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方法以颅骨钻孔流术为首选,也有报道采用微创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创伤微小等优点[1].2003年9月至2007年2月,本院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08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类型,在颅脑损伤中的发病率2%,既往一般采用钻孔外引流或硬膜下腔-腹腔分流术。采用钻孔引流术,硬膜下积液容易复发,有些导致拔管困难;硬膜下腔-腹腔分流则损伤大,并发症多,对老年病人效果差。本院从2004年开始采用颞肌瓣填塞,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动态折线图是以时间为横轴,以某观测指标为纵轴,所描绘出的用于观测该指标动态变化的呈折线型的图形。通过折线图的绘制,可以清晰、直观地反映出观测对象的动态变化,从而研究其变化规律。在医学领域中折线图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如患者每天的体温、血压记录、医疗工作调研、检验科的室内质控等等。但是在某些疾病特别是肝脏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将患者的各项检验结果绘制成折线图来表示治疗效果和指导治疗的临床报道却很少,今以慢性肝病患者为例探讨折线图在治疗观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7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自1990年至2000年10年间,共收治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S)病人7例,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7例病人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为20岁~70岁,平均42岁;其中5例为车祸,2例为高处坠伤。受伤时GCS评分4~5分3例,6~8分4例。有颅底骨折症状5例,广泛脑挫伤并有额叶底部挫伤4例,有颅内血肿4例。同时伴有以上情况的3例。2.临床症状:本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昏迷,时间由3小时至1周不等,伴有高热2例,伴视神经损伤1例。因出现恶心、呕吐、精神变化3例,意识由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针刀内收肌松解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3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1982年北京标准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定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5%,优于对照组(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与针灸治疗相比能明显改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症状,解除肌肉痉挛状态,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8%。在我国血友病中,A型血友病(hemophiliaA,HA)约占80%。出血可发生在任何部位,而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极少见。自2001年3月至2006年7月我们收治HA合并ICH11例,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东阳市人民医院改革传统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将精细化理念引入到医疗质量管理实践中,按照终末质量和过程质量并重的原则,构建了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体系和管理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通过优化指标体系,细化层级责任,优化监控手段,常化监督提醒,强化考核奖惩,使医疗品质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剃尽头发是神经外科术前准备的常规项目。目前的备皮工具包括:理发剃刀、老式安全刀架、理发推子和医护人员临时制备的简易剃刀(止血钳夹持安全刀片)。我们在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针刀配合跟骨减压的疗法治疗老年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确诊为跟痛症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应用小针刀局部松解同时联合跟骨减压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小针刀局部松解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后2个月VAS疼痛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3.2±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0.7)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3.0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14%和57.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针刀配合跟骨减压疗法治疗老年跟痛症,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高危病人早期识别对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安全管理的作用,笔者依托信息化构建高危病人预警系统,选择某医院对高危病人进行早期识别及干预,强化了过程监管,有利于提升医疗安全,总结了高危病人预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同类医院防范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