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治方法和特点,方法:1991-2001年治疗脊髓海绵状血管瘤22例,均进行MRI检查,16例行全脊髓血管造影,全组均经后背正中直切口显微手术治疗,结果:22例均为单发,1例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术后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颈段8例,颈胸段6例,胸段4例,腰段2例,圆锥马尾部位2例。MR1显示团块状短T1长T2信号,中间由点条状长T1短T2信号分隔,形成桑葚状混杂信号团,周边绕以低信号团,尤以T2WI显著,随访3个月-2年,全组均未见复发,12例术后功能明显恢复。结论:MRI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前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全脊髓血管造影可以排除其它脊髓血管畸形,显微手术切除是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的优选治疗方法,术中精细的显微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3.
“骨盆矫正压揉法”是由世界著名手法大师、国际预防医学实践研究所所长西园寺正幸先生创立,其中融合了中国的少林整复术和日本的指压法以及其他国家的手法精华,是矫正法和压揉法的有机结合,其独特之处是把骨盆移位看作是诸多疾病的发病原因,并以骨盆为基座,以髋关节和脊柱为轴心,将移位的骨关节复正,消除肌肉和结缔组织的紧张和僵硬,扩大各个关节可动范围,充分调动人体自身自愈力(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83岁。1999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天发热(T 39.2℃)、咳嗽伴黄脓痰。X线胸片示:右下肺厚壁空洞伴液平,内有球形密度增高影,诊断右下肺脓肿伴霉菌球形成(见图1)。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史40余年,既往肺结核史、慢性胃炎史10余年,前列腺肥大史20余年,腹股沟疝修补史。查体:T 37.7℃,R 22次/分。唇甲无紫绀。两肺呼吸音粗伴哮鸣音,右中肺湿罗音。胸骨右缘第3、4肋间闻及气过水声,随呼吸而变化。血WBC 24.1×109/L,N 0.83;ESR 56 mm/h。入院后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炎,右下肺脓肿,给予头孢拉定(cefradine)、阿米卡星静脉滴注治疗,5天后热退。11月23日肺CT检查报告:右上肺小片炎症,胃、食管裂孔疝。11月25日行GI检查:胃底及贲门位于横膈下,胃体及胃窦位于横膈上,明确诊断为食管裂孔疝(见图2)。   讨论 食管裂孔疝分为先天性或后天性,但大多系后天形成。原因既有食管裂孔肌肉发育不全的先天因素,又有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后天因素,如肥胖、妊娠、慢性便秘和排尿困难等。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症状轻重不一,主要决定于疝入胸内的腹腔脏器容量、脏器功能障碍的程度和胸内压力增加对呼吸循环机能障碍的程度。诊断主要依靠X线检查。本病例误诊原因:(1)对食管裂孔疝临床表现认识不足,对病史及体检重视不够。本例消化道症状及体检中胸骨右缘旁第3、4肋间听到气过水声未引起重视。(2)该病的胸部X线表现多样,难以鉴别。由于膈疝疝入内容、数量的不同,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的胸片上阴影有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肝破裂的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方法治疗各种肝外伤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89例,非手术治疗20例(中转手术5例)。结果手术治疗94例(包括中转手术5例)中治愈85例;非手术治疗15例,中转手术5例,死亡9例。总治愈率91.7%,病死率8.3%。结论对I型肝外伤可采用非手术治疗;II ̄IV型肝钝性伤、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行非手术治疗;II ̄VI型肝损伤,并伴腹腔大出血或有其它脏器损伤者,一旦诊断应立即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我院近年收治的腹股沟疝中,有60岁以上的老人9例,采用改良halsted氏法进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对其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进行分析,并探讨治疗老年人腹股沟疝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治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及防治原则。方法对39例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手术所致33例(84.6%),胃大部分切除术3例(7.7%),肝脏手术所致3例(7.7%)。损伤部位在胆总管24例(61.5%),肝总管4例(10.1%),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7例(17.9%),左右肝管汇合部2例(5.1%),左右肝管各1例(共5.1%)。胆管完全性损伤19例(48.7%),部分性损伤20例(51.3%)。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处理。术中立即发现7例,采取直接修补或对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5例,直接置合适T管引流1例,胆总管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1例,效果满意。术后发现32例,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19例,肝总管与十二指肠吻合6例,胆总管置管引流4例,胆总管缺损用空肠瓣修补术1例,拆除胆总管前后壁缝线2例。全组死亡2例,生存37例,33例获随访,疗效优良率为90.9%,疗效差的4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至4年再次作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结论要警惕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及早诊断,及早修复胆道的连续性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危尿毒症患者应用每日短时透析的疗效。方法12例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或不能耐受HD的高危尿毒症患者改做每周6次,每次2 h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随访6周,比较每日透析治疗前后患者不良反应。血压、体重变化、血清白蛋白及SF-36生活质量评价的变化。结果与常规透析比较,血压下降趋于正常,透析中低血压反应明显减少,血清白蛋白的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明显升高。SF-36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结论高危尿毒症患者应用每日透析治疗耐受性良好,并能使血压平稳,透析充分,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炙甘草汤方出《伤寒论》,原方由甘草4两(炙)、生姜3两(切)、人参2两、桂枝3两(去皮)、生地黄1斤、阿胶2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30枚(擘)等九味药组成,煎药时加清酒;用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现就该方的应用,结合病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经肛门改良Soave术是近年来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一种较常用术式,主要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作者从2001年7月至2006年2月采用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成人巨结肠,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