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单纯肿物摘除术和外科手术治疗胫骨骨软骨瘤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30例胫骨骨软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5例给予单纯肿物摘除术,观察组15例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后2组患者的近期、远期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优良率26.67%,观察组优良率66.67%,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6)。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屈曲、旋转正常以及踝关节背屈正常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P=0.034,P<0.001)。2组的疼痛、复发和恶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膝关节、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3,P=0.009)。结论手术治疗胫骨骨软骨瘤的近远期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与关节损伤,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髋臼骨折的发生率日渐增多。由于骨折位置深、解剖复杂、复位困难,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一直困难很大。近年来,随着内固定技术、器械及影像学的发展,手术治疗是髋臼骨折的首选。我们自1999—2006年共手术治疗髋臼骨折26例,疗效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对策及效果。方法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利用后路腰椎间盘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8例。结果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9~54个月,平均27.2个月。本组优5例,良3例,优良率100%。本组病例无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减压充分,损伤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襄阳市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病人(年龄>65岁)共8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早期康复锻炼联合硬膜外麻醉为观察组,静脉麻醉并要求卧床休息等常规干预为对照组,每组41例。在术前1 d、术后2 d和术后7 d留取血液标本,检测病人的免疫功能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病人Harris评分、并发症和自理能力BI指数。结果 术后7 d和术后1月,观察组病人的Harris积分(68.8±12.7)和(90.7±8.3)明显优于对照组(56.4±11.6)和(71.6±12.4)(t=4.617,8.195;P=0.008,0.001)。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总例数为4例(占9.7%),较对照组12例(占29.3%)明显降低(χ2=2.144,P=0.031)。术后7 d,观察组自理能力为(53.5±8.2),较对照组(44.3±7.4)明显升高(t=5.348,P=0.003)。术后2 d和术后7 d,观察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比例较对照组病人的CD4+淋巴细胞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较对照组病人的CD4+/CD8+的淋巴细胞比值明显升高(P<0.05)。术后2 d和术后7 d两组病人在CD8+细胞比例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和术后7 d的比较中,观察组病人的IgG(117.6±20.1)及(125.9±20.7)和IgA(130.6±15.3)及(146.9±13.7)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gG(104.3±18.7)及(111.3±19.2)和IgA(100.5±14.8)及(105.2±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3,3.442和9.149,11.764;P=0.012,0.014和0.001,0.000)。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硬膜外镇痛能够促进术后病人肢体功能和免疫状态的恢复,降低炎症反应,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崔新广  常增林  庄正陵  段俊虎  刘涛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0):1067-1069,1072
目的 评价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并对MED术中常见问题的处理进行探讨.方法 1999年9月~2004年6月利用后路腰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4例.结果 285例病人获得随访,时间9~54个月,平均27.2个月.该组优205例(71.9%),良73例(25.6%),优良率97.5%.无被迫改开放式手术.发生椎间隙感染1例.该组无1例患者术中死亡或发生神经器质性损伤.结论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创伤的影响。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3、7 d,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的IL-1β、IL-6、IL-8、CRP、TNF-α,评价手术对患者创伤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8.9±11.2)ml,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3.4%,出现并发症1例;对照组分别为(281.3±12.6)ml、80.0%、3例。两组比较,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时点两组血清IL-1β、IL-6、IL-8、CRP、TNF-α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各时点血清IL-1β、IL-6、IL-8、CRP、TNF-α水平均降低(P均〈0.05)。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7.
段俊虎 《实用癌症杂志》2015,(2):295-297,300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0例多发性骨髓肿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VAD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以及疾病相关指标差异。结果 2组患者间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11%(P<0.05)。治疗后第8、16周,观察组患者血清β2-MG、M蛋白水平及骨髓浆细胞含量、ESR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RP、IL-6、TNF-α和s Fa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3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调节MM疾病相关因子的表达,改善MM疾病指标,与VAD方案联用时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空心双头加压螺钉在 Hoffa骨折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自2004至2013年间治疗的 Hoffa骨折患者共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4例,砸伤2例;按Letenneur分型I型11例,Ⅱ型6例,Ⅲ型4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6例;全部患者均采用空心双头加压螺钉进行骨折固定,术后及时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结论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至3年,平均21.5个月;随访结果为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术中术后无血管及神经损伤、术后没有出现伤口及关节腔感染、术后无螺钉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根据Letenneur评估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估,本组患者优良1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空心双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 Hoffa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术后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