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3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原发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86年1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21例。其中外阴8例、阴道10例、阴道及宫颈1例、外阴及阴道1例、盆腔1例。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0(21~71)岁。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流液及发现外阴或阴道肿物。本资料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高于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期别和预后呈负相关。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由根治性切除逐渐衍变为扩大局部切除。随访:21例患者中随访率为67%(14/21),随访时间6~96个月,死亡7例,随访期间的死亡率为50%。结论女性生殖道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低,预后差。肿瘤厚度和淋巴结转移是其主要的危险因素。应采用手术基础上的综合治疗,治疗方案个体化。  相似文献   
2.
Accordingtothedatafromepidemiology,thein-cidenceofcancerrisessteadilywithadvancingage.Age?specificincidenceratesfromtheThirdNationalCancerSurveyoftheUnitedStatesrevealedthattheriskofcancerdevelopmentinthe6thdecadeoflifeisapproximately1%,whichincreasesto2%inthe81styearoflife(1).Theincidencesofmostgyneco-logiccancersincludingcervicalcancer,endometrialcancer,ovariancancerandvulvarcancerpeakaftertheageof60years(2-4).Surgeryisoneofthemaintreatmentoptionsforgynecologiccancerandmaybringaboutsomeeff…  相似文献   
3.
胎盘内绒癌是临床上十分罕见的病例,一般是在产妇发生临床症状或是患儿被发现临床症状以后,才会怀疑到有胎盘原发绒毛膜癌的可能。目前国内尚没有病例报道,国际文献也是只有个别病例报道,并常常没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北京协和医院于2005年救治了1例母婴同时罹患绒毛膜癌,母婴同时被治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宫角妊娠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角妊娠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0年1月~2006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36例宫角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 717例异位妊娠中,宫角妊娠共36例,占2%,临床表现为停经(100%)、不规则阴道出血(44%)和腹痛(39%).宫角妊娠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达50%,易被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绒癌.36例患者中1例(3%)观察治疗,9例(25%)在B超或腹腔镜监测下行清宫术,5例(14%)行全子宫切除术,16例(44%)行开腹或腹腔镜下宫角和/不和同侧输卵管切除术,5例(14%)行开腹或腹腔镜宫角妊娠物清除术.36例患者均预后良好,随访有3例宫内妊娠.结论 宫角妊娠的诊断主要依据B超,治疗以手术为主,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5.
患者 ,女 ,6 1岁 ,G0 /P0 。因绝经 1 2年 ,阴道出血半年 ,于 1 998年 1 0月 1 0日入院。患者于 1 986年自然绝经 ,1 998年 4月、7月无明显诱因阴道少许出血 2次 ,无阴道流液 ,无腹疼发热 ,无消瘦 ,否认服用激素和补品等。既往史 :1 6年前子宫肌瘤史 ,无高血压、糖尿病或肥胖病史 ;1 990年因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行乳腺癌根治术 ,术后放疗化疗各一程 ,后用三苯氧胺(TAM ) 2 0mg/d连续治疗 6年 ( 1 990~ 1 996年 ) ,TAM治疗期间白带较多 ,但无阴道出血 ,未行妇科检查。入院查体 :T :36 5°C ,P :80次 /分 ,R :2 0次 /分 ,B…  相似文献   
6.
杨毅  沈铿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7,32(12):753-755
雌激素替代治疗与卵巢癌杨毅沈铿郎景和近年来,卵巢癌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越来越多的卵巢癌患者可获得较长时间的存活。但是,由于双侧卵巢的切除,患者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雌激素替代治疗(estrogenre-placemen...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与卵巢癌细胞的融合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脐血及以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的特点 ,研究DC 卵巢癌融合瘤苗的体外免疫应答效果。方法 :从脐血及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诱导扩增DC ,从数量、形态、细胞表面标志及刺激增殖活性方面进行比较。体外培养卵巢癌患者癌细胞 ,将其与脐血DC在聚乙二醇 (PEG)介导下融合 ,活化自体T细胞 ,MTT法检测杀伤效果。结果 :体外诱导卵巢癌患者外周血DC ,每 2 0ml血能够获得 (0 .6~ 1.6 )× 10 6 个细胞 ;体外诱导脐血DC ,每 2 0ml血能够获得 (1.8~ 3.5 )× 10 6 个细胞 ,二者有明显差异 (P<0 .0 5 )。卵巢癌患者外周血DC在混和淋巴细胞反应 (mixedlymphocytereaction ,MLR)中显示了更为显著的刺激增殖活性。两者表达高水平的MHCII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经脐血DC 自体卵巢癌融合细胞活化的T细胞 ,对卵巢癌细胞株细胞的杀伤没有增加 ,而增强了对自体卵巢癌细胞的杀伤力。结论 :由脐血诱导可以获得更多数量的DC。脐血DC与自体卵巢癌细胞融合 ,能使肿瘤相关抗原有效提呈 ,激活T细胞 ,使它成为抗原特异性CTL ,有效杀伤自体癌细胞  相似文献   
8.
淋巴上皮瘤是一种发生在鼻咽部与EB病毒密切相关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生在鼻咽部以外的此类肿瘤则被称为淋巴上皮瘤样癌(lymphoepithelioma like carcinoma,LELC),是以淋巴组织显著增生、浸润并包绕未分化癌组织为特征的较为特殊的恶性肿瘤,比较少见,多发生在前肠来源的器官。发生在阴道的淋巴上皮瘤样癌则实为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阴道上皮瘤样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对疾病的诊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FTIR光谱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卵巢癌中诊断的分子机制及其他方面的作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宫颈小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4月至2012年3月间于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14例宫颈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人口统计学信息、诊断及治疗信息,并记录随访及生存资料。结果 14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8岁(26-66岁), 其中13例患者为育龄期妇女,1例为绝经后。14例患者中FIGO分期Ib1期为5例,Ib2期3例,IIa2期1例,IIb期2例,IVb期3例。分期为Ib1—IIa2的9例患者及1例IIb期患者经先期化疗后,接受了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1例IVb期患者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均接受了以顺铂为主的化疗。4例Ib1—IIa2期的患者于子宫根治性手术后接受辅助盆腔放疗,1例IIb期及1例IVb期患者接受了根治性盆腔放疗。14例患者随访时间3—51个月。 Ib1—IIa2期的9例患者中,7例患者无瘤生存,2例分别于随诊10个月和9个月时发生肺转移。IIb期—IVb期的5例患者中,1例IIb期患者随访19个月时盆腔复发,另4例患者死亡,总生存期5—12个月。结论宫颈小细胞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神经内分泌癌,容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预后极差,治疗应采用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