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对大鼠供肝冷缺血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已酮可可碱预处理供者及肝脏对供肝冷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 4组 :对照组、供者预处理组 (实验 1组 )、供肝预处理组 (实验 2组 )、供者及供肝联合预处理组 (实验 3组 ) ,预处理使用己酮可可碱。各组动物均在供肝冷保存 6h后行原位肝移植 ,门静脉血流恢复后第 30min、3h及 2 4h取门静脉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的水平。结果 门静脉复流后 30min、3h时血清TNF α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 ;30min及 3h时血清GST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 ;30min及 3h时血清ALT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 ;2 4h时前述各指标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2组 (P <0 .0 5) ;30min时血清AST水平 ,各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实验 3组显著低于实验 1组及实验 2组 (P <0 .0 5)。结论 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对供肝的冷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是一组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也了解不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成熟嗜酸粒细胞增多为主伴有多脏器损害的综合征,有关文献报道较少见。本文对1例IHES伴多脏器损害病例进行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以增进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介导虫荧光素酶基因在不同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 质粒pDR2luc在大肠杆菌DH5a中扩增后用碱裂解法提取,并经Sepharose 2B凝胶过滤柱层析,通过凝胶电泳及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纯度、定量,以Lipofectin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SMMC7721、人肾癌细胞株GRC及非洲绿猴肾细胞COS7,然后以液体闪烁计数仪单光子计数法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荧光素酶活性在4种细胞株中均有表达,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in可用于多种真核细胞基因转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与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关系及观察己酮可可碱(PTX)预处理的防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受体组与供体组。两两随机配对后再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实验组(即预处理组,E组)。E组供体大鼠预处理,开腹前1h腹腔注射PTX50mg/kg,对照组供体不进行预处理。供肝均保存6h后行原位肝移植。结果 (1)门静脉复流后30min及3h时血清中TNF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P<0.05);(2)30min及3h谷胱甘肽-S转换酶(GST-S)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P<0.05)。(3)30min及3h血清中ALT,AST水平E组显著低于C组(P<0.050。结论 TNF居大鼠供肝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己酮可可碱预处理可以减轻冷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体外HGF诱导大鼠和人骨髓干细胞向肝细胞转分化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分为单纯IMDM/F12培养基对照组(C1组)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组(H1组,加HGF 20 μg/L).人骨髓单个核细胞分为单纯IMDM/F12培养基对照组(C2组)和肝细胞生长因子组(H2组,加HGF 20 μg/L).分别留取培养10,20 d的细胞,用AFP和白蛋白作为细胞标志,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HGF对骨髓细胞转化的诱导作用.结果: 人和大鼠骨髓细胞培养后10,20 d的H1和H2组,AFP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染色阳性;用单纯IMDM/F12培养基培养(C1和C2)10~20 d后,AFP表达阴性.人和大鼠新鲜骨髓细胞白蛋白免疫组化可见少量阳性染色细胞,H1和H2组培养后10,20 d,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可见白蛋白表达增强.结论: HGF可诱导体外培养的人和大鼠骨髓细胞表达AFP 和白蛋白.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然而全球化背景下公共卫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却凸显出来,成为新的安全威胁.这无疑对公共卫生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还存在能力和结构方面的短板,因此导致社会岗位胜任力不足.而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符合时代快速发展的要求,在教学方法上相比...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二袖套法大鼠原位肝移植术中的处理方法。方法:术中尾静脉建立输液通路,采用自制拉钩牵开腹壁,暴露手术野,单人手术放大镜下操作,二袖套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结果:32只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成功率为 100%,平均无肝期为(22. 48 ± 2.03)min,受体总手术时间为(45. 00 ± 3. 21)min,l周生存率84. 38%。结论:术中建立输液通路,良好的手术野暴露有助于缩短受体无肝期及总手术时间和提高受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32例肝豆状核变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提高对此病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1994年-2004年本院收治的3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该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4.8年,临床表现以肝损害为主13例,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11例,二者兼有8例,角膜K-F环阳性28例,血铜蓝蛋白降低30例,头颅CT阳性发现11例。结论 该病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长,临床表现可以肝损害为主或以神经系统损害为主或二者兼有,血铜蓝蛋白测定、K—F环检查和头颅CT检查对诊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效果。方法 用腹主动脉前脾肾静脉端侧吻合术,(改良式脾肾静脉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52例。分别观察以前后门静脉压力变化及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再出血、肝衰竭的发生率及吻合口的通畅情况。结果 分流后门静脉压力平均平下降11cmH2O,28例(53.84%0患者食 底静脉曲张减轻,4例(7.69%)患者发生再出血,6例(11.54%)发生肝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