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及吻合血管的足背皮瓣修复足跟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治疗36例足跟及足踝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病例,其中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皮肤缺损25例,皮瓣面积最大30 cm×14 cm,最小11 cm×7 cm,应用吻合血管的足背皮瓣修复足跟皮肤缺损11例,皮瓣面积最大14 cm×11 cm,最小9 cm×6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术后有1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远端少许皮肤坏死,经换药切痴后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病例均经3个月~3 a随访,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两点辨别觉4~7 cm.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及足背皮瓣皮肤质量较好,不臃肿,供皮面积较大,适合修复足跟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及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与经验。方法2007年3月—2014年3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合并肌腱和(或)骨外露的足部皮肤与软组织缺损108例,皮瓣面积:8.0 cm×15.0 cm~16.0 cm×27.0 cm。供区直接缝合27例,其余采用游离植皮修复。结果108例皮瓣移植104例全部成活,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2例经扩创换药后直接愈合,2例经再次植皮修复创面愈合。经3~18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弹性好,无因皮瓣导致的足部功能障碍。结论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成活率高,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主干血管,是恢复足部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锦生  战杰  石强  孙鹏  王思夏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103-1104,1106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皮瓣移位修复重度虎口挛缩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3例重度虎口挛缩的患者进行彻底松解后,应用前臂骨间背侧皮瓣移位进行修复虎口。结果:术后23例皮瓣中22例全部成活,1例术后表皮坏死。换药,脱痂后皮瓣色泽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良好,弹性佳,肤色和厚度与受区皮肤接近。虎口开大,优良率达100%。结论:前臂骨间背侧皮瓣是重度虎口挛缩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背侧皮瓣修复腕背、前臂及虎口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36例腕背、前臂及虎口皮肤缺损的患者,其中手背及虎口缺损21例,腕背缺损9例,前臂皮肤缺损6例。缺损面积为5.5 cm×7.5 cm~7.5cm×13.5 cm,均采用前臂骨间背侧皮瓣移位进行修复,血管变异应用骨间后动脉肌皮穿支或肌间隙筋膜皮肤穿支为蒂的游离皮瓣移植或骨间后动脉与受区动脉吻合修复皮肤缺损。结果术后34例皮瓣成活,2例术后2 d皮瓣远端出现肿胀、青紫、小水泡,及时对症处理,5~7 d皮瓣边缘形成结痂,脱痂后皮瓣色泽恢复正常。术后随访6个月~2 a,皮瓣质地良好,弹性佳,肤色及厚度与受区皮肤接近。结论前臂骨间背侧皮瓣是修复腕背、前臂及虎口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报道应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肢体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6例患者四肢皮肤缺损的病例,采用带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2.0cm×1.4cm~18.0cm×12.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5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满意。结论:这种皮瓣血运丰富,创伤小,操作简单,为修复四肢皮肤缺损提供了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自由活动组(模型组)、脑梗死康复训练组(康复组)和正常组,每组各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康复组于造模3天后开始分别给予康复训练,分别在大鼠造模前、康复训练后第14天、第21天和第28天时进行行为能力测试。结果造模前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造模后第14天和第21天测试正常组比模型组、康复组潜伏期长;造模后第28天康复组较模型组潜伏期延长,正常组较模型组潜伏期长(P〈0.05),正常组与康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促进脑梗死大鼠行为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指固有神经背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指固有神经背支的走行方向为轴线,设计并切取皮瓣,将皮瓣转移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而积1.2 cm×1.5 cm~2.0 cm×3.7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覆盖创面.结果 本组49例(63指)皮瓣均成活,其中4例(5指)皮瓣术后出现表皮下淤血或水泡,2例(2指)皮瓣远端边缘部分表浅坏死,经换药后愈合.45例(58指)皮瓣获得随访,随访3 ~ 18个月,皮瓣弹性、质地良好,外形饱满;4例(5指)皮瓣失访.皮瓣两点辨别觉为5 ~ 10 mm.结论 应用指固有神经背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可避免损伤主要神经血管,是一种简单、成活率高、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指离断再植的临床方法及再植成功的影响因素,以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5月—2013年8月收治的13例41指多指离断伤采用多指同步再植法进行再植。再植顺序为骨骼固定→指屈肌腱→指伸肌腱→指背静脉→指动脉→指神经。结果本组成活37指,失败4指。成功率达92.5%。术后11例36指获得6~22个月随访,按断指再植的功能评价标准综合评定,优良率达88.9%(32/36)。结论同步再植法在保证成功率的基础上,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0.
足趾及复合足趾移植急诊再造和修复拇手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期应用足趾及足趾复合组织移植拇、手指再造与修复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的趾甲皮瓣、第二足趾及带足背皮瓣趾甲皮瓣或第二足趾移植,带小腿远端合并前踝及足背皮瓣的第二足趾移植,部分胫侧趾甲皮瓣合并第二足趾移植再造与修复拇指缺损、手指缺损及合并大鱼际、虎口、手掌部或前臂桡侧软组织等部位的复合性损伤的拇、手指缺损共282例,314指. 结果 术后308指再造成活,成活率为98%,术后经6个月~6年的随诊和信访,其再造修复后的拇、手指恢复了捏、握及对掌的功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优214指,良63指,可26指,差5指,优良率达88%. 结论 选择不同类型的足趾及复合足趾移植急诊再造和修复拇、手指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