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膀胱乳头状肿瘤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三家医院病理组织学诊断为膀胱乳头状肿瘤的病例共68例,由三位病理医生分别再阅读HE切片,经过充分的讨论,统一全部病例的形态学诊断意见。结果:3例为乳头状瘤,2例为内翻性乳头状瘤,19例为低恶性潜能的乳头状肿瘤,22例为低级别乳头状癌(乳头状癌Ⅰ级),22例为高级别乳头状癌(9例为乳头状癌Ⅱ级,13例为乳头状癌Ⅲ级)。与原诊断的符合率为64.71%(44/68)。诊断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低恶性潜能的乳头状肿瘤与乳头状癌Ⅰ级。结论:膀胱乳头状肿瘤病理组织学诊断的要点是观察其组织结构(尤其是细胞排列)与细胞的异型性;对做病理检查数量较少的医生来说尤其需要进行回顾总结。  相似文献   
2.
王代文 《四川医学》2007,28(12):1420-1420
乳腺病变在冷冻切片诊断中所占的比例高达10.4%~55.5%。近10余年来,我科冷冻切片诊断乳腺疾病的比例达30.3%。在冷冻切片诊断中,难点之一是导管上皮的乳头状病变,包括中央型和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癌及乳头状增生。曾经2次将乳头状瘤诊断为癌,石蜡切片诊断经过华西医院会诊为乳头状瘤,并随访10余年,未见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一级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EA)累及腺肌病(adenomyosis,AM)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观察2例子宫内膜一级EA累及AM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为中年妇女,年龄分别为47、52岁,表现为进行性痛经伴月经量增多和经期延长,彩色超声示子宫内膜增厚、子宫增大伴肌壁间不均匀回声。病理检查:大体观察子宫增大,子宫壁增厚,子宫体底部子宫内膜局限型结节状和息肉状肿块。镜下为子宫内膜无肌层侵犯的一级EA,肌层内受癌累及AM腺体与子宫内膜EA形态一致,呈膨胀式扩张推挤周围平滑肌,肿瘤周边可见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同时肌层内见未被癌累及的腺体和间质细胞。免疫组化:受癌累及的AM腺体周围及肿瘤周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CD10(+),desmin(-)。结论一级EA累及AM确诊主要依靠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病理诊断容易误诊为EA肌层侵犯或AM恶变,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通过1例肋骨黑色素性神经鞘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的观察和随访,并结合文献综合分析.结果肿瘤大小2cm×2cm×2cm,浸润肋骨周围横纹肌,为多边形上皮样和短梭形细胞混合,成片排列,少量色素仅见于个别细胞,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无浓染和染色质增粗,无核分裂,肿瘤中血管周淋巴细胞呈袖套样浸润,免疫组化示Vimentin(+++),S-100(++),HMB-45个别细胞(+),GFAP(++),Ki-67(1%+),随访40个月无复发和/或转移.结论黑色素性神经鞘瘤少见,可无色素,可浸润性生长,生物学行为潜在恶性,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XGC)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 8例XGC的临床资料。结果 XGC占同期胆囊标本的 0 5 % (8/1 60 0 )。临床表现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一致。B超检查 8例 ,CT检查 3例 ,术前全部误诊。术中病理确诊 2例、术后病理确诊 6例。 8例行胆囊切除 ;其中 4例行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 ,同时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清扫加右半结肠切除、胃大部分切除各 1例 ,全部治愈。结论 XGC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慢性胆囊炎 ,影像学检查易与胆囊癌混淆 ,确诊依赖病理检查。手术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最佳途径。胆囊切除是常用的术式 ,炎症浸润肝脏等周围组织或不能排除胆囊癌时应扩大手术范围。  相似文献   
6.
沈国菊  徐嘉忆  彭川  尹霞  王代文 《医学信息》2019,(22):154-156,159
目的 探讨消化道炎性纤维性息肉(IFP)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9年4月经内镜切除和普通外科手术切除的29例消化道IFP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 29例患者中肿块位于胃部24例,结肠1例,食管2例,小肠2例。大多数病变为单发(28例),少数为多发(1例)。肿块位于粘膜下层,可累及粘膜层,由短梭至梭形的间质细胞组成,病变内含薄壁小血管,梭形细胞常围绕血管排列,形成“洋葱皮”样结构,个别可伴有胶原化,间质疏松,常常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部分病例间质可伴有粘液样变。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100.00%),CD34(86.21%),部分病例可表达SMA(20.69%),不表达CD117,DOG-1,S-100。结论 炎性纤维息肉是消化道少见的肿瘤,具有特征性的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组化,手术或内镜下可完全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四家医院32例PSH,常规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本组男3例,女29例,年龄31岁~62岁,平均51岁。左肺13例,右肺19例。镜下肿瘤由圆形间质细胞和立方形表面细胞构成,组织构像为实性区、乳头状区、血管瘤样区,硬化区,瘤细胞呈圆形、立方形,胞浆淡染或嗜酸性,核圆形,染色质匀细,很少核分裂。免疫组化示:2种细胞均表达TTF-1、EMA,立方形细胞表达PCK,间质细胞表达Vimentin,部分表达Syn、CgA、NSE。Ki-67<1%。患者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PSH是源于上皮的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表皮生长因子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联合治疗体表瘢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在皮肤扩张术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可行性。方法35例患者共76个扩张器,随机分为治疗组(40个扩张器)与对照组(36个扩张器)。治疗组在常规扩张的同时,扩张囊内注入rhEGF,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扩张。测量两组扩张致额定容量所需的时间。皮肤扩张率及软组织即时回缩率,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养皮期我们在30例治疗组扩张皮肤的表面涂布不同厚度的贝复新(rhEGF凝胶),并与未涂药物的皮肤作比较,以观察对皮辩即时回缩率的影响,并进行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比率(%)的测定和病理切片分析。结果注水时同时加入rhEGF能使扩张器扩张至额定容量的时间明显缩短,即时回缩率较对照组减少,皮肤扩张率则明显增加。治疗组胶原纤雏柬粗而密,Ⅰ/Ⅲ型胶原比例降低。皮肤表面涂一定厚度(≥0.5mm)的贝复新,可有效减轻皮辩的即时回缩率。结论注水时同时给用rhEGF能缩短注水时闻,促进皮肤扩张,降低皮辩回缩率。提高皮瓣质量,改善治疗效果。外涂一定厚度的贝复新则可降低皮瓣的即时回缩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情况,探究错配修复缺陷(dMM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就诊且行根治术治疗的214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临床肿瘤组织、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MR蛋白(hMSH2、hMSH6、hMLH1、hPMS2)的表达情况,任一蛋白表达缺失则判定为dMMR。分析MM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Pearson检验结直肠癌组织中四种MMR蛋白表达缺失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dMMR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 结果(1)四种MMR蛋白阳性染色均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呈棕黄色或棕褐色。结直肠癌组织中dMMR发生率为15.4%(33/214),显著高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的3.3%(7/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2,P<0.001)。hMLH1蛋白表达缺失25例,hPMS2 20例,hMSH2 12例,hMSH6 9例;MMR蛋白常协同表达缺失,以hMLH1/hPMS2协同缺失为主。(2)dMMR与肿瘤位置有关,多位于右半结肠;错配基因功能正常(pMMR)患者则多位于直肠和左半结肠,表现为高-中分化腺癌。hMLH1表达缺失多为中-低分化腺癌,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hMSH2表达缺失与肿瘤直径密切相关;hPMS2表达缺失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hMSH6表达缺失与肿瘤形态密切相关(均P<0.05)。(3)结直肠癌组织中四种MMR蛋白表达缺失呈正相关关系,以hMLH1/hPMS2、hMSH2/hMSH6协同表达缺失最为显著(P<0.05)。(4)dMMR患者的术后累积总生存率为84.8%,显著高于pMMR患者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985,P=0.043)。 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dMMR发生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比例更高,以hMLH1/hPMS2协同表达缺失较为多见;dMMR患者预后更好。dMMR对于判断结直肠癌临床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及预测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急性肝炎胆囊声像改变的探讨福建连城县医院邮政编码366200张萧,王代文,黄启龙本文对46例急性肝炎患者胆囊声像在急性期及治愈期进行了观察,发现胆囊声像异常者32例占69.6%,胆囊声像正常者14例占30.4%,胆囊声像异常者分为:1.类胆囊炎型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