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基因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后对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形态、分裂增殖及代谢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bFGF基因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pHβ。AP 1中 ,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 pHβ bFGF ,转染兔关节软骨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 ,检测阳性细胞bFGF基因的表达水平。测定培养软骨细胞的DNA含量、糖醛酸含量、软骨细胞增殖情况及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 bFGF基因转染软骨细胞表型未见显著变化 ;bFGF基因转染组、载体对照组、空白对照组DNA含量分别为 ( 77.37± 6 .2 1)、( 40 .39± 4.33)、( 33 .77± 4.2 5 ) μg/瓶 (P <0 .0 1) ,糖醛酸含量分别为 ( 30 8.8± 10 .2 )、( 77.9± 8.7)、( 80 .2± 10 .5 ) μg/瓶 ( P <0 .0 1) ,软骨细胞G1期分别为 5 9.3± 2 .1、6 9.5± 4.0、73 .1± 3 .9(P <0 .0 5 )。结论 bFGF转染关节软骨细胞后 ,可显著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并缩短细胞周期 ,为软骨组织工程研究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免疫层析试验与镜检法、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疟疾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免疫层析试验 (ICT)诊断疟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以镜检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PCR)为对照 ,同时用ICT检测 89份门诊可疑疟疾感染患者的血标本。结果 ICT与镜检法和PCR比较 ,阳性检出符合率分别为 93 .4 %和 86.4 % ;敏感性分别为 90 .16%和 83 .3 3 % ;特异性分别为92 .86%和 91.3 0 %。当虫体密度 >10 0个 / μl时 ,ICT的敏感性为 10 0 % ,虫体密度 <10 0个 / μl时 ,敏感性为 72 .73 % ,虫体密度 <5 0个 / μl时 ,敏感性降低到 66.67%。 结论 ICT适用于疟疾检测的初筛 ,但尚不能完全替代镜检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筛选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pfLOH)抗体2A5的识别表位。方法以抗pfLDH的单抗2A5筛选噬菌体随机12肽库,挑取阳性克隆测定DNA序列,推导其氨基酸序列并进行同源性分析。通过ELISA、竞争抑制试验鉴定获得的噬菌体短肽与单抗2A5之间的结合特性。结果从噬菌体随机12肽库中筛选出21株可与2A5单抗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克隆,其中多数克隆呈现核心序列SQK(R)L,该序列与pfLDH的一级序列具有一定同源性。竞争抑制实验显示,带有核心序列的噬菌体克隆可与pfLDH竞争结合单抗2A5。结论 SQK(R)L是pfLDH单抗2A5特异识别的表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ARSN蛋白的模拟肽。方法以抗SARS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免疫筛选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并采用夹心ELISA、竞争抑制试验鉴定阳性克隆。结果经噬菌体富集后,从随机筛选的各46个克隆中得到N蛋白的2个不同表位,即由ELISA鉴定出单克隆抗体C00835个阳性克隆,确定氨基酸序列GXLXTPXXXXGT为SARSN蛋白的一个表位;单克隆抗体C03941个阳性克隆,确定氨基酸序列TTLPXXXXAXXX为SARS病毒N蛋白的另一个表位。结论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成功筛选得到SARSN蛋白的2个不同模拟表位,为用SARS表位去探索其病毒的结构及疫苗的研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RNA干涉技术及其在病毒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一种新近发现的抗凋亡蛋白Fortilin。方法用RT-PCR方法,从肺腺癌细胞中扩增出编码Fortilin蛋白的基因(GenBank中编码该蛋白的基因名为TPT1),克隆入pGEX-4T-1表达载体;重组质粒转入E.coliBL21(DE3),诱导表达Fortilin蛋白,并对表达产物进行免疫印迹鉴定。结果经双酶切及核酸序列分析鉴定,重组质粒pGEX-4T-1/TPT1成功构建,诱导后能高效表达可溶性Fortilin融合蛋白,SDS-PAGE及Western-blot验证该蛋白,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为45000,与预期理论值相符。结论Fortilin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融合蛋白形式进行表达,可提高其在宿主细胞中的稳定性和可溶性,且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获得了充足的活性蛋白,这为进一步了解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其抗凋亡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表达IgE高亲和力受体FeεR Ⅰα亚基,并用重组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RT-PCR的方法从过敏性疾病病人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调取FcεR Ⅰα蛋白基因,经T-A克隆、亚克隆至pET28a( )原核表达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STAR(DE3),IPTG诱导表达FeεR Ⅰα亚基蛋白,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并用其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FcεR Ⅰα亚基单克隆抗体,用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 成功调取了人IgE高亲和力受体FcεRⅠα亚基的基因,且测序正确;构建原核表达质粒FcεR Ⅰα-pET28a( );成功建立4株稳定分泌抗FcεR Ⅰα亚基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G101、C22、G113、G42.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实验证实,4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结合人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 Ⅰα亚基.结论 成功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制备了FcεR Ⅰα亚基蛋白,制备了4株效价高、特异性好的抗FcεR Ⅰα亚基单克隆抗体,为FeεR Ⅰα亚基及其抗体在过敏性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稳定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一步法筛选和克隆化杂交瘤细胞的方法.方法 常规细胞融合后,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重悬细胞沉淀,通过优化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甲基纤维素、血清及L-谷氨酰胺三种成分的浓度,建立稳定高效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方法 .并进行有限稀释法和甲基纤维素半同体培养基法筛选杂交瘤细胞的对照实验.阳性克隆扩大培养,ELISA检测后冻存,再次复苏后ELISA检测呈阳性为稳定杂交瘤细胞株.结果 甲基纤维素三种浓度中,甲基纤维素浓度1.0%和1.2%时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团个数约为甲基纤维素浓度1.25%时的2倍.而甲基纤维素浓度1.2%时细胞团固定效果较甲基纤维素浓度1.0%更好.通过对梯度稀释的SP 2/0细胞培养后,选择半固体培养基中使用的胎牛血清浓度(25%),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含4 mmol/L L-谷氨酰胺比含2 mmol/L L-谷氨酰胺得到多近一倍的杂交瘤.得到的5株阳性杂交瘤在扩大培养、冻存复苏后抗体分泌稳定,得到5株稳定阳性杂交瘤细胞株.有限稀释法和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法筛选杂交瘤细胞对照实验显示半同体培养基法可节省一半时间.结论 建立了稳定的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一步法筛选和克隆化杂交瘤细胞的方法 .该法缩短了克隆化的时间,节省了人力和材料,不需要添加饲养细胞和细胞因子,是一种稳定高效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表达IgECε3-Cε4区,鉴定重组蛋白与天然细胞表面受体FcεRⅠ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用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血清。方法用RT—PCR方法从过敏性疾病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调取IgECε3-Cε4cDNA片段,克隆至pET28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IgECε3-Cε4-pET28a(+),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诱导表达IgECε3-Cε4区蛋白,通过Ni-NTA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后,用免疫荧光方法鉴定重组蛋白与天然细胞表面受体FcεRⅠ之间的结合能力,并用UniCAP100全自动分析检测仪对重组抗原进行定量检测与鉴定:用表达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鼠血清,用Western—blot法对多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成功调取的人IgECε3-Cε4区基因与已报道的序列相一致;获得的IgECε3-Cε4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同预期的结果相一致;IgECε3-Cε4能特异性结合人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Ⅰ受体;通过UniCAP 100全自动分析检测仪能够检测到重组抗原并精确到国际单位;免疫鼠血清多抗能特异性结合天然人血清IgE。结论成功构建了IgECε3-Cε4-pET28a(+)表达载体,获得了能被人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Ⅰα亚基特异性识别的IgECε3-Cε4区蛋白.并用天然人血清IgE鉴定了多克隆抗体,为下一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HBc核壳是由240或180个HBc单体组成的对称性颗粒,免疫原性强,是机体CTL识别的主要靶抗原之一,且具有高表达率、高效装配的特点,作为颗粒样呈现载体能于颗粒表面呈现融合抗原肽,维持天然构象,并增强其免疫原性,在HIV、HBV、HCV、疟原虫等疫苗研究中得到广泛研究与应用,是具有巨大研究潜力和应用价值的疫苗载体,本就HBc核壳结构特点及其作为颗粒样免疫载体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