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患者的预后因素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75年1月至2016年12月美国SEER数据库中4812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831例,女性1981例,男女比例为1.4∶1.0;发病年龄<60岁者2236例(46.47%),60~<75岁者1718例(35.70%),≥75岁者858例(17.83%);幕上肿瘤2417例(50.23%),幕下肿瘤299例(6.21%),脑内多发肿瘤554例(11.51%),其他或未指明部位的脑部肿瘤1542例(32.04%);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3513例(73.00%),非DLBCL 234例(4.86%),其他或未指明类型的淋巴瘤1065例(22.13%);治疗方式为单独活检的2010例(41.77%),单独部分切除61例(1.27%),单独完全切除54例(1.12%),活检+化疗2384例(49.54%),部分切除+化疗159例(3.30%),完全切除+化疗144例(2.9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预后因素;采用Fine-Gray检验与竞争风险模型研究影响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的预后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通过Log-rank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PCNSL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婚姻状态、肿瘤部位、病理学亚型、手术、化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等。Fine-Gray检验与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患者肿瘤特异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婚姻状态、肿瘤部位、病理学亚型、手术方式、化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HIV感染,而性别与放疗均与肿瘤特异生存无明显相关性。与活检相比,PCNSL患者可能从手术切除中获益(部分切除:HR=0.805,95%CI:0.656~0.989,P=0.04;完全切除:HR=0.521,95%CI:0.414~0.656,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活检+化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95%CI:24.497~31.503),单独活检组为2个月(95%CI:1.756~2.244),单独部分切除组为2个月(95%CI:1.410~2.590),单独完全切除组为19个月(95%CI:0~39.311),部分切除+化疗组为67个月(95%CI:46.187~87.813),完全切除+化疗组为84个月(95%CI:57.448~110.552),使用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切除可能改善部分PCNSL患者的预后。化疗可能使肿瘤完全切除或部分切除患者的肿瘤特异生存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预后不佳。绝大部分胶质瘤在术后数年内均将复发,这也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瘤周肿瘤细胞浸润区域是肿瘤复发高危区,本研究将其定义为肿瘤侵袭半暗带。依靠传统T1加权强化影像界定胶质瘤侵袭范围不够精确,多模态磁共振技术能够反映组织在分子弥散、血流灌注和代谢方面的差异,在鉴别肿瘤侵袭区、水肿区、正常脑组织区具有独特优势。应用多模态磁共振技术,构建胶质瘤侵袭半暗带理论有助于实现胶质瘤的精准诊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正>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公共卫生监督管理的重点领域。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执法监督力度的加大,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观,但在实际监督管理过程中仍然发现许多问题。为此,我们从立法、执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统计学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系统研究卫生法律实施的现状,界定了卫生法律实施的内涵,明确了卫生法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影响因素和运行机制,提出了完善卫生法律实施的政策建议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卫生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在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改善人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卫生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及保护公众健康方面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显著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定位微创抽吸注入尿激酶引流脑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脑出血脑疝患者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CT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抽吸引流,并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术后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量、发病距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和出院时的生存情况。结果出院时意识状况:神清4例,浅昏迷7例,中度昏迷3例,深昏迷4例,死亡8例,死亡率22.9%,8例中6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炎,1例死于再出血。另外9例因放弃治疗而死亡,总死亡17例。存活18例中,随访出院后3个月GOS评分优良率27.8%。结论微创抽吸注入尿激酶引流脑内血肿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创伤小,时间短,及时缓解了脑疝,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统计数据对山东省医院卫生人员配置以及山东省卫生人员分布公平性进行分析,明确山东省医院卫生人力资源状况,为山东省卫生人力资源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山东省医院卫生人员配置现况,借鉴经济学理论中的基尼系数和差别指数分析山东省卫生人力资源的公平性。结果:(1) 2019年山东省医院医护比为1∶1.39,山东省总体医护比为1∶1.08;(2)注册护士中获取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比例最少;(3) 2019年不同维度山东省各类卫生人员配置的差别指数在0.1左右,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和医院管理人员在人口维度的差别指数均小于地理维度的差别指数。结论:(1)对注册护士以及医院管理人员的培养仍有待加强;(2)山东省医护比仍有待优化;(3)卫生人员配置的人口公平性和地理公平性需要同时注重。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国外开展了多宗关于胶质瘤预后因素评估的临床研究,而此类研究在国内尚为数不多。本文旨在以中国人群为样本,分析影响胶质瘤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四病区外科手术治疗的109例原发性WHOⅢ胶质瘤患者的资料。生存分析中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比较;多因素分析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年龄、1p/19q、IDH1、MGMT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年龄、1p/19q为独立预后因素,而IDH1、MGMT则不能作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病理类型、年龄、1p/19q可作为评估幕上WHOⅢ胶质瘤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1p/19q共缺失可能是MGMT低表达作为评估患者预后因素的前提条件,而1p/19q共缺失则很可能是通过降低MGMT表达量而增加了患者化疗、放疗敏感性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真核细胞绿色荧光表达系统分析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反式调节蛋白HBVDNAPTP1的亚细胞定位,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方法 将HBVDNAPTP1基因片段插入pEGFP-C1载体中,分别转染HepG2细胞与CX3S7细胞,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融合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HBVDNAPTPl的结构特征.结果 经RT-PCR扩增获得HBVDNAPTP1基因片段,成功构建HBVDNAPTP1基因的绿色荧光表达载体,转染细胞后,48~72h内细胞质出现明显的绿色荧光信号.结构预测结果表明HBVDNAPTPl无卷曲螺旋区域,有6个疏水区;无特殊二级结构,有2个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4个N端豆蔻酰基化位点和3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不具有跨膜螺旋结构,无信号肽.结论 HSVDNAPTP1的亚细胞定位结果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相符,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乙型肝炎、肝细胞癌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是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恶性肿瘤。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是改善GBM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最大范围地安全切除是当前新诊断的GBM的手术原则。本文回顾过去20年GBM在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新诊断GBM与复发GBM在治疗策略方面的异同点,分析了老年GBM患者的治疗、假性进展、假性有效等临床难点问题,并对未来GBM治疗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