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双相气道内正压呼吸机(BiPAP)对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康复期和呼吸衰竭稳定期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肺活量及用力肺活量轻度升高;1例3次发生急性左心衰、急性肺水肿致急性呼衰患者治疗后,病情很快改善;1例阻塞性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应用效果满意。该机应用简便、安全,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为COPD康复期、急性左心衰兼肺水肿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局麻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CAS手术患者80例,男65例,女15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组(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组(T组)和假电针对照组(C组)。A组进行针刺;T组进行TEAS;C组采用假电针。测定术前、术后30min、术后1d的术侧大脑中动脉平均脑血流速度(Vm)。记录术后30min、术后1d高灌注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总体评估量表(GES)评分。结果术后30min A组和T组Vm明显慢于C组(P0.05)。术后30min C组出现高灌注患者有7例(25.0%),明显高于A组的1例(3.7%)和T组的0例(P0.0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A组和T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1周A组和T组GES评分明显改善人数明显多于C组(P0.05)。结论针刺及TEAS复合局麻应用于CAS手术,可减少CAS患者术后脑血流一过性增加,降低术后30 min高灌注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术后1周的神经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辅助全身麻醉对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围术期脑血流及脑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PCIS)支架置入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A组)19例,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18例和假电针对照组(C组)15例。A组进行针刺,T组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C组采用假电针。测定所有患者术前、治疗30 min后、术后30 min、术后1天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平均脑血流速度(Vm)。记录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NIHSS、mRS评分。结果 3组PCA术前、术后30 min、术后1 d V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T组治疗30 min后PCA的Vm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1周,A组和T组NIHSS评分均低于C组(P0.05),A组和T组mRS评分为0级的患者均多于C组(P0.05)。而3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或经皮穴位电刺激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PCIS患者,刺激30 min可增加PCA脑血流,加速术后早期(1周)的神经功能恢复,而对远期的神经功能预后没有影响,是一种值得应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电针复合局部监测麻醉或者全身麻醉,应用于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观察对其术中维持和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内,行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85例,分为局麻电针组(LA组,n=41)和局麻对照组(LC组,n=44),全麻电针组(GA组,n=38)和全麻对照组(GC组,n=42)。穴位的选择为术侧,水沟连百会,合谷连外关。对电针组患者进行针刺,对照组患者采用假电针做对照。记录术中的循环变化,记录血管活性药及麻醉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基本情况表示,采用局部监测麻醉的患者均为前循环堵塞的脑卒中患者;而必须采用全身麻醉的患者大部分为后循环堵塞(GC=28例,GA=29例)的脑卒中患者。LA组术中尼莫地平使用总量明显小于LC组(P0.05)。而全麻2组中术中多巴胺平均使用量GA组小于GC组(P0.05)。全身麻醉的患者,GA组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少于GC组(P0.05)。术后拔管期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GA组小于GC组(P0.01)。4组患者术后出现中等疼痛以上(VAS评分≥4分)的例数,在术后第1天9 am、术后第1天4 pm,LA组少于LC组(P0.05);GA组少于GC组(P0.05)。结论:脑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麻醉方式的选择与血管堵塞部位密切相关。针刺辅助局部监测麻醉或全身麻醉应用于CAS术中,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及麻醉药物用量,具有辅助镇痛、促进麻醉恢复的功效,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及电针(electro-acupuncture, EA)对局部麻醉下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患者术中循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局部麻醉行CAS的患者12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A组(A组,41例)、TEAS组(T组,42例)、假EA对照组(C组,41例)。穴位的选择为术侧,水沟连百会,合谷连外关。对A组患者进行EA;对T组患者进行TEAS;对C组患者,采用假EA做对照。术中将BP和HR维持在基础值的80%~110%范围。记录术中的循环变化及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1 d BP和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T组术中尼莫地平的平均使用量均明显小于C组(P〈0.05)。A组和T组在术后1 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T组麻醉非常满意的患者例数明显高于C组(P〈0.05),麻醉一般满意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5)。 结论 TEAS及EA复合局部麻醉行CAS手术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术中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低龄儿童(1岁~6岁)开颅术后的疼痛现状,并探讨影响其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 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择期开颅肿瘤切除术1岁~6岁患儿135例,其中15例因为术后不能即刻拔除气管导管被排除,11例因为术后1h内未清醒不能配合术后评分也被排除,另有1例因术后2日血肿行二次手术也被排除.最终共108例能够配合术后疼痛评分的患儿纳入研究.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测量和记录每名患儿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的变量及术后疼痛及相关变量,术后分别采用Face、Legs、Activity、Cry and Consolability(FLACC)评分和Wong-Baker Faces Scale (WBFS)评分两种方法进行疼痛评分. 结果 108名患儿中大部分的患儿(FLACC法62%、WBFS法82%)在术后1h的疼痛评分超过4分.开颅部位(PFLACC=0.035;PWBS=0.039)、手术结束前末次镇痛药的使用(PFLACC=0.026,PWBFS=0.015)、手术结束后患儿的去向(PW肝S=0.022)及术后是否使用静脉镇痛泵(PFLACC=0.000,PWBFS=0.002)均为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 结论 大部分低龄儿童在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后48 h内经历了中到重度的疼痛,尤其是某些1岁~2岁小儿.在可以控制的因素中手术,手术结束前镇痛药的使用,术后及时得到父母的安抚与关怀,术后使用静脉镇痛泵等可以明显减轻患儿的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底脊索瘤Ki-67表达及MRI信号值与颅底脊索瘤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的28例颅底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Ki-67指数、MRI影像学特点,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Ki-67表达指数为1%~30%,平均值为7. 6%±8. 0%。其中,Ki-67指数5%(K1组)、5%~15%(K2组)及 15%(K3组)的患者,分别为12例(42. 9%)、12例(42. 9%)和4例(14. 3%)。脊索瘤与脑干的MRI信号值比值,Rt1、Rt2、Ren的范围分别为0. 41~1. 05、1. 3~4. 4、0. 7~2. 3。其中MRI分组组Ⅱ患者12例、组Ⅲ患者16例,无组Ⅰ的患者。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RI信号值与Ki-67指数分组之间无相关关系(P=0. 553)。患者术后平均随访(35. 5±23. 8)个月(3~86个月),其中复发患者19例(67. 9%),平均复发时间(27. 4±19. 6)个月。相关分析显示,MRI信号值组Ⅲ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组Ⅱ(P=0. 01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脊索瘤的Ki-67指数(P=0. 004)和MRI信号值(P=0. 013)是颅底脊索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颅底脊索瘤的Ki-67表达指数与MRI信号值是其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并且均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一般认为,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称为嗜铬细胞瘤(phaeochromocytoma,PCC),而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以外的嗜铬细胞肿瘤统称为副神经节细胞瘤(paraganglioma,PGL),二者合成为PPGL~([1])。WHO将其起源的肿瘤归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而根据功能和嗜铬性的不同,PPGL可  相似文献   
9.
背景 吸入麻醉药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的临床麻醉.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毒性作用,尤其是对于发育高峰期的大脑. 目的 探讨吸入麻醉药对幼年动物及小儿的神经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内容 吸入麻醉药具有神经毒性,可能会引起幼年动物学习及记忆功能的损伤,影响小儿神经发育导致认知行为障碍.目前认为其机制可能是多途径的,包括受体的影响、突触可塑性变化、脑的炎性反应和相关脑内物质的改变等. 趋向 正确了解吸入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不仅对婴幼儿麻醉药物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且通过探索机制寻找可能的处理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处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内科识别与诊断抑郁.焦虑障碍情况。方法选择2001—09/2004—09解放乍总医院特需医疗部收治的全部患者2812例。令部患者入院后进行经治医师认为与患者症状有父的,£理疾病检奁。结果患暂2812例中诊断为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39例(1.38%)。所有患者现病史中均不同程度涉及情绪低落、乏力、烦躁、焦虑、慢忭疼痛、睡眠障碍、食欲紊乱、便秘或腹泻、体质量变化等描述。榆查结果大多除外器质性疾病或检查结果无法完全解释患者主诉或症状。经专业精神状况评估堵表评估,并邀请神经内科.心理科医师会诊后才确立诊断。结论综合医院内科陕师对焦虑和抑郁的诊断能力不足,安排心理医师会诊对忠蕾精神症状的诊断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