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及外科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 1 3年间收治的 1 2例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损伤原因 :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粘连而损伤十二指肠前壁 ;1例十二指肠被误认为胆总管而切开 ;5例在金属探条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损伤 ;1例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术后损伤 ;3例因结肠癌根治术致损伤。处理方法 :分别采用损伤修补、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和胃空肠造瘘术。术中及时发现 9例均治愈 ,术后发现 3例中 ,1例行非手术治疗而愈 ,2例分别经多次手术 ,其中 1例治愈 ,1例死亡。提示 :医源性十二指肠损伤的防范是主要的 ,而早期发现及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5例,分别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分析手术前后血清IL-6、CRP、CD3+、CD4+/CD8+的水平.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淋巴结清扫的数目与开腹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恢复期间腹腔镜组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止痛药物使用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术后1 d两组IL-6、ClIP升高,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12 d两组IL-6、CRP下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 d两组CD3+、CD4+/CD8+下降,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 d、12 d两组CD3+、CD4+/CD8+回升,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损伤小,患者恢复快,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粟美栖  周波 《现代保健》2011,(23):153-15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3例,全部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3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9例,全胃根治术11例,手术中未出现中转开腹.结果 本组63例胃癌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胃癌根治术,清扫D1淋巴结18例,D2淋巴结45例.手术时间为145~412 min,平均(2682±107) min.本组病例腹腔镜下手术出血量为12~63 ml,平均(341±14) ml.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未出现患者脏器损伤现象,清扫淋巴结3~22枚,平均(114±17)枚.经术后2~4个月的随访,本组未出现术后死亡病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 d,平均(38±11) d.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以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而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及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的胃癌患者63例,全部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其中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33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19例,全胃根治术11例,手术中未出现中转开腹.结果 本组63例胃癌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胃癌根治术,清扫D1淋巴结18例,D2淋巴结45例.手术时间为145~412 min,平均(2682±107) min.本组病例腹腔镜下手术出血量为12~63 ml,平均(341±14) ml.在手术操作过程中,未出现患者脏器损伤现象,清扫淋巴结3~22枚,平均(114±17)枚.经术后2~4个月的随访,本组未出现术后死亡病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 d,平均(38±11) d.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可以提升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而且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及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管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400例腹腔镜胆管术后8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治愈,1例胆囊管钛夹脱落经开腹手术重新结扎胆囊管治愈,1例肝总管损伤致胆漏者经腹腔镜置引流管后胆漏停止,3个月后因肝总管狭窄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全部病例随访1~5年,无胆管并发症发生。结论:肝外胆管或迷走胆管损伤、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或夹闭不全、T管滑脱或T管窦道未形成是腹腔镜胆管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充分引流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辅助下对25例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及腹腔引流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愈后佳。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较常规手术损伤小,并发症最少,康复快,符合微创手术原则,直观操作简单,易于在基层单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脾脏肿瘤临床少见。我院1982年6月~2002年12月共收治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脾肿瘤患者34例。现就其外科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及病理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300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单因素分析显示,根据癌变部位、肿瘤长度分组的患者之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症状持续时间、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病理分型、浸润程度、治疗方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分组的患者之间生存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CEA水平、浸润程度、治疗方式是影响患者治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术前CEA水平、浸润程度、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直肠癌根治术(Parks术)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5例,采用腹腔镜下Parks直肠癌根治术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直肠癌的患者63例,采用腹腔镜下经肛结肠拖出直肠癌根治术(Bacon's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排便功能、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FACT)。结果研究组术后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27.6%和76.9%;对照组患者术后排便功能优良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和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4.6%和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FACT评分[(174.87±25.3)分]优于对照组[(101.82±23.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Parks直肠癌根治术为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保留肛门功能手术的一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