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目的 观测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形态及三维空间下的各相关径值,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492例伴C5/C6椎间孔狭窄,在上海长征医院于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正侧位X线、颈椎CT、颈椎磁共振等检查,数字骨科系统重建后观测椎间孔形态并测量最佳投射角度下的纵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横截面积、椎间隙高度等径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比较病例组与正常成人组C5/C6椎间孔之间、病例组病变椎间孔与对侧椎间孔以及病例组中男女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C5/C6椎间孔形态因骨赘增生等,以纺锤形、不规则形为主,病例组C5/C6椎间孔横径均值、纵径、横截面积、椎间隙平均高度分别为(5.81±1.40)mm、(10.45±1.70)mm、(50.02±15.46)mm2、(4.99±0.89)mm,均比正常成人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的形态发生改变,导致椎间孔的横径均值及横截面积值均明显减小;椎间孔的横径在诊断颈椎间孔狭窄方面敏感性及特异性高;术中减压时应更加注重椎间孔横径的有效扩大,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附着于椎体后缘的后纵韧带在多因素作用下发生异常增厚和骨化的现象,是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之一,可导致严重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1]。目前,OPLL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仍然有限。有文献[1]报道,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了OPLL的发生。目前已知有多个基因(COL6A1、COL6A6、TLR1、FGFRI、BMP2、Runx2等)与OPLL的发生、发展有关[2-4],涉及的相关信号通路,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TGF-β/BMP)、c AMP/PKA、MAPK、Wnt、JAK/STAT、Pi3k/Akt等[5-10]。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测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间孔形态及三维空间下的各相关径值,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9月至2019年7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492例伴C5/C6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均行颈椎正侧位X线片、颈椎CT、颈椎MRI等检查。选择来院体检的191名健康成人作为正常成人组。通过CT三维重建图像和X线片观测C5/C6椎间孔形态并测量最佳投射角度下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纵径、横截面积、椎间隙高度等径值,分析病例组与正常成人组之间、病例组观察侧(狭窄或严重狭窄一侧)椎间孔与对侧椎间孔之间及病例组男女患者之间各径值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C5/C6椎间孔形态因骨赘增生等,以纺锤形、不规则形为主。病例组观察侧椎间孔横径均值、纵径、横截面积、椎间隙平均高度分别为(5.81±1.40)mm、(10.45±1.70)mm、(50.02±15.46...  相似文献   
4.
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是脊柱外科常见病之一。附着于椎体后缘的后纵韧带在多因素作用下形成骨化物,骨化物持续生长造成脊髓和神经根受压,平时可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一旦遇到外伤,即使是轻微外力也可导致严重的四肢感觉、运动、反射及二便功能障碍,甚至瘫痪,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OPLL在东亚地区高发,发生率为0.4%~3.0%[1],而经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椎韧带骨化的分布特征、临床特征以及颈椎韧带骨化与颈椎活动度(ROM)的定量关系。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诊断为后纵韧带骨化(OPLL)的229例患者,其中单纯OPLL患者71例(OPLL组)、OPLL合并前纵韧带骨化(OALL)和/或项韧带骨化(ONL)患者158例(OPLL+组)。同时纳入64例无韧带骨化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CSM组)。基于CT评估韧带骨化分布特征。收集各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ROM的因素。结果 OPLL最常发生的节段为C5,OALL最常发生于C5/C6水平,ONL最常发生于C4/C5水平。不同韧带骨化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OPLL指数、最大椎管占位率、ROM和尿酸方面存在差异。OALL指数和OPLL指数均与ROM呈负相关(r=-0.308、-0.261,P<0.05)。OALL指数是ROM降低的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为-2.47,95%置信区间为-3.52~-1.42,P<0.05)。结论 OPLL、OALL和ONL主要发生在C5节段周围。OALL指数和OPLL指数与ROM呈负相关,OALL指数是ROM降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测华东地区健康成人颈椎椎间孔形态及三维空间下各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择华东地区来本院体检的191名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5名、女96名.对所有研究对象行颈椎CT检查并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颈椎各节段椎间孔形态,并测量最佳角度下的纵径、上前后径、下前后径、横径均值和横截面积等,比较各节段椎间孔之间及性别之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