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良云  翟晓玲  裘怡  程晓霞 《浙江医学》2017,39(19):1642-1645
目的比较不典型膜性肾病(AM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以助于鉴别诊断。方法选取临床资料完整、初发初治AMN患者79例(AMN组),IMN患者134例(IM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与IMN组比较,AMN组患者年龄较小、肾病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体重、BMI及高血压、急性肾损伤、血栓和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MN组比较,AMN组患者尿RBC、24h尿蛋白定量、尿NAG、血清D-二聚体较高,血清白蛋白较低(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TC、TG、血尿酸、Cr、ANA阳性率、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IgG、IgA、IgM、C3、C4、CRP、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肾小球硬化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MN组患者肾小管间质急性、慢性病变均较重(均P<0.05)。AMN组患者肾组织IgA、IgM、C4、C1q、IgG1、IgG2、IgG3阳性率均高于IMN组(均P<0.05),IgG4、PLA2R阳性率均低于IMN组(均P<0.05)。AMN患者在系膜区、基底膜部位比IMN患者更易出现电子致密物沉积(P<0.05)。结论AMN患者在临床特征和病理改变上均与IMN存在差异,提示AMN的发病机制及疾病预后可能不同于IMN。  相似文献   
2.
正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十年来IMN在我国的发病率每年增长约13%,已是我国40岁以上肾穿刺病例中的首位疾病,在确诊的肾小球疾病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04年的12.2%增长到2014年的24.9%~[1]。但不少患者因高龄或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肾穿刺风险较大,无法进行肾穿刺检查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伴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2014年在本院确诊的74例原发性Ig A肾病合并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坏死组)的临床与病理资料,采用配对方法随机选取82例同期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不伴有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非坏死组)为对照,中位数随访时间2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血肌酐上升50%或ESRD,次要终点事件为蛋白尿缓解率。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基线时坏死组尿蛋白水平、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肉眼血尿发生率、新月体发生率、新月体百分比均高于非坏死组(P0.05),但球性硬化比率低于非坏死组(P=0.04)。主要终点及次要终点事件的例数均以坏死组为多,经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两组主要及次要终点事件未达显著差异。结论:伴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的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新月体及肉眼血尿发生比率高,尿蛋白水平高,球性硬化程度相对较轻。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对IgA肾病短期预后无显著影响,需进一步随访明确其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4.
大黄素胶囊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黄素胶囊灌胃1日后小鼠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大黄素胶囊的内容物大黄素粉以最大浓度给ICR小鼠灌胃给药,发现小鼠没有出现死亡,未测出LD50,故测其最大给药量。结果大黄素粉最大给药量为15g/Kg。结论大黄素胶囊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王永钧从风湿论治慢性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裘怡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7):472-473
导师王永钧教授从事肾病临床50年,认为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简称慢性肾病)的证候大多虚实兼夹,而“风湿扰肾”是常见而重要的病因、病机,且是加速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现将王师从风湿论治本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阳性的不典型膜性肾病(Atypical Membranous Nephropathy,AMN)与V型狼疮性肾炎(V-L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寻找对V-LN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的临床与病理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膜性肾病登记数据库中21例ANA阳性AMN患者、46例V-LN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AMN组抗ds DNA抗体、抗Sm抗体阳性率及低补体血症、皮疹、关节炎、免疫系统异常发生率较V-LN组低(P均0.05)。在肾脏病理方面,AMN组患者肾组织中Ig A、C1q阳性率均不同程度低于V-LN组(P均0.01),PLA2R阳性率高于V-LN组(P0.01)。V-LN患者在基底膜部位比AMN组患者更易出现电子致密物沉积(P0.01)。结论:ANA阳性的AMN在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理表现与V-LN相似,它可能是V-LN中较为隐匿的的一个亚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降脂药物对伴或不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造影剂相关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检索Science Direct、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WanFang Dat、CBM数据库,收集他汀类降脂药物与造影剂肾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以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造影后血肌酐水平、造影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为结局指标,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7个RCT符合纳入标准,包含行血管造影患者1986例,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类药物可显著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RR=0.45,95%CI:(0.32,0.64),P<0.001],造影后血肌酐水平变化[MD=-0.12,95%CI:(-0.12,-0.01),P=0.02]有统计学意义,造影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MD=4.67,95%CI:(-2.83,12.17),P=0.2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造影剂相关肾损害,且只针对伴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Alport综合征(AS)听力异常与肾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04—2013年杭州市中医院肾内科确诊的21例AS患者的听力异常、病理改变及临床特点并进行随访。根据听力异常情况分为听力异常组和听力正常组,比较基线资料,选取肌酐升高1.5倍或终末期肾脏疾病作为终点事件,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基线资料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听力异常组AS患者电镜下足细胞病变较为显著,肾功能预后差。听力异常组有5例进入终点事件,听力正常组2例进入终点事件(P=0.05)。结论耳部病变是AS的常见症状,听力异常是显著足细胞病变及肾功能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