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老年性外翻越来越多见。老年性外翻一般畸形严重,很难依靠单一截骨术矫正足部的全部畸形。目的:观察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患者138例(253足),男31例(45足),女107例(208足);年龄65~92岁,平均(77.8±2.3)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7 d、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AOFAS的Maryland第1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进行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定。术前、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拍摄足负重位X线片,测量和记录HVA角、IMA角、DMAA角变化情况,并进行影像学评定。结果:138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6±0.5)年。无一例出现截骨处迟延愈合和不愈合,无跖骨头坏死。所有患者术后7 d、术后6周、末次随访时足部疼痛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末次随访时更显著(P<0.01)。AOFAS的Maryland第1跖趾关节百分评分法功能评定,总优良率为96.8%。HVA角、IMA角、DMAA角均较术前改善明显(P<0.05)。末次随访时发现各角度均较术后6周有一定程度的丢失,但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亦无临床症状。结论:运用第1跖骨远端Chevron截骨术结合趾骨Akin截骨术治疗老年性外翻的临床疗效明显。手术在单一切口下即可完成,操作相对简单,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超声电导透射通络止痛中药外治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超声电导透射中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探索中药治疗该病新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1例,随机分为超声电导药物组(A组)31例,药物热敷组(B组)30例。在保证治疗形式相同的前提下,A组应用超声电导透射通络止痛中药,B组应用传统中药骨友灵擦剂热敷进行治疗,分别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的VAS疼痛评分和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A组治疗2周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B组在治疗4周后亦使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A组在治疗2周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B组在治疗4周后虽然膝关节功能评分有所降低,但不明显(P>0.05)。说明超声电导药物组(A组)比药物热敷组(B组)产生镇痛效果更早,膝关节功能也逐渐恢复。结论超声电导透射通络止痛中药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方面是一种高效的中药外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针刀疗法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针刀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及不同中医分型的差别,规范膝骨性关节炎的小针刀治疗。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对治疗前后的功能指标进行临床观察,按中医分型进行比较。结果小针刀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膝关节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各中医分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小针刀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测量分析跟痛症患者小针刀治疗前后足底应力学变化,评价针刀在治疗跟痛症中的疗效,为针刀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105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治疗1组、治疗2组、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70例完成针刀治疗,其中治疗1组35例切割跖腱膜1/2、治疗2组35例切割跖腱膜1/4,运用体外定位技术进行针刀切割跖腱膜松解术治疗;对照组35例进行封闭治疗。在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时,采用Footscan USB2平板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测定足前掌内侧缘(MFF)、足前掌外侧缘(LFF)、足弓(MF)、足跟内侧缘(MHEEL)、足跟外侧缘(LHEEL)各区压力峰值的变化。结果 2个治疗组MFF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LFF、MF、MHEEL、LHEEL压力峰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MFF、MF、MHEEL足底压力峰值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LFF、LHEEL部压力峰值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松解术可以有效改善跟痛症患者的足底应力变化,针刀治疗更有助于患者恢复足部正常的力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Lapidus手术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足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3月至2017年10月采用Lapidus手术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足拇外翻患者53例(87足),男12例(18足),女41例(69足);年龄65~92(76.3±4.8)岁。观察手术截骨固定时间,术前及术后2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足部疼痛缓解程度评分,并采用AOFAS评分进行功能评定,比较负重位X线片测量拇外翻角(HVA角),第1、2跖间角(IMA角),跖楔角(MCA角)变化情况。结果:53例(87足)获得随访,时间12~42(26.0±2.7)个月。所有患者第1跖楔关节于6~8个月达到骨性融合,平均4.7个月。术前VAS评分8.06±1.44,与术后26个月2.14±1.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AOFAS评分53.90±7.89,与术后26个月92.80±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HVA(38.60±2.72)°、IMA(21.90±1.91)°、MCA(20.90±2.20)°,与术后26个月的(17.80±1.94)°、(9.70±2.56)°、(11.70±0.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AOFAS评分,优74足,良11足,可2足。结论:Lapidus手术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老年足拇外翻临床疗效满意,缩短了术中截骨固定时间,保护了截骨端周围的软组织和将骨端融合在最为满意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颈痛患者功能位X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颈椎X线功能位表现,探索其在青少年颈痛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12~25岁的青少年学生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68例,予侧位、过伸过屈X线检查,观察角位移、椎体滑移和阶梯征及Ruth Jackson线交点改变状况.结果 68例颈痛患者功能位片中,51例表现颈椎失稳,均表现有阶梯征,其中两椎体后缘滑移不稳者11人,角位移不稳者35人.Ruth Jackson线前屈位交点改变者51人,后伸位交点改变者33人.结论 青少年颈痛主要表现为颈椎力学失衡.功能位X线片能够反映青少年颈痛早期病变情况,能够作为青少年颈痛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针刀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局部疼痛、肿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膝关节是骨性关节病好发部位之一。目前对膝骨性关节炎(膝OA)一致的认识是不详的一种或数种原因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一个过程,临床多以疼痛、肿胀为就医主诉,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小针刀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近年来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少年颈痛的病理机制,观察旋转托扳手法治疗青少年颈痛患者恢复情况和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9年2月门诊收治的9~25岁93例颈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采用根据孙树椿颈椎病治疗手法整理的旋转托扳手法,每周治疗3次,治疗周期为2周。嘱患者练习颈部屈伸旋转功能锻炼。结果: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颈椎病的疗效标准,治疗结果:治愈51(54.84%)、好转40(43.01%)、未愈2(2.15%)。X线复查椎体旋转9例、侧弯2例;齿状突偏歪2例;颈椎曲度变直、反张5例;前屈不稳4例、后伸不稳3例。结论:学龄青少年颈痛是一种颈部力学系统平衡失调的病理状态,病理变化是可逆的,与颈椎病退行性病变的性质有本质的不同。因此,应称之为青少年颈椎失稳综合征。通过中医旋转托扳手法治疗,配合颈部功能锻炼,对本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合并第1跖趾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采用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合并第1跖趾关节炎患者26例。手术前后于足负重位X线片上测量足拇外翻角(HVA)和第1、2跖骨间角(IMA),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足拇趾疼痛情况,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足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评价足拇趾功能。术后随访观察切口和截骨端愈合、足拇趾功能恢复、畸形矫正、并发症发生及足拇外翻复发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4.53±2.45)个月(12~18个月)。所有病例中有1足切口乙级愈合,其余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末次随访时截骨端均愈合,未出现内固定物失效、转移性跖痛及足拇外翻复发。末次随访时,平均AOFAS足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54.38±5.72)分增高至(82.74±1.68)分,平均HVA、IMA及足拇趾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合并第1跖趾关节炎畸形矫正效果好,可缓解足拇趾疼痛,足拇趾功能恢复良好,且足拇外翻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