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生活在社区的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中的生存压力。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选取北京市某社区15例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通过半结构式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以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得出4个主题:精神疾病症状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引起的生理性压力;因疾病转归和日常生活角色冲突产生的精神心理性压力;社会歧视、缺乏工作机会和难以获取社会福利资源等带来的社会环境压力;贬低歧视和家庭亲属关系恶化导致的人际交往压力。结论 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后存在明显的生存压力,压力源包括疾病症状、社会歧视、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因此,应注重消除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歧视,完善社会支持与社会福利体系,增加个性化的社区精神康复活动,以减轻患者生存压力,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精神科身体约束临床实践指南质量,并对各指南推荐内容进行分析,为国内精神科身体约束的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国内外数据库及相关指南网,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AGREEⅡ进行指南质量评价,采用内容分析法提炼并归纳指南推荐内容的共识及差异。结果共纳入7篇指南,AGREEⅡ标准化评分显示目的和范围73.81%、清晰性64.29%、独立性64.29%、参与人员46.03%、应用性44.94%、严谨性41.37%。2篇指南为A级,2篇为B级,3篇为C级。7篇指南推荐内容涉及人员培训、减少约束的使用、实施策略、评估与观察、回顾与审查五方面。结论精神科身体约束指南的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其中在参与人员、应用性及严谨性方面应重点加强。各指南基本认同开展工作人员培训、使用冲突降级等方式替代并减少约束使用及积极评估和观察患者情况,但推荐内容存在差异。随着我国本土化证据的不断积累,可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循证指南,以更好地规范我国精神科身体约束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专业学生党课培训的现状,发现党课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加强学生党课培训的对策。方法 2017年10~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四所高校护理专业参与党课培训相关人员32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Nvivo10.0质性分析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访谈结果归纳为"对党课的认识、党课培训现状、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4个主题,共22个子节点。从党课的形式、内容、考核方式、参加对象、组织、授课教师、时间安排等方面描述护理高校党课培训现状。访谈对象认为党课承担思想引导的重要职责,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党课设置缺乏针对性,未结合专业特点,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以及跟踪培养和考核薄弱"。党课的改进可以围绕"开展新形式党课、发挥优秀党员榜样力量、增加实践活动、关注学生需求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方面开展。结论北京市高等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党课培训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有所改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党课培训应该围绕现存问题,结合时代特征和学生需求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形成《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专家共识》,规范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运用循证方法及文献分析法提取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护理干预措施推荐建议和研究结论,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及2次专家论证会,结合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共识终稿。 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24,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均>3.5分,且变异系数均<0.25,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82和0.260(均P<0.01)。最终对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护理干预操作性定义、自杀风险评估、干预形式、干预时间、干预理论基础、干预一般原则、自杀意念的干预措施、自杀行为的干预措施、特殊人群自杀护理干预要点、干预效果评价及出院后的健康教育计划共11个部分的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结论 该共识为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护理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依据,使精神科住院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护理干预更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间是否存在交叉延宕效应。方法 基于纵向研究,分析2013年(基线)、2017年(随访)2个时间点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水平和抑郁情绪,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认知功能与抑郁情绪之间是否存在交叉延宕效应。结果 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随时间的推移,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抑郁情绪加重,且女性的下降程度更严重;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认知功能得分与随访认知功能得分呈正相关(r=0.632,P<0.001),基线抑郁情绪得分与随访抑郁情绪得分呈正相关(r=0.485,P<0.001),随访认知功能得分与随访抑郁情绪得分呈负相关(r=-0.166,P=0.002),基线认知功能得分与基线、随访2个时间点的抑郁情绪得分不存在相关性(P>0.05);③交叉延宕分析结果显示,基线认知功能得分对随访认知功能得分( β=0.718,P<0.001)和随访抑郁情绪得分( β=-0.133,P=0.004)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基线抑郁情绪得分与随访抑郁情绪得分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β=0.518,P<0.001),基线认知功能得分与基线抑郁情绪得分间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 β=-0.155,P=0.006)。结论 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均随时间发展而有下降趋势,老年男性的认知功能和抑郁情绪优于老年女性。2个时间点认知功能与抑郁情绪间互相预测的交叉延宕模型不成立,但社区老年人的基线认知功能水平对随访抑郁情绪有预测作用,二者间关系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从精神疾病病人家属连带内在病耻感的5个方面对国内外精神疾病病人家属连带内在病耻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精神疾病病人家属连带内在病耻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专家共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形成《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专家共识》,规范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的相关内容。方法 运用循证方法,按照证据级别高低,检索、评价和汇总该领域的证据,提取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实施及解除的推荐建议和研究结论,形成共识初稿,通过2轮专家函询及2次专家论证会,结合专家意见,对初稿进行调整、修改和完善,形成共识终稿。结果 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均为0.90,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均>3.5分,且变异系数均<0.25,专家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6和0.166(均P<0.01)。最终对精神科保护性约束应用人群、前提与原则、目的、评估要点、基本要求、记录表、流程图、实施过程中的干预策略、伦理问题及风险、建议共10个部分的推荐意见达成一致。结论 该共识为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实践提供指导依据,可使精神科保护性约束行为更规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多塔结构分析当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以反馈培养效果,进而为改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6月至8月,对毕业1年以上的178名全日制非定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就业质量的线上调查.结果 178名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毕业生的就业与期望符合度为52.81%;对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适合的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为患者约束提供安全保障。方法 在查阅文献、专家访谈的基础上,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模型,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13个省、直辖市的20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立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的条目。进而请6名专家对评估表的内容效度进行评价。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908、0.950,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57、0.238(均P<0.05)。最终确立了5个一级指标(情绪情感、行为、合作程度、对约束健康教育的认知、意识状况),20个二级指标的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该评估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62。结论 初步建立的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评估表较科学、可靠,可以作为精神科医学保护性约束解除的评估工具,以规范临床约束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北京市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志愿服务现状,为构建更完善的护理专业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北京市4所高等医学院院校护理学院的1 077名学生开展调查.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参与者1 059人(98.33%),比较和非常赞同志愿活动能丰富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