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医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欠缺,直接影响中医人才的质量,进而影响中医学的传承与发展。中医学的传承发展离不开教育的改革创新。加强中医学实训教学的改革,将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相融合,在中医学实训教学中应用以问题式教学(PBL)为导向的虚拟仿真技术,以期提高中医学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能力,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便秘临床比较常见,以排便受阻、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粪质干结为主要临床表现征。史慧慧等[1]针对上海部分社区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6%,杨直等[2]通过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便秘患病率分别为7.0%和11.5%。便秘可引起直肠和肛周疾病、胃肠疾病和心脑血管等疾病,严重危害女性身心健康,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就医或滥用药物造成沉重的经济和心理负担[3]。便秘病因复杂多样,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3.
作为目前国际公认的难治性疾病,慢性顽固性便秘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且手术方式多样,采用腹腔镜经腹联合吻合器经肛手术,能减少手术创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更加被便秘手术医生所推广。由于慢性顽固性便秘手术术中吻合口的出现,术后不可避免有发生吻合口漏的可能性。预防性造瘘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中能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及再次急诊手术率,通过对预防性造瘘文献回顾性分析,探讨预防性造瘘在慢性顽固性便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为慢性顽固性便秘手术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肛瘘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一样,术后疼痛难以避免,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手术是治愈肛瘘最有效的方法,临床上针对肛瘘的手术方法多达上百种,而每种手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也不尽相同,除患者本身对疼痛的耐受度与肛瘘类型影响,手术是影响患者术后疼痛最重要的因素。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临床常用的肛瘘手术进行分析,探索各手术方式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并思考,寻找最适合的手段,希望为肛瘘的手术治疗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OIC)是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后续治疗依从性。随着全球癌症患者数量增多及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率增加,OIC患者数量将随之增多。因此,如何实现有效镇痛并平衡镇痛与OIC的发生是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OIC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泻药、外周作用的μ-阿片受体拮抗剂、促分泌剂、中药等。本文主要分析了药物治疗OIC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有效防治OIC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肛瘘是常见的肛周疾病之一。如何在降低复发率和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之间寻找平衡,提高肛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肛瘘治疗的难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及括约肌间瘘道结扎联合肛瘘栓(LIFT-plug)多有报道;生物材料的使用、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技术(VAAFT)、激光融合技术的运用及自体注射等新技术实现了对传统技术的改良并展示出其优势性;借助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直肠内超声(EUS)、磁共振成像(MRI)等辅助手段诊断评估,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施行肛瘘的个体化综合治疗为未来肛瘘临床诊疗的发展趋势。笔者就该领域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TST手术治疗痔病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975年Thomson首次提出肛垫下移学说,即肛垫是由肛管内壁粘膜、血管、纤维支持结构共同构成的正常组织,对维持肛门自制功能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当其发生病理改变或异常移动位而出现临床症状时可称为痔。1993年意大利学者Antonio Longo首先报道并阐明应用吻合器(PPH)的机理,为痔病的治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而TST手术是将中医分段齿  相似文献   
8.
腰俞穴麻醉又称简易低位骶管阻滞麻醉,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曹吉勋教授在长期大量临床经验上将骶管麻醉与传统中医针灸穴位相结合而创立的穴位麻醉方法,即在腰俞穴内注入麻醉药物,达到麻醉效果(阻断肛门周围神经的传导,使局部丧失感觉),简称腰俞麻醉,广泛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9.
肖小龙  樊文彬  贺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24):3114-3118
肛门直肠狭窄临床表现为大便形状变细或排便困难,肛门疼痛或腹胀,甚至发生肠梗阻。肛门直肠狭窄由先天性、原发性、继发性因素造成,而继发性因素最为常见,痔手术是继发性肛门直肠狭窄的主要原因。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其治疗困难,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和医疗问题。影响该病发生的因素包括病情严重程度、手术方式、操作水平、术后管理等。临床上应格外重视肛门直肠狭窄的预防。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对于肛门直肠狭窄的治疗方案选择尚无指南可参考,本文主要围绕痔术后肛门直肠狭窄的原因、预防及临床应对策略进行讨论,以期为基层医师防治该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慢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关系密切。便秘可继发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障碍和强迫症、认知功能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本文就两者的症状表现及发病机制相关性展开讨论。慢性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原因考虑如下:代谢产物影响,肠道微生态引起5-羟色胺、短链脂肪酸改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应用进化论学说。特殊情况包括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导致的慢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具有相关性。通过对慢性便秘与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强调慢性便秘患者心理异常状态评估和治疗的必要性,为多学科-团队(MDT)诊治模式提供依据,对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慢性便秘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