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以红霉素逆转人胃癌SGC7901/ADM亚株所呈现的多药耐药性。方法:应用递增阿霉素剂量的方法,诱导建立人胃癌细胞耐药亚株。试以红霉素逆转该耐药亚株对阿霉素等抗癌药物的耐药性,以MTT法测定各药之.细胞毒作用,用LSAB法检测亲本(SGC7901)与耐药细胞亚株(SGC7901/ADM)之P-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体外诱导建立之人胃癌细胞耐药亚株SGC7901/ADM,对阿霉素的相对耐受度较亲本细胞SGC7901提高了9.l倍;前者同时对长春新碱、鬼臼乙叉甙呈交叉耐药性,而对丝裂霉素和顺铂则不显示交叉耐药性。红霉素浓度为273、545、1090μmol/L时.均可提高阿霉素、长春新碱、鬼臼乙叉甙对SGC7901/ADM耐药细胞亚株的细胞毒作用。免疫细胞化学研究显示,约86%的耐药亚株表达P-糖蛋白,而亲本细胞则均为阴性。结论:非毒性剂量的红霉素可以逆转人胃癌耐药细胞株的耐药性。为临床上胃癌常规化疗方案中加用红霉素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肿瘤化疗的耐药性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一个难题。常用的肿瘤多药耐药性逆转剂由于严重的临床毒副作用 ,很难在体内达到体外有效的浓度 ,因而很难在临床上得到应用。红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当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菌药物。随着临床和药理的深入研究 ,其应用日益拓宽。 1989年Hofsli等[1] 发现 ,红霉素在体内可增强阿糖胞苷、放射菌素D、高三尖酯碱、柔红霉素等抗肿瘤药物的抗癌作用 ,并可逆转某些恶性肿瘤的多药耐药性。但有关红霉素对人胃癌耐药细胞的逆转作用方面的研究尚未见诸文献。本文拟诱导建立人胃癌耐药细胞亚株 ,并研…  相似文献   
3.
何海英  袁红  潘芳芳  屠思佳  王雁 《新中医》2021,53(21):64-67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心脏康复疗法对冠心病支架术后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0 例冠心病支架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100 例。2 组均做心脏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观察2 组心率的无氧阈(AT) 值和每公斤耗氧量运动峰值(VO2max)、代谢当量(METS)、射血分数(EF)、脑钠肽(BNP) 的指标。结果:治疗后,2 组AT 值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AT 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VO2max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治疗组VO2max 指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METS、EF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其中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2 项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其中MET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BNP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BNP 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心脏康复疗法对改善冠心病支架术后心脏康复的预后较好,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子宫癌和子宫肌瘤患者血清PRL、T和E2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人血清催乳素(PRL)、睾酮(T)和雌二醇(E2)与子宫肌瘤、子宫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分别检测了子宫肌瘤患者(30例)、子宫癌患者(28例)的血清PRL、T和E2三类激素并与健康人组(38人)比较。结果:1.子宫肌瘤和子宫癌的PRL和T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2.子宫肌瘤与子宫癌组的E2水平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1)。3.从正常人组经子宫肌瘤患者到子宫癌组其血PRL水平呈持续增高趋势。结论:PRL和T含量的变化与子宫肌瘤及子宫癌疾患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胃癌病人之血浆MMP-2、MMP-9及TIMP-1水平与病人个体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不同分期的胃癌病人、良性胃病病人和健康志愿者血浆中MMPs/TIMP水平,逐例随访胃癌病人。结果:胃癌病人血浆MMP-2、MMP-9及TIMP-l的水平分别为(21.7±6.3)ng/ml(、17.9±9.2)ng/ml和(39.5±13.3)ng/ml;较良性胃病病人和健康志愿者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尤其是Ⅳ期胃癌病人。胃癌病人血浆中MMP-2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转移(包括淋巴结和远处)相关,T1MP-1与转移相关,MMP-2水平也与病人生存期相关。结论:血浆MMP-2可以作为预测胃癌病人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刺多穴法配合牵正膏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针灸门诊就诊的单侧急性面神经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针药结合治疗组、单纯针刺组和单纯药物组治疗,每组40例;3组分别于治疗14天、28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d后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85.0%,单纯针刺组67.5%,单纯药物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后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95.0%,单纯针刺组82.5%,单纯药物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结合组治疗28d与治疗14d的总有效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组内治疗14d比较,三组治疗28d后患侧面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增幅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的单纯针刺组、单纯药物组相比,针药结合组治疗28d面神经MCV增幅明显增加(P<0.05),治疗14d眼轮匝肌和口轮匝肌MCV增幅明显增加(P<0.05),额肌和鼻肌MCV增幅不明显(P>0.05)。[结论]浅刺多穴法配合牵正膏外敷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少见,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T)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F)水平,并计算F/T比值,是诊断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是探测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灵敏方法,两者结合应用对诊断前列腺癌及其骨转移有重要价值.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FPSA)与总(TPSA)比值(F/T)的结果及骨转移的特点。方法对412例Pca患者术前血清TPSA、FPSA含量和F/T比值及99mTC-MDPECT全身骨骼显像分为二组进行分析。结果无骨转移组为25.5%(105/412例);有骨转移组为74.5%(307/412)。307例Pca骨转移组患者,共有2907个转移病灶,97.5%(2834/2907)显示为"热区"病灶,2.5%显示为"冷区"病灶(73/2907)。有Pca骨转移组血清TPSA、FPSA和F/T分别是97.9±59.4μg/L,10.2±8.1μg/L和0.09±0.04;无ca骨转移组29.6%(16/54),分别是24.8±23.0μg/L,4.4±3.4μg/L和0.12±0.05;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TPSA与骨转移程度呈负相关(r=-0.487,P0.05)。当PSA10μg/L,骨转移率为2.6%;当PSA 10~20μg/L,为10.5%;PSA 21~50μg/L,为52.6%;PSA 51~100μg/L,为92.7%;PSA100μg/L,为100%。F/T比值与骨转移程度呈负相关(r=-0.641,P0.05)。F/T0.15者,有84%的Pca患者有骨转移;F/T0.10者,100%的患者有骨转移。结论血清F/T比值小于0.15者,必要时行ECT全身骨骼显像。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依次是盆骨、椎骨和肋骨。  相似文献   
9.
包登辉  吴洲红  潘芳芳 《新中医》2019,51(2):220-22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益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益肾活血汤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疼痛症状及腰椎功能的改善情况,记录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观察组VAS及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JOA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CD3~+、CD4~+及CD4~+/CD8~+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CD8~+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CD3~+、CD4~+及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 0.05),CD8~+值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联合益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腰椎功能,提高免疫力,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30岁的王女士(化名),近半年来一直在备孕二孩,然而一直未成功.前几天还频繁发汗、心烦,月经周期紊乱.到浙江省皮肤病医院检查后发现抗苗勒氏管激素 (AMH) 0.6纳克/毫升,接近绝经女性的水平,提示卵巢功能减退.B超提示:一侧卵巢已萎缩,最终被诊断为卵巢早衰.王女士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结果,自己才30岁,还想生二孩,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