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后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骨代谢指标及骨微结构的改变情况。方法:将24只9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蓝光1组和蓝光2组,每组6只。蓝光组和模型组每天用100 mg/kg的维甲酸连续灌胃14 d,正常组用同体积的蒸馏水灌胃14 d,14 d后各组均恢复正常饮食、饮水。正常组和模型组全程采用日光灯光照模式照射,蓝光1组和2组在维甲酸造模完成后分别采用蓝色光照模式(460 nm)照射14 d和21 d。非蓝光照射时日光灯照射补齐至总照射天数(35 d)。所有大鼠均于35 d后取眼眶血,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β-胶联降解物(β-bonded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amino terminal peptide of procollagen type 1,P1NP)水平。采用CO2麻醉处死大鼠后取股骨,用microCT测定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分离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钙、磷、ALP、β-CTX和P1NP水平以及骨密度、骨微结构显著改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蓝光1组的体质量、血钙水平、血磷水平、ALP、β-CTX,P1NP、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骨小梁分离度发生显著变化(P<0.05),但两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蓝光2组大鼠的体质量、骨密度、骨微结构及骨代谢等各项指标均改变(P<0.05)。蓝光1组和蓝光2组间β-CTX、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分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光可在大鼠骨质疏松早期抑制成骨和影响钙磷代谢,促进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的进程,提示骨质疏松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减少蓝光暴露。  相似文献   
2.
洪洋  钱光  姜海莹  董有海  程根祥  杨群  童文卿 《上海医学》2007,30(3):179-181,F0002
目的探讨可塑性微型角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掌指骨髁间、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我科收治的136例(187个部位)掌指骨髁间、髁上骨折患者分成可塑性微型角钢板内固定组(A组)、异型AO钛钢板组(B组)和克氏针交叉联合固定治疗组(C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关节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B组术后关节恢复显著优于C组(P值均〈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愈合不良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73,P〉0.05)。A、B组术后感染、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组(x^2=6.91、14.45,P值均〈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间关节僵硬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45,P〈0.05).结论可塑件微型角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的掌指骨髁间、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纳米组织工程骨植入兔桡骨骨缺损区,通过对骨缺损区修复后骨组织骨密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揭示其对成骨的影响。方法:制作兔骨缺损动物模型并于缺损区应用纳米组织工程骨。实验兔分为4组:A组为空白对照,B组为单纯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胶原复合材料(NHAC),C组为成骨细胞 NHAC,D组为成骨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NHAC。12周后取骨缺损区标本,通过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测定,观察成骨情况。结果:D组骨缺损区修复后骨组织骨密度和生物力学测定结果显示新生骨质量较高,骨愈合情况要优于其他组。结论:纳米组织工程骨应用于骨缺损修复可促进骨生成,且成骨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NHAC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中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21例锁骨中远端骨折患者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本组221例骨折均愈合,优良率96.8%。结论:用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复位好,固定稳,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是治疗成人锁骨中远端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蓝光干预维甲酸致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的骨代谢指标及骨微结构的改变,为蓝光对实际生活中的骨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9月龄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只,观察组和模型对照组用维甲酸100mg/kg/d的剂量连续灌胃14d的造模,正常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蒸馏水14d,14d后各组均恢复正常采食饮水。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全程采用昼夜12h:12h的日光灯光照模式,观察组在14d造模完成后采用12h:12h的460nm的蓝色光照模式继续照射21d。分别于造模14d、蓝光干预14d、蓝光干预21d后眼眶取血测定血清钙、磷、ALP、β-CTX和P1NP水平,21d后CO2麻醉处死后取股骨用microCT测定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分离度。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大鼠体重430.83±3.87g,血钙3.97±0.10 mmol/L、血磷3.80±0.17 mmol/L、血清ALP 85.88±2.13U/L、β-CTX 255.90±6.76 ng/mL、P1NP 222.02±8.65 ng/mL、骨密度0.433±0.013 g/cm3、骨小梁数量3.300±0.130 1/mm,骨小梁厚度0.157±0.004mm、骨小梁分离度0.215±0.041 mm,模型对照组的大鼠体重379.58g±7.80g,血钙3.42±0.12 mmol/L、血磷4.14±0.14mmol/L、ALP 150.27±24.90 U/L、β-CTX 382.69±17.76 ng/mL,P1NP 374.63±25.91 ng/mL、骨密度0.331±0.006 g/cm3、骨小梁数量2.580±0.1001/mm,骨小梁厚度0.137±0.005mm、骨小梁分离度0.327±0.002 mm,观察组的大鼠体重361.55±11.17g,血钙2.96±0.15 mmol/L、血磷4.44±0.11 mmol/L, ALP 116.39±1.91 U/L、β-CTX 332.89±22.60 ng/mL,P1NP 325.74±7.09 ng/mL、骨密度0.315±0.001 g/cm3、骨小梁数量2.080±0.009 1/mm,骨小梁厚度0.129±0.002 mm、骨小梁分离度0.430±0.028 mm。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各项指标均差异极显著(p<0.01),显示造模成功。和模型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大鼠的体重、骨密度、骨微结构及骨代谢等各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蓝光能降低骨质疏松大鼠的体重、血钙、ALP、β-CTX和P1NP、骨密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增加血清磷和骨小梁分离度。结论:460nm蓝光光照可能通过早期抑制成骨和影响钙磷代谢促进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大鼠模型的发展进程,提示骨质疏松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需要减少蓝光环境的接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的成骨细胞和肾血管内皮细胞直接共同培养的细胞相容性,并探索两者共同培养的合适比例.方法 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按1:0、3:1、2:1、1:1、0:1比例分为5组直接共同培养,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并计数细胞比较增殖能力,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研究共同培养后成骨细胞成骨能力的改变.结果 共同培养后细胞增殖及成骨细胞ALP染色阳性率高于单一细胞培养,成骨细胞与内皮细胞按2:1比例培养优于按3:1和1:1比例培养,增殖最快,ALP阳性率最高.结论 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体外直接共同培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ALP的分泌,提高其成骨能力.两者按2:1混合是较佳比例.  相似文献   
7.
Fastin骨锚在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周围韧带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Fastin骨锚治疗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周围韧带撕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周围韧带撕脱患者采用Fastin骨锚进行修复重建.对踝关节疼痛、主动活动范围、关节稳定性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随访和分析.结果 术后11例踝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3例功能部分受限、偶有疼痛,1例关节例僵硬、疼痛严重行关节融合术.结论 Fastin骨锚用于修复与重建踝关节和距下关节周围韧带.操作简便、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尺骨鹰嘴解剖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尺骨鹰嘴解剖板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尺骨鹰嘴骨折采用尺骨鹰嘴解剖板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并对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皆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1个月),根据Martin Weseley评分标准:优16例,良4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90.9%。结论:尺骨鹰嘴解剖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解剖型多轴锁定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9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解剖型多轴锁定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35例,男28例,女7例;年龄23 ~ 64岁,中位数36岁;左侧16例,右侧19例;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合并颅脑损伤2例、肋骨骨折2例、肩胛骨骨折1例.术后观察骨折愈合、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5~70 min,中位数45 min;取髂骨植骨2例;切口均甲级愈合.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15个月,中位数11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 24周,中位数16周.采用Neer肩关节评分法对患侧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优29例、良6例.无感染、内固定物断裂、骨折再移位及神经、血管、胸膜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解剖型多轴锁定钢板螺钉系统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反Judet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及体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2012年11月,采用反Judet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及体部骨折44例。男34例,女10例;年龄20~53岁,平均31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0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压伤4例。根据Miller等骨折分型标准,ⅡA型6例,ⅡB型14例,ⅡC型4例,Ⅳ型2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20 d,平均11 d。手术前后通过肩胛骨正位X线片测量盂极角和肩胛盂侧倾角,术后参照Rowe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患肩功能。结果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200 mL。2例术后5 d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抗感染及换药后于3周内好转,未影响功能锻炼;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4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8.3个月。无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骨折再移位、骨不连及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患者盂极角和肩胛盂侧倾角分别为(36.24±5.89)°和(9.27±2.12)°,均较术前的(17.08±3.28)°和(23.52±4.35)°显著改善(t=18.792,P=0.001;t=19.503,P=0.001)。术后1年参照Rowe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获优32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90.9%。结论反Judet切口入路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及体部骨折,对肩袖肌群损伤小,三间隙显露肩胛骨二柱结构,手术操作简便,骨折可获满意复位和坚强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