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生物补片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10日至2019年9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应用生物补片(SIS)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术中进行一期修补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造口部位切口疝(SSIH)的发生率及术后疼痛、血清肿、补片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Onlay修补16例,Sublay修补6例。仅1例(4.5%)出现SSIH(Onlay修补),术后疼痛以轻-中度为主,1周内基本回复正常,无血清肿、补片感染病例。Onlay与Sublay修补在SSIH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生物补片在合并造口旁疝的肠造口还纳手术中加强筋膜缺损,在不明显增加手术并发症的情况下能显著降低SSIH的发生率,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5例巨大阴囊疝的病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行腹腔镜TAPP,中位手术时间为85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5 d。所有病人均在术中放置阴囊引流管,术后48 h内拔除。有2例病人出现血清肿,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12~29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病例。结论 巨大阴囊疝通过腹腔镜治疗是可行的,但要科学筛选适应证,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处理以及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及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腹腔镜下修补的138例符合标准的腹股沟疝病人。TAPP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A组,TEP治疗的68例患者为B组。比较二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TAPP组与TEP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9229.0±72.8)元和(8928.4±127.5)元(t=5.243,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7.015、1.742、1.161、0.091,P=0.057、0.084、0.248、0.927)。并发症方面,二组腹股沟区血清肿、尿潴留、术后疼痛、阴囊气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0.229、0.079、0.771、0.145,P=0.747、0.633、0.779、0.380、0.703)。2组术中均未出现重要血管、腹腔器官等意外损伤。术后随访2年,无1例复发和补片感染发生。结论 TAPP及TEP治疗腹股沟疝均能获得较满意的结果,TEP较TAPP能减少住院费用。初学者或普通外科医生应首选TAPP,TAPP能为TEP打下基础,TEP适合从事疝外科的专科医师。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70岁,因"双侧腔镜疝修补术后皮肤破溃流脓3年余"入院。患者3年前因双侧腹股沟疝在外院行双侧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tic,TAPP术)。术后2月出现左侧腹股沟区皮肤破溃流脓,1月后右侧腹股沟区皮肤出现同样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双侧腔镜疝修补术后补片感染"予以换药、抗炎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稍缓解出院,每日每侧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简化腹股沟区解剖在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80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为18~80(53.8±21.5)岁,左侧21例、右侧48例、双侧11例。患者均行腔镜经腹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单侧疝患者手术时间27.8~51.4(43.2±5.6)min、双侧疝患者手术时间55.6~103.3(73.8±10.4)min,术中出血量2~6(3.6±1.1)mL,住院时间2~5(3.1±1.8)d。术后有2例患者发生术后血清肿,2例患者出现术后第1天腹股沟区疼痛,予相应处理后可缓解。术后7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2018年9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平均9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 简化的腹股沟区解剖简单易懂,可以有效缩短TAPP手术的学习曲线,有利于手术的规范化,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巨大阴囊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TAPP)的5例巨大阴囊疝的病例临床资料,观察术前准备、术中情况、术后处理、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均行腹腔镜TAPP,中位手术时间为85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5 d。所有病人均在术中放置阴囊引流管,术后48 h内拔除。有2例病人出现血清肿,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12~29个月,无复发及慢性疼痛病例。结论 巨大阴囊疝通过腹腔镜治疗是可行的,但要科学筛选适应证,严格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处理以及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总结我科最近一例补片感染并窦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窦道形成原因及总结手术治疗技巧。术中采用美蓝染色标记窦道,窦道完全切除,术后放置引流7天,每日换药,术后11天愈合。采用美蓝染色标记、完整切除窦道、清除残余补片及线头、严格无菌操作及术后妥善安置引流是手术以及窦道愈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性,82岁,急性病程,于2019年7月24日晚因"腹痛腹胀2 d"至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就诊。患者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阵发性,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无胸闷胸痛,无身目黄染,无恶心、呕吐,无发烧,于外院行CT检查提示消化道穿孔,遂转至本院。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7.5℃,脉搏10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6/60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面容,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已出现感染性休克表现(脉搏111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89/62 mmHg)。急诊当晚行胸腹盆CT检查提示:膈下、腹腔多发游离气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Ras蛋白特异性的鸟苷酸释放因子1(RASGRF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低表达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外科手术获得结直肠癌组织及癌变病灶旁正常结肠组织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样本中RASGRF1表达水平。根据检查结果将受试者分成低表达组(阴性或+)和高表达组(++或+++)两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单因素分析后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结直肠癌组织中RASGRF1阳性表达率为59.7%(37/62),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的96.8%(60/62)(c2=25.046,P=0.000);结直肠癌组织RASGRF1低表达率为61.3%(38/62),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结肠组织的41.9%(26/62)(c2=4.650,P=0.031);2低表达组患者38例中女24例(63.2%),TNM分期为Ⅲ-Ⅳ期者28例(73.7%),远处转移者25例(65.8%),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24例患者中的11例(45.8%)、6例(25.0%)和4例(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性别(女)、TNM分期(Ⅲ-Ⅳ期)及远处转移是结直肠癌组织中RASGRF1低表达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RASGRF1表达水平较低,TNM分期、远处转移、性别均为RASGRF1低表达的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渐进性人工气腹(PPP)治疗复杂腹壁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9例术前行渐进性人工气腹治疗的复杂性腹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效果。患者行渐进性人工气腹准备2~3周,在扩大腹腔容量和改善腹壁顺应性后行腹壁缺损修补术。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人工气腹的准备,期间均未发生不能耐受气腹的情况和气腹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未出现疝内容物还纳后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和心肺功能紊乱。 结论术前施行渐进性人工气腹治疗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微创方法,为复杂性腹壁缺损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可供选择的围手术期准备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