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 2 0 0 2年间我院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 89例 ,时间 5~ 196个月 ,平均 6 8 9个月。复发 5例 ,无死亡 ,未发现远处转移。因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而发现微小癌 38例 ,另 5 1例术前怀疑为癌 ,经活检发现微小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4 0例 ,最多发生在颈深上、中组和气管食管沟组淋巴结。腺叶多发结节转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单发结节。不同大小的原发肿瘤 (≤ 5mm ;>5mm)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其差异有显著性。是否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对局部复发率的影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术前触诊、B超检查、术中探查及冰冻组织切片对提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诊断非常重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切除范围 ,疗效是同样的。建议区分两类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一类良性进展 ,应以保守性手术为主 ;另一类侵袭性进展 ,有不良预后 ,应行积极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腮腺癌术后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在1985年1月至199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腮腺术后病例作5-13年的防访,并对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患者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5%,58.8%,男性生存率较女性低,腮腺癌高度恶性者的预后明显低于低度恶性者,I,II期患者预后明显高于III,IV期患者,淋巴结转移者预后明显差于夫淋巴结转移者,单纯手术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术后放疗组,结论,影响预后的因素与性别,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癌瘤部位,原发灶大小,癌瘤累及区域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法等有关,早期治疗,原发灶的彻底切除及术后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舌癌治疗后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我科1985年1月至1997年12月手术及综合治疗86例舌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6.7%、69.2%、57.9%;Ⅰ、Ⅱ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Ⅲ、Ⅳ期;高分化癌的预后明显高于中、低分化癌;淋巴结转移者预后明显差于未转移者;舌体癌预后明显高于舌根癌;单纯手术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综合治疗组,而其复发率明显高于综合治疗组。结论影响预后的因素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癌瘤部位、原发灶大小、癌瘤累及区域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治疗方法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放疗诱发癌是高剂量放射线治疗恶性肿瘤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在0.1%以下。我们收集了8例头颈部癌放疗后发生诱发瘤患者的资料,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医疗侵权使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提出,医疗纠纷明显递增。医患关系成为现阶段一个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这一日益突出的问题,给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实践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培养实习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我们结合近年在带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临床实践教学的改革有所启发。1临床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目前,医学专业的高等教育主要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层次,五年制医学本科将仍然是我国医学教育的主要学制,且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法规的实施,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均对临床实践教学带来严重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医疗法规的约束对临床实践教学带来的影响:《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法规颁布实施后,院方、实习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医疗纠纷明显递增,严重困扰日常医疗活动,高等医学院校、医院和带教医师的心理压力也日益加大,...  相似文献   
6.
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2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经治的28例良性对称性脂肪瘤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28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28例术后无一例出现手术并发症或死亡,功能和外形均恢复正常。随访2~15年,平均6年5个月,5例复发。结论:良性对称性脂肪瘤多见于中年男性,具有典型的颈部肿块弥漫性对称性分布和“驼峰背”样外形。病因可能与嗜酒有关;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以美容整形为主。故不宜过于强调手术彻底性,以免损伤颈部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7.
隐匿性甲状腺癌22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诊断方法。以减少误诊。方法 对误诊的22例隐匿性甲状腺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以颈部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17例,均误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或淋巴结炎;以甲状腺肿块为首发症状5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腺瘤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1例,对隐匿性甲状腺癌临床特点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 提高对隐匿性甲状腺癌的认识及术中常规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可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颈廊清术后乳糜瘘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廓清术是头颈部癌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手术方式。乳糜瘘是该术式术后对生命有潜在威胁的并发症 ,如处理不当可致伤口感染、坏死、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或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我科 1985年 5月至 1999年 12月共行颈廓清术5 80例 ,术后发生乳糜瘘 2 1例 (3.6 2 % ) ,现对其发生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分析讨论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 80例颈廓清术中左侧颈廓清术 2 70例 ,乳糜瘘 16例 (5 .93% ) ,右侧颈廓清术 310例 ,乳糜瘘 5例(1.6 1% )。 2 1例乳糜瘘患者中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15岁 ,最大 72岁 ,平均 45岁。临床表…  相似文献   
9.
颈动脉体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颈动脉体瘤的诊治经验,探讨颈动脉体瘤的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0例颈动脉体瘤患者,5例首诊时误诊为其他疾病。3例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9例行B超检查,1例行ECT检查,5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2例行脑血流图检查,仅3例手术前行颈动脉压迫试验。7例采用单纯瘤体切除,1例行瘤体与颈外动脉切除,1例行瘤体与部分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外动脉一同切除,未做颈动脉重建,1例瘤体切除同时行部分颈总动脉、分叉及颈内、外动脉切除,并行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结果本组术后无死亡、偏瘫和失明病例,1例出现患侧口角歪斜,2例出现霍纳综合征,2例出现声嘶、呛咳,2例出现吞咽困难,3例出现舌歪。9例获随访,时间1~12年,无复发病例。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颈动脉体瘤的认识,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免误诊 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肿瘤暴露和手术技巧、精心的术后护理是治愈该病、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不仅是由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来调控的,还依赖于肿瘤间质等构成的微环境。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是肿瘤间质中的主要细胞成分,对恶性肿瘤的形成、分化、免疫逃逸和侵袭转移起关键性作用。本文就近年来肿瘤相关纤维母细胞在肿瘤发生、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