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胸外伤致ARDS 24例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有报道达50%~76%[1].1989年1月至2004年10月,本院共收治胸外科伤并发ARDS24例,死亡4例,死亡率17%.笔者就ARDS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呼吸机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贲门癌切除术后,因消化道重建,短期内患者无法正常进食,且因肿瘤对消化道及机体的影响,多数患者术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手术创伤和应激使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又加剧了营养不良,故对此类患者营养支持十分必要.本文就我院2002年3月~2004年10月共66例贲门癌切除术后患者,早期给予两种营养支持方法的效果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骨桥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骨桥蛋白(OP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例肺炎性假瘤中OPN的表达情况,分析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的阳性率为59.0%(46/78),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10.0%)(P<0.01),其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骨桥蛋白为过表达,且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OPN可能促进了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4.
胸腔镜下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肋骨骨折是胸部创伤最常见的形式,其中第4~9肋是骨折的好发部位,多发肋骨骨折常伴有连枷胸、血气胸、创伤性湿肺及严重疼痛,造成呼吸运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相结合,评价该技术在风湿性心瓣膜病手术方式选择中的价值。方法:57例风心病术前应用经胸超声(TTE)和经食管超声两种方法进行检查,重点探查左房血栓、左房云雾影、瓣膜返流和瓣膜病变等方面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TEE检查:拟行二尖瓣置换30例;球囊扩张15例;主动脉瓣病变5例,3例瓣膜置换、2例未确定,拟6例双瓣置换。TEE检查后:原30例拟行二尖瓣置换中改二尖瓣修复术3例,改双瓣置换3例;原15例拟行球囊扩张者,新发现左心耳血栓8例,改二尖瓣置换5例;原3例主动脉瓣置换及2例主动脉瓣病变未确定者均行主动脉瓣置换;原6例双瓣置换,1例改主动脉瓣置换加二尖瓣修复术;均与手术相符。结论:TEE在风湿性心瓣膜病手术方式选择中有决定性作用,在左房血栓、左房云雾影的检出及二尖瓣返流的定量和主动脉瓣病变的判断中TEE较TTE优越,诊断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内支架在食管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6例食管瘘患者,其中食管气管瘘12例;食管纵隔瘘4例,积极围术期准备并采用X线透视定位,经口插管技术,将支架准确送入食管瘘处,支架自动膨开,重新建立食管通道。结果置入食管内支架后,吞咽困难程度均改善为Ⅱ级或Ⅱ级以上,食管瘘均得到封堵,无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结论在食管瘘患者中,正确地应用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对临床欲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及房颤复律的256例风心病患者TTE检查后行TEE检查,对左房血栓(LAT)、左心耳血栓(LAAT)的检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TTE:检出血栓者17例,检出率6.64%,血栓位于左房腔内12例,单纯位于左心耳部2例,左房与左心耳部并存3例,有自发云雾状回声者2例。TEE:新增检出血栓者32例,检出率12.5%,血栓位于左房腔内3例,单纯位于左心耳部28例,左房与左心耳部并存1例,有自发云雾状回声者13例。结论TEE对左心耳部血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TE,特别是新鲜血栓及左房云雾状回声优于TTE。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非小细胞肺癌和20例肺炎性假瘤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骨桥蛋白(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MVD、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OPN、VEGF、MV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关系.结果 7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OPN的阳性率为59.0(46/78),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10.0%)(P<0.01),其表达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9.2%(54/78),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P<0.0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MVD的值为46.12±10.57,明显高于肺炎性假瘤中的值(13.70±5.44)(P<0.01),且MVD值的高低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骨桥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VEGF、MVD密切相关.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骨桥蛋白为过表达,且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同时,OPN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手术后肺感染因素及治疗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01年5月[2012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06例,观察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析感染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 本组106例肺癌患者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9例,发生率为17.9%,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7例占36.8%;革兰阴性菌感染12例占63.2%;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受到患者年龄、肺癌分期、住 院时间的影响(P<0.05);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治愈1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4.7%.结论 临床医师了解肺癌患者手术后肺感染因素并能够积极采取正确合理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感染,获得较佳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及心包腔分别注入不同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并心包积液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16例恶性胸腔并心包积液患者采用多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及心包腔置管引流及抽吸后,将博莱霉素注入胸腔,顺铂注入心包腔行腔内化疗.结果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经上述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81.25%和87.50%,毒副反应轻微.结论对恶性肿瘤晚期并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患者,采用博莱霉素及顺铂分别注入胸腔及心包腔行局部化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