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增加和乳腺癌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患者对治疗要求的提高,要求再造乳房的患者日渐增多[1].乳房缺失不但破坏了女性的形体特征和曲线美,而且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2].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形体缺陷感,同时伴有全身不适症状和对癌症的恐惧感[3].乳房再造术可恢复女性完整的形体美,同时亦缓解因丧失乳房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障碍,有助于患者恢复其自信及社会参与意识[4].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乳腺癌患者行自体乳房重建与植入物乳房重建术后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乳房重建手术的患者,其中行自体乳房重建111例,行植入物乳房重建108例。应用中文版Breast-Q 2.0量表、乳腺癌特异性量表QLQ-BR23、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两组患者术后18个月的PRO。结果 自体重建组中Ⅲ期乳腺癌高于植入物重建组(64.9%vs. 44.4%,P<0.001),自体重建组在术前行新辅助治疗、术后放疗方面高于植入物重建(P<0.001),自体重建组术后行化疗、内分泌治疗低于植入物重建组(P<0.05)。基于BreastQ 2.0量表的研究显示自体重建组对乳房满意度高于植入物重建组(59.28±17.20 vs. 54.94±14.48,P<0.05)。基于QLQ-BR23量表的研究显示在上肢症状领域自体重建组高于植入物重建组(20.02±20.80 vs. 12.65±16.18,P<0....  相似文献   
3.
【】 目的 探索同伴互助式教育在护士教育培训中的实践方法。方法 在乳腺病区护士中开展同伴互助式教育,分别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质性访谈了解此实践方法的应用和效果。结果 结果显示,护士准备课程的时间有所增加(P<0.05),护士对同伴互助的形式表示接受和肯定,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有所提高。结论 通过同伴互助式教育的开展,护士的团队协作能力与主动性学习的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主动学习时间增加,学习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乳腺癌重建患者决策辅助工具,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渥太华决策支持理论框架指导下,通过文献分析法形成国内首个乳腺癌重建患者决策辅助草案,通过专家会议法,初步修订决策辅助内容,再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利益相关人员,形成决策辅助工具最终版。根据纳入标准,选取2019年5—8月接受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手术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9—12月接受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手术的54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决策辅助工具。两组患者在术前分别使用决策冲突量表,Breast-Q术前模块和期望模块进行基线调查,并在术后一个月进行决策冲突量表和决策后悔量表调查,在术后的3个月进行决策冲突量表、决策后悔量表和Breast-Q术后模块调查。结果 对照组和干预组中94.5%的乳腺癌患者希望得到更多的乳房重建信息,80.8%的患者希望能够一定程度地参与到乳房重建决策中。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决策冲突的比较中存在显著的时间效应、分组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决策后悔得分在术后1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后3个月时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的决策后悔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reast-Q术后医护人员满意度模块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对外科医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决策辅助工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可行性,乳腺癌患者对重建期望值较高,同时也希望能够参与到重建决策中;决策辅助工具的临床应用能够减少患者的重建决策冲突和远期决策遗憾,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BRCA1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的身心需求,探讨她们的心理体验。 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13名,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 结果 BRCA12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①为罹患乳腺癌找到理由;②负性情绪;③行为改变;④信息缺失和对专业知识的渴求。 结论 了解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的心理体验可以协助医护人员在基因遗传方面并提供完整和持续的信息和建议,舒缓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腹部游离皮瓣是目前应用最多的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方法[1].腹部游离皮瓣血供佳,皮瓣组织量大,可以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我科于2012年9月29日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1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女,34岁,体检时发现右乳肿块,大约8mm×9mm,无疼痛主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2017年Pusic等修订的乳腺癌病人报告结局量表Breast-Q 2.0版本为蓝本,编译中文版Breast-Q问卷,并对其进行信效度验证。方法 以Breast-Q 5个模块的中文版量表作为调查问卷,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273例乳腺手术病人乳房重建术前及术后、保乳治疗术前及术后和期望量表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数据分析,验证其信效度、满意度及对于生活质量信息的评估价值。 结果 5个模块的中文版问卷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2~0.980,各模块中单一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1~0.978;各条目与各维度整体之间的相关系数表明,条目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及区别效度。通过对比术前、术后病人的问卷样本,提示保乳及重建手术对病人的心理健康、乳房满意度等都有潜在的改善作用;而在不同的重建类型中,接受自体重建的病人相比于假体重建的病人有更高的信息满意度。结论 中文版Breast-Q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国内乳腺癌相关研究中评估病人报告结局的参考工具。  相似文献   
8.
<正>护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专科实践能力的护理人才。同伴互助(peer-coaching)是指2名或多名护士一起共同思考当前的临床实践,改进与建立新的技能,相互教导共享经验,共同参与临床实践研究,并在科室中共同解决实际问题[1]。近年来,随着开展同伴互助活动提高专业发展的原理逐步得到现代科学的诠释,其效果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验证,认为同伴互助式教育能够为护士创造主动学习的氛围,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年轻乳腺癌患者性生活的情况和改变,探讨她们对性生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 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年轻乳腺癌患者22名,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 结果 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性生活和情感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①年轻患者性生活无太大改变,但缺乏交流;②性生活时,双方均存在较多顾虑;③罹癌是双方情感的转折点;④对专业讯息的渴求。 结论 了解年轻乳腺癌患者性生活和情感体验可以协助肿瘤专科领域的护士通过有效的沟通,评估,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淋巴水肿分期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128例接受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81岁(平均49.0±6.8岁)。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及36个月时随访,采用诺曼问卷和臂围测量,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评估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情况及淋巴水肿治疗情况。采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腺癌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和36个月的上肢淋巴水肿比例分别为9.4%(12/128)、25.0%(32/128)、23.4%(30/128)、23.4%(30/128),诺曼问卷得出的结果为12.5%、26.6%、25.0%、25.0%。128例患者中,最终30例诊断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其中,Ⅰ、Ⅱ、Ⅲ期淋巴水肿的发生比例分别为15.6%、6.3%和1.6%。体重指数(BMI)、放疗、淋巴结阳性数目及手术方式在淋巴水肿及对照组中存在差异。乳腺癌术后的CDT治疗及淋巴外科手术均对淋巴水肿有积极的治疗效果。结论 乳腺癌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