流动人口围产期保健,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减少母婴损伤,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层螺CT在骶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1例骶骨骨折的螺旋CT表现、骨折分型,将结果与X射线平片检查对比。结果 多层螺旋CT能清楚、准确地显示各型骶骨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骶管及骶孔的形态改变,周围骨骼损伤亦显示清晰。在骨折检出和分型方面,均优于X射线平片检查。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准确地对骶骨骨折进行诊断、分型,为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足踝部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吕冬亮  金晶  谷水君  祝莹  徐斌  邵华  韩琦 《中国骨伤》2011,24(6):522-526
目的:通过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提示足踝部外伤后X线检查阴性、临床高度怀疑有骨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必要性,以期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31例足踝部外伤病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1~67岁,平均35岁。均有明确外伤史,主要表现为足踝部疼痛,局部肿胀,压痛点固定,压痛明显,活动受限。31例X线检查均阴性,因临床高度怀疑骨折而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螺旋CT检查发现11例骨折,共累及17处。单发骨折6例,多发骨折5例。单发骨折中,外踝骨折1例,距骨骨折1例,足舟骨骨折1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1例,跟骨骨折2例;多发骨折中,内、外踝骨折1例,内踝、跟骨、距骨骨折1例,距骨、足舟骨骨折1例,足第1、2楔骨骨折1例,第2、3跖骨基底部骨折1例。结论:足踝部外伤后X线片检查阴性、临床高度怀疑有骨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明显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及司法鉴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腕关节骨折十分常见,一般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检查多能明确诊断,但其中的隐性骨折容易漏诊。利用螺旋CT的高分辨率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则很容易确诊这些隐性骨折[1-2]。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笔者收集了25例腕关节外伤患者的X线片及多层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鼻骨双侧位摄影和螺旋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3例鼻骨骨折的DR、CT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单侧位摄影诊断鼻骨骨折22例(51.1%),双侧位摄影诊断鼻骨骨折37例(90.7%)。CT检查诊断鼻骨骨折43例(100%),其中单侧鼻骨骨折14例,双侧鼻骨骨折29例,并对鼻区复合骨折和周围情况诊断明确。结论 鼻骨单侧位摄影只是简单初步的筛选方法,双侧位摄影能较准确诊断鼻骨骨折,但无法显示鼻区其他情况。CT检查能确定鼻骨骨折的有无,并清晰的显示鼻骨骨折的类型、范围、程度等,具有更大的应用、诊断价值,可作为鼻骨骨折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CT在髋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怀疑骨折但X射线平片检查阴性的髋关节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螺旋CT诊断髋关节骨折7例,其中单发骨折4例,多发骨折3例。24例CT检查无异常改变。本组数据髋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22.58%。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清晰、准确地显示髋关节损伤的情况,在髋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