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目前是中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与乳腺癌相关基因和治疗靶点的研究一直是业界热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存在相关性。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乳腺癌的治疗越来越趋于个体化,IGF2基因与乳腺癌的侵袭性、发生风险、进展速度、预后治疗是否存在着联系与相关性,笔者总结了IGF2基因在乳腺癌研究的重要成果,包括IGF2基因结构与功能、IGF2基因克隆与表达及IGF2基因与乳腺癌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直肠恶性肿瘤疾病临床实习中应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60名2018级于2021年8月1日-2021年9月30日在某院普外科实习的“5+3”一体化临床医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模式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法教学方法。采用出科考试和调查问卷评估教学效果。结果 直肠恶性肿瘤疾病临床思维与病例分析实验组成绩93.45±2.82分与对照组成绩85.25±2.56分,直肠疾病常规技能操作考核实验组成绩91.25±2.35分与对照组成绩83.26±3.57分,总平均成绩实验组92.55±2.61分与对照组84.45±3.0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利用整合课程模式满足教学需要的程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及掌握,整合课程模式是否能够促进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其他课程的学习方面应用整合课程模式理念等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模式在直肠恶性肿瘤疾病临床实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一种特殊的直肠手术后难治性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5例)和北京潞河医院普外科(1例)收治的共6例直肠手术后难治性盆腔脓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病人行肠造口手术,并经多次手术清除感染组织后治愈;1例经治疗后行造口还纳,盆腔感染复发,再次行造口及清创手术,未愈;1例暂时经直肠吻合口漏行盆腔感染清创换药,未愈。结论 此类直肠手术后难治性盆腔脓肿较既往常见类型存在病史时间长、合并症多、治疗方法复杂、迁延不易愈合、预后较差等特点。因此,直肠手术中,在盆腔没有活动出血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预防性止血纱布填塞或其他止血材料置入,可能为预防这种难治性盆腔脓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是一种异质性大、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乳腺恶性肿瘤,其主要特征是复发率高、患者生存期短、有特殊的转移途径。它易转移到脑及内脏器官。有效的全身系统治疗只有化疗。寻找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新的标志物,将成为今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5.
隐匿性乳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临床上以腋窝淋巴结肿块为首发症状,而乳房肿块难以通过触诊诊断的一种疾病。一直以来,隐匿性乳腺癌的病例较少,临床诊断困难。腋窝淋巴结穿刺后病理检查结合免疫组化及影像学检查,可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与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对低位直肠癌病人术后泌尿生殖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ELAPE或APE的92例低位直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ELAPE 60例(65.2%),APE 32例(34.8%)。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评估病人的泌尿生殖功能,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30(EORTC QLQ-C30)和结直肠癌病人专用生存质量问卷29(QLQ-CR29)评估生活质量。结果 ELAPE组和APE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分期、肿瘤分化情况、系膜切除质量、脉管浸润和神经侵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泌尿生殖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PE组相比,ELAPE组盆底重建率显著增高(76.7% vs. 0,P<0.001)。两组病人术后IIEF-5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1~17)分 vs. 17(11~20.5)分,P=0.422],ELAPE组术后IPSS评分显著低于APE组[3(2~5)分 vs. 2(1~4)分,P=0.039]。两组泌尿功能障碍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RTC QLQ-C30结果显示,ELAPE组病人术后躯体功能显著优于APE组[86.7(73.3~93.3)分 vs. 70.0(60.0~85.0)分,P=0.005]。结论 对于低位直肠癌,与腹腔镜APE相比,腹腔镜ELAPE术后病人泌尿功能较差,而对术后生殖功能和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十字缝合技术在肠造口还纳手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接受双腔造口还纳手术22例,采用十字缝合技术。距离造口边缘0.2 cm横行连续缝合皮肤,关闭造口;游离肠管,行肠吻合后,肠管还纳入腹腔,连续缝合腹直肌鞘;可吸收缝线环形缝合皮下脂肪组织,打结时保留1 cm孔隙;标记0、3、6、9点4个位点,将4个位点造口边缘皮肤提拉到造口中心,在提拉后的皮肤上标记提拉前皮肤边缘的所处位置,三角形切除标记点到造口边缘的皮肤,可吸收缝线缝合皮肤边缘4个点的皮下组织,收紧打结,中央保留0.5 cm小孔,放置引流条。2-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切口。结果平均术中失血量20 ml(10~40 ml),平均手术时间70分钟(60~90分钟),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5天(5~8天)。22例病人中,仅1例术后第2天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4.5%。切口愈合平均时间17天(14~22天)。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10~21个月),病人对切口美容效果平均满意度9分(6~10分)。结论十字缝合技术能够降低切口张力,缩短切口愈合和住院时间,术后美容效果满意,不增加手术时间和术后疼痛,可安全、有效用于肠造口还纳。  相似文献   
8.
余雄权  赵志  翟志伟  崔鹏 《中外医疗》2009,28(18):51-52
目的评价腹腔穿刺在腹部损伤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12例腹部损伤患者腹腔穿刺临床资料。结果670例患者手术治疗证明阳性率为94.1%。结论腹腔穿刺在腹部损伤患者诊治过程中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起.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90年代后.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代。腹腔镜技术可分为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手辅助腹腔镜技术.各种技术均有其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症以及优缺点,因此,各种技术都在不停地完善和发展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大小对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外科收治的345例结肠癌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肿瘤大小的临床最佳界值,分析肿瘤大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345例结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85.1%。根据ROC曲线分析,以肿瘤最大直径5cm作为肿瘤大小的最佳临界点。肿瘤直径大于或等于5cm者3年生存率为79.5%.小于5cm者为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水平(P=0.004)、肿瘤大小(P=0.020)、区域淋巴结转移(P=0.000)和脉管癌栓(P=0.002)是结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分层预后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是Ⅲ期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1).但对Ⅱ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并无明显影响(P=0.827)。结论以肿瘤最大直径5cm.为临界值.肿瘤大小是Ⅲ期结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但与Ⅱ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无关。肿瘤大小对结肠癌预后的影响需根据不同的TNM分期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