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患者为老年男性,临床分期为c T4N0M0,术后病理分期为p T4aN1M0。采用"四步法":1.沿肠系膜上静脉走向充分显露肠系膜上静脉,整块清除外科干淋巴结、胰头前及第6组淋巴结,进入并分离胰十二指肠前间隙。2.进一步扩大胰十二指肠前间隙并游离右肾前间隙至右结肠旁沟,沿此间隙游离升结肠及回盲部后方。3.切开回结肠反折腹膜及升结肠侧腹膜。4.切除右侧大网膜、第6组淋巴结,切开肝结肠韧带。腹腔镜下操作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恢复饮食对老年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康复影响。方法将2003年7月到2006年7月80岁以上胆囊切除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术后12 h恢复饮食,对照组于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进食,对2组患者手术后3 d的总蛋白、白蛋白含量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3 d血总蛋白、白蛋白含量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试验组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早期恢复饮食可以加快老年胆囊切除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快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3.
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3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采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行胃间质瘤切除手术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8例行经胃镜定位腹腔镜胃腔外胃部分切除术、1例行经胃镜定位腹腔镜胃腔内胃部分切除术、4例行胃镜下肿瘤切除联合腹腔镜胃壁修补缝合术。结果 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66.5±20.1)min,术中出血量1~20ml,平均(12.0±17.1)m1,术后平均住院日(4.9±1.8)d。术后病理结果示:极低度风险15例、低度风险8例。随访3~75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和胃镜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胆管癌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因其肿瘤切除率低、预后差而引起关注。为提高胆管癌的诊治水平,收集1983年1月至2004年3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66例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谱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检测33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血清T3、FT3、T4、FT4和TSH,并与健康人群(对照组)40例作对照.结果:恶性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T3、FT3值均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T4和FT4值轻度降低,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TSH值无明显变化(P>0.05).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与早期相比,T3、FT3、T4、FT4值均明显降低(P<0.01),TSH轻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监测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谱改变对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估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部小切口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的临床经验和注意事项。方法 在颈前部做一微小切口,显露甲状腺组织,在超声刀辅助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 本组52例,切口长2cm~4cm,手术时间30min~120min(平均41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术后无声音嘶哑、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于术后第3d~5d痊愈出院,住院时间4d-7d。结论 采用小切口行微创甲状腺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胸骨切迹上小切口施行甲状腺微创手术的优缺点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经颈前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在内窥镜和超声刀辅助下行甲状腺叶切除术。结果本组共完成38例手术,切口长1.5—3cm,手术时间35~12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量极少。所有患者均无声音嘶哑、继发性出血或血肿等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无不良反应。于术后第3—6d痊愈出院,住院时间5~9d。结论采用颈前胸骨切迹上小切口,在内窥镜和超声刀辅助下行微创甲状腺叶切除术具有切1:7小、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的诊治1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空肠双吻合技术在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15例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资料、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资料。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手术。手术时间为(223.2±21.67)min,术中出血量为(105.9±19.88)ml,平均清扫淋巴结(25.5±8.3)枚,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2.1±0.98)d,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3.4±1.22)d,平均住院天数为(9.8±2.66)d,2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肺部感染),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双吻合技术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的应用可靠、安全,并可有效避免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胆管癌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卵圆细胞或介于两之间的非上皮性母细胞样细胞,占肝胆系统恶性肿瘤的10%~15%。近年献显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究其原因,与目前缺乏早期诊断胆管癌的手段和对胆管癌发病机制无深入了解有关。为寻求胆管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其诊断,回顾性总结及分析了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1983年1月至2004年3月间经病理证实的66例胆管癌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