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二异丙酚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流动力学及其对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血管紧张素 (Ang )的影响 ,为临床高血压病人的麻醉结合其不同降压药物的使用、合理应用二异丙酚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 2~ 1 4周雄性自发性 SHR2 4只随机分为 3组 (各 8只 ) :SA组 (生理盐水 ) ,SB组 (低剂量二异丙酚 )和 SC组 (高剂量二异丙酚 ) ;同龄雄性 WKY大鼠 2 4只随机分为 3组 (各 8只 ) :WA组 (生理盐水 ) ,WB组 (低剂量二异丙酚 )和 WC组 (高剂量二异丙酚 )。WA及 SA组 ,生理盐水 1 .2 m L/ kg1 5 s静注后持续注入生理盐水 1 2 m L· kg- 1 · h- 1 ;WB及 SB组静注二异丙酚 5 m g/ kg诱导麻醉后静脉持续注入二异丙酚 30 m g· kg- 1 · h- 1 30 m in;WC及 SC组静注二异丙酚 5 mg/ kg诱导麻醉后静脉持续注入二异丙酚 6 0 mg· kg- 1· h- 1 30 min维持 ,总容量均相同。记录未注药时、注药后 2 ,1 0 ,2 0 ,30 m in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及呼吸频率 ,测定血浆 ET、CGRP、Ang 的含量。 结果  (1 )随着二异丙酚注入时间延长及剂量增加 ,SHR及 WKY大鼠均出现 MAP降低和 HR减慢 ;SHR出现改变的时间较 WKY早 ,下降幅度比 WKY大 ;二异丙酚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降低血压减  相似文献   
2.
经颈内静脉置入肺动脉导管误入腋静脉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男性,42岁,身高166cm,体重53kg,因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拟行原位肝移植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控制呼吸。先行右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三腔导管,随后于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和锁骨头与锁骨上缘组成三角形的顶点为穿刺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放入引导钢丝并沿引导钢丝将套有导管鞘(型号:1301BP85H,8.5F;批号:955EC703,Edwards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美国)的扩张器插入血管腔,拔出钢丝及扩张器,保留导管鞘在静脉内。经鞘管放置肺动脉导管(型号:744HF75,7.5F;批号:155FC445,Edwards生命科学有限公司,美国)至20cm刻度处,中心静脉压为10mmHg(1kPa=7.5mm Hg)。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继续置入,在33cm刻度处遇到阻力不能前置,放气后退至30cm刻度处遇到阻力不能后退。回抽血液及输液通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和血浆及心肌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影响。 方法  12~ 14周 Wistar大鼠 2 4只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8只 :A组 (对照组 ,注射 0 .9%生理盐水 ) ,B组 (低剂量异丙酚 )和 C组 (高剂量异丙酚 )静注异丙酚 5 m g/kg诱导麻醉后分别静脉持续 30 min注入异丙酚 30、6 0 m g·kg- 1 · h- 1 。总容量均相同 ,记录未注药时、注药后 2 ,10 ,2 0 ,30 m in的收缩压 (SBP)、平均动脉压 (MAP)、舒张压(DBP)、心率 (HR)及呼吸 ,测定血浆及心肌 ET、CGRP的含量。 结果 组内比较 :B组各时点血压、心率无差异(P<0 .0 5 ) ;C组随时间的延长 ,2 0 ,30 min的 SBP、MAP、DBP、HR均下降 (P<0 .0 5或 0 .0 1)。组间与 A组比较 :各组基础值无差异 ;B组仅在 2 ,10 m in时 HR下降 (P<0 .0 5 ) ;而 C组 SBP、MAP、DBP、HR均下降 (P<0 .0 5或0 .0 1) ,且 HR随时间的延长与 A组的差异明显增加 ,30 m in时 P<0 .0 0 1;B组和 C组血浆中 CGRP增高、ET下降 ,C组改变显著 ,心肌中 CGRP、ET无变化。 结论 异丙酚促进 CGRP释放 ,抑制 ET的释放 ,通过改变 CGRP/ET的平衡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降血压 ,减慢心率  相似文献   
4.
彭科军  池萍  曹英浩  孙莉 《北京医学》2015,37(9):836-841
目的 探讨门静脉性肺动脉高压(portopulmonary hypertension, PPHTN)患者肝移植术麻醉的特殊性.方法 PPHTN组15例(男7例、女8例),入选标准: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MPAP)>25 mmHg,肺动脉阻塞压(PAOP)<15 mmHg;对照组15例(男7例、女8例),入选标准:肝硬化排除肺动脉高压.采集2组无肝前期置入Swan-Ganz导管时(T1)、无肝期门静脉阻断5 min(T2)、无肝期门静脉阻断30 min(T3)、新肝期门静脉开放5 min(T4)、新肝期门静脉开放60 min(T5)和术毕(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MPAP、右心房压(RAP)、PAO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心脏指数(CI)、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每搏指数(SVI)、右心室舒展末期容积指数(RVEDVI).结果 T1时PPHTN组MPAP、RAP、PAOP、PVRI明显高于对照组;RVEF和SV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T1比较:T2时2组HR、SVRI明显升高,MAP、MPAP、RAP、PAOP、PVRI、CI、RVEF、SVI和RVEDVI明显降低(P<0.05);T4时2组MPAP、PVRI明显升高,MAP、CI、RVEF和SVI明显降低(P<0.05);T5、T6时2组SVRI明显降低,CI明显升高,PPHTN组MPAP、PVRI、RVEDVI明显升高,RVEF明显降低(P<0.05).结论 PPHTN患者与非PPHTN患者相比较,肝移植术中新肝期肺动脉高压及心功能抑制时间更长.麻醉的关键是维持右心功能,减轻右心负荷,纠正可逆性的肺动脉高压因素,减少新肝期再灌注对机体的影响,选择适宜的患者,采用合适的手术方式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
6.
正患者,男,58岁,6年前发现肝脏占位,行肝脏动脉导管化疗栓塞术1次,并在本院行肝癌射频消融治疗术。近1个月因偶发肝区疼痛入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IIb期;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乙型",拟于全麻下行"CT引导下肝癌纳米刀治疗术"。术前ECG示窦性心动过缓,HR 55次/分。胸部CT示:右侧气胸伴少量出血可能(肝活检术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右肺尖陈旧性结核可能。PFT:FEV12.53L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甲颏高度对评估国人喉镜暴露困难的准确性.方法 选取拟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术前分别采用改良Mallampati分级、甲颏间距、身高/甲颏距离、甲颏高度对所有患者气道分级进行评估.再根据插管时实际声门暴露情况按照Cormack' s-Lehane法对气道进行分级.计算4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喉镜暴露困难率4.2%,困难插管率1.7%,无插管失败患者.4种方法的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是身高/甲颏距离(91.3%)、甲颏间距(85.2%)、甲颏高度(89.6%)、改良Mallampati分级(48.7%).与改良Mal-lampati分级比较,甲颏间距、身高/甲颏距离、甲颏高度的特异性明显增高(P<0.01);4种评估方法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甲颏高度在评估国人困难气道方面与甲颏距离及身高/甲颏距离有相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应用于喉镜暴露困难的评估.  相似文献   
8.
危重症肝移植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围手术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效预防危重肝病病人肝移植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关键外科措施.方法 有肝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肝病病人90例,含Child C级肝功病人42例,慢重肝44例,暴发性肝衰4例.所有病人术前均需利尿剂治疗,术前血肌酐水平超过1.2 mg/dl者8例,最高为2.06 mg/dl.采用了术前行血浆置换、术中体外静脉转流及背驮术式等三项措施中至少一项者42例,无一项者48例.结果 90例肝移植病人无一例手术死亡.选择性采用了术前血浆置换、术中体外腔静脉转流、不阻断腔静脉的背驮式移植术式至少一项者无一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无任何这类预防措施之一的48例中,有5例出现肾功能衰竭,经血滤或血透后仅1例存活.结论 针对晚期肝硬化失代偿及慢重肝或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病人术前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特点,选择性采用术前血浆置换、术中体外腔静脉转流、不阻断腔静脉的背驮式移植术式及术后血滤等是有效地预防与治疗术后肾功能衰竭的关键外科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移植术前心电图提示QT间期延长与肝移植术后近期各类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佑安医院2004年6月~2012年1月500例肝移植患者术前心电图的QT间期与术后近期(术后2周内)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其诊治资料。结果在500例肝移植患者中有82例(16.4%)发生各类心律失常,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持续而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35例(7.0%),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8例(3.6%),心房颤动21例(4.2%),室性心动过速8例(1.6%,包括2例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82例心律失常患者中心脏骤停4例(0.8%),由心律失常引起的死亡2例(0.4%)。根据术前心电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QT间期延长组共103例,QT间期正常组共397例,其中,QT间期延长组中有28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QT间期正常组中有54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肝移植术后近期心律失常的发生与QT间期延长有明显关系(x^2=11.00,P〈0.01)。结论心律失常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甚至可导致死亡。术前心电图QT间期延长与肝移植术后近期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关系。因此,对于术前QT间期延长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和评估,并给予预防性措施,如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以防止术中及术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26岁,因"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携带4年,停经8+个月,腹部阵痛1 h"于2008年5月6日凌晨2时急诊入我院产科,化验为B型血,RH阳性;HBsAg(+)、HBeAg (+)、anti-HBc(+)、HBV-DNA定量2.06×107copies/ml,HCV(-);凝血酶原时间26.3 s,凝血酶原活动度29%,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2.05;丙氨酸转氨酶3019.1 U/L,天冬氨酸转氨酶15.6 U/L,血清总胆红素174.4 μmot/L,直接胆红素78.2 μmol/L,血氨154μmol/L,诊断为"G3P1G33+3 LOA早产临产、病毒性肝炎(乙型、急性、重型)、肝性脑病(昏迷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