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  总结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各种CT肺部表现,为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方法  搜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COVID-19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图像,对其主要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各阶段COVID-19患者CT征象特点。  结果  在23例患者中,病变同时累及双肺的患者占56.5%(13/23),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的患者占69.6%(16/23),分布于双肺外带的患者占65.2%(15/23),累及左/右肺下叶基底部的患者占82.6%(19/23),CT表现为纯磨玻璃密度影者占82.6%(19/23),磨玻璃密度伴实性密度影者占30.4%(7/23),呈现网格状改变的占26.1%(6/23);病变进展期病灶数量增多的患者占54.6%(6/11),病灶范围扩大的患者占63.6%(7/11),病变密度增高的患者占63.6%(7/11);缓解期病灶数量减少的患者占25.0%(4/16),病灶范围缩小的患者占81.3%(13/16),病灶密度减低的患者占62.5%(10/16),出现纤维灶的患者占37.5%(6/16)。对CT进展组(n=11)和缓解组(n=5)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CT检查作为COVID-19的重要诊断检查方法,在患者有流行病学史并且在CT上伴有肺炎征象的情况下,相较于病毒核酸检测,有利于疾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复杂AO-B3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7年1月三个创伤中心收治的肱骨远端复杂AO-B3型骨折手术患者26例,男9例,女17例;患者年龄19~75岁,平均43.6岁。采用肱骨远端后外侧入路18例,鹰嘴截骨入路8例。单纯采用Herbert螺钉固定14例,Herbert螺钉结合克氏针固定5例,Herbert螺钉结合肱骨远端外侧解剖钢板固定7例。功能评估采用肘关节活动度(屈曲、伸展、旋前和旋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患者主观满意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5年,平均2.6年。随访结束时肘关节活动度屈曲(132.0±16.5)°,伸展(5.0±9.0)°,旋前角度(85.5±7.2)°,旋后角度(70.2±5.8)°;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94.2±3.0)分,主观满意度VAS(8.2±1.6)分。其中1例患者内固定松动,骨块移位,再次手术复位内固定。所有骨折完全愈合,其中5例出现肘关节僵硬,经功能锻炼后恢复正常,无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无异位骨化。结论肱骨远端复杂AO-B3型骨折需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Herbert螺钉是有效的固定方式,有时需结合克氏针及钢板才能取得可靠的固定效果,配合术后早期积极的功能康复,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逐渐成为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病人的标准治疗方法。NCRT治疗后,有些病人甚至可达到完全病理缓解,其局部复发率更低,保肛率及生存率较高。因此,NCRT前对肿瘤转归的可靠预测以及治疗后的准确评估,对于制定多学科、个性化治疗方案十分重要。就MRI评价直肠癌术前环周切缘是否受累、肿瘤体积改变等形态学参数,以及动态增强MRI、扩散加权成像等功能成像参数的应用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结直肠癌转移灶在联合西妥昔单抗靶向化疗后钙化的CT特征与其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过联合西妥昔单抗靶向化疗且有完整资料的转移性结直肠癌钙化患者。两位影像科医生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钙化的发生、钙化特征,以及治疗疗效评价进行独立评估。参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本)》 对患者的最佳疗效评价进行记录:(1)将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归为治疗有反应组,将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归为治疗无反应组;(2)对于疗效评价为SD的患者,由于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较长的患者可以认为能从治疗中获益,因此根据PFS长短对其进行进一步分组,将PFS大于治疗有反应组中位PFS的患者与疗效评价为CR或PR的患者归为治疗获益组,余者归为治疗未获益组。对比分析患者转移瘤钙化的不同影像学特征(钙化形态、最大钙化密度、钙化密度-时间增长斜率)的差异。结果 在所有符合要求的111名患者中,出现肿瘤钙化的患者总计27例,共涉及30个部位,其中肝脏转移灶钙化患者19个(63.3%),淋巴结转移8个(26.7%),肺转移2个(6.7%),皮下转移1个(3.3%)。治疗有反应组12例,治疗无反应组15例;治疗获益组13例,治疗无获益组14例。治疗有反应组对比无反应组有较高的钙化密度-时间增长斜率,治疗获益组表现为钙化灶数量增加的比例(61.5%)较治疗无获益组(14.3%)高(P=0.018),最大钙化密度在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转移瘤钙化灶均为无定形钙化,呈中心性钙化(占36.8%)、偏心性钙化(占36.8%)以及花环状钙化(占15.8%)和弥漫性钙化(占10.6%)。淋巴结转移灶可呈弥漫型(占75.0%), 以及曲线或壳状钙化(占25.0%),在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接受联合西妥昔单抗靶向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发生钙化的患者中,密度增长快、钙化数量的增加可能成为治疗疗效有效的影像学特征,最大钙化密度和钙化形态与疗效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膏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48例随机分为4组各12例,对照1组予象皮生肌膏组外敷治疗,对照2组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贝复新)外敷治疗,对照3组予贝复新外敷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治疗,治疗组予象皮生肌膏外敷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治疗。观察4组临床疗效与平均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痊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1、2、3组分别为75.0%、66.7%、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25.17±0.53)d,对照1、2、3组分别为(33.00±0.59)d、(41.25±0.79)d、(32.34±0.57)d,治疗组明显短于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象皮生肌膏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治疗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象皮生肌膏、单纯贝复新外敷及贝复新外敷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穴位敷贴配合灸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及评价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40例作为对照组,40例作为治疗组,分别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和穴位敷贴配合灸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通过对2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肉芽组织覆盖时间相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穴位敷贴配合灸法辅助治疗,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同时也可以缩短患者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与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和疾病负担成本。方法选取2015年1—9月在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就诊并住院的急性胆囊炎患者42例,其中行急诊LC者31例(LC组)、行急诊OC者11例(OC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效果及疾病负担成本。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和月收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年龄小于OC组,文化程度高于OC组(P<0.05)。两组患者发病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OC组(P<0.05)。两组患者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自负费用和西药费用少于OC组(P<0.05)。LC组患者出院后误工费用、总误工费用、家属照护费用及雇佣护工费用少于OC组(P<0.05)。LC组退休患者和非退休患者疾病总负担费用和个人承担费用均少于OC组(P<0.05)。结论急诊LC治疗符合LC指征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疾病负担成本均优于急诊OC。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究高分辨弥散加权成像表面弥散系数(ADC)值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肿瘤转归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直肠癌患者的术前高分辨弥散加权图像。比较不同肿瘤转归分级之间术前ADC值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术前ADC值鉴别肿瘤转归分级的效能。结果 达到完全缓解患者其术前ADC值高于未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P2/s、(1.25±0.22)×10-3 mm2/s。用术前ADC值判断患者是否达到完全缓解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3,以1.48×10-3 mm2/s为界值,其敏感度为91.2%、特异度为70.8%。疗效较好的患者其术前ADC值高于疗效较差者(P2/s、(1.24±0.22)×10-3 mm2/s。用术前ADC值判断患者是否疗效较差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以1.48×10-3 mm2/s为界值,其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56.7%。术前ADC值与肿瘤转归分级呈负相关(r=-0.59,P<0.001)。结论 术前ADC值与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后的肿瘤转归分级呈中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淋巴结转移是预测直肠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准确评估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助于临床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常规MRI主要依靠淋巴结大小诊断淋巴结性质,准确性不高。扩散加权成像(DWI)能够敏感地发现淋巴结,但转移性淋巴结与非转移性淋巴结的ADC值有部分重叠。动态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能反映淋巴结微环境情况,有利于鉴别淋巴结性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MRI(USPIO-MRI)可以诊断淋巴结性质且诊断敏感度较高,但尚未应用于临床。就常规MRI、DWI、DCE-MRI、USPIO-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