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上髁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20例肱骨外上髁粉碎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伤口愈合良好,骨折均愈合。肱骨远端骨折复位固定与肱骨远端前倾角恢复均良好,肘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满意,无神经症状。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90分12例,75~89分6例,60~74分2例。结论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外上髁粉碎骨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17~64岁,平均36岁。尺骨鹰嘴、肱骨髁间、桡骨头骨折予以钢板固定,冠状突骨折以螺钉、克氏针或"套索"爱惜帮缝线固定,内、外侧韧带复合体止点撕脱性损伤以锚钉缝合修复。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omce score,MEPS)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肘关节骨折3个月后获得愈合。肘关节活动稳定,肘关节轴移试验和内翻实验均为阴性。15例无疼痛症状,1例静止时偶有疼痛,2例活动后疼痛。肘关节活动伸直平均角度(28.6±11.4)°,屈曲平均角度(132.6±8.2)°,旋前平均(71.0±9.2)°,旋后平均(55.8±7.4)°,满足日常生活需要。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55~92分,平均82分;其中优12例,良3例,中3例,差0例,优良率83.3%。结论治疗复杂肘关节骨折脱位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上臂后外侧入路肱骨远端关节外锁定加压接骨板(LCP-EDH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远端关节外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12—2014-02经肱三头肌桡侧入路,向尺侧牵开肱三头肌,不损伤伸肘装置,并采用LCP-EDH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远端关节外粉碎性骨折13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2~24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0~15周,平均12.3周。末次随访时肘关节伸直(5.6±5.5)°,屈曲(135.4±11.2)°,前臂旋前(85.6±7.4)°,旋后(86.6±5.9)°。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优12例,良1例。1例桡神经麻痹患者为桡神经被骨折端卡压,术后2个月后完全恢复。结论经后外侧入路LCP-EDHP内固定治疗肱骨干远端关节外粉碎性骨折具有不损伤伸肘装置、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神经血管结构相对安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LCP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AO分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LCP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3 d开始保护性功能锻炼。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及X线片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43个月,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平均活动度:屈伸87°±3°,屈曲114°±4°,伸直27°±6°,旋前65°±4°,旋后67°±5°。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55~100(87±4)分,优13例,良3例,可4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4例出现暂时性尺神经麻痹,1例关节僵硬,1例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结论切开复位LCP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能提供坚强内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手术方法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10—2015-09采用改良手术方法治疗的10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术中对桡骨头、外侧副韧带复合体以及内侧副韧带复合体重建,而未修复尺骨冠状突。结果本组手术时间65~160(100.10±32.32)min,术中失血量150~500(287.20±132.17)ml。10例均获得随访6~15(10.90±2.77)个月,无切口感染、尺神经麻痹表现、肘关节再脱位、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X线片显示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愈合。末次随访肘关节屈曲活动度110°~130°(118.53±6.11)°,伸展活动度为0°~20°(13.40±6.33)°,前臂旋前活动度45°~80°(63.20±11.46)°,旋后活动度25°~75°(52.91±15.31)°。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0~94(87.12±4.01)分,优8例,良2例。结论在不固定Regan-MorreyⅠ、Ⅱ型冠状突骨折的情况下,通过手术固定或修补肘关节其他结构,也能恢复"恐怖三联征"患者的肘关节稳定性,且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放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后肘关节僵硬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2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后肘关节僵硬,于本院行开放松解术患者临床资料,术后采用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33个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伸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功能,优13例、良6例、中1例,优良率95.00%。[结论]开放松解术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后肘关节僵硬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柱螺钉结合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通髁型骨折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12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双侧柱螺钉结合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末次随访时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2例患者获得12~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14.23±3.25)周,无内固定失效及骨折移位。肘关节屈伸活动度90°~130°,平均(112.27±2.31)°。MEPS评分平均(90.48±2.59)分,优良率91.66%。[结论]双侧柱螺钉结合解剖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可以提供可靠的稳定固定,允许早期功能锻练,获得满意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陈旧性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自2005年以来,对6例陈旧性肱骨远端骨折进行诊断与治疗.其中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4例,肱骨滑车冠状面骨折2例;受伤至就诊时间为8~16周,平均10.5周;肘关节平均活动度伸[(35±5)°,x/-±s,下同]、屈(50±10)°,前臂旋前(15±10)°、旋后(10±5)°.采用前外侧切口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在带关节的外固定支架帮助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4~18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2~2.5个月,平均2.2个月.肘关节平均活动度为伸(15±9)°、屈(115±10)°,前臂旋前(65±5)°、旋后(70±5)°.1例并发尺神经麻痹症状者,经服用神经营养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恢复.按照N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陈旧性肱骨小头与滑车的冠状面骨折易引起误诊,三维CT可明确诊断.术后在带关节的外固定支架帮助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较满意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创三切口双钢板固定技术治疗累及肱骨远端特别是肱骨远端、关节面的肱骨干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9月至2007年11月共收治6例累及肱骨远端的肱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经肘关节内侧切口复位关节内骨折,空心螺钉固定.肱骨远端与骨干复位后,内侧柱用1/3管型钢板固定.肱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于上臂前侧三角肌和肱二头肌之间另做小切口,制备此小切口与肘关节外侧切口之间的肌下隧道.将塑形的4.5 mm动力加压钢板经上臂小切口肌下插入,至肘关节外侧切口.钢板近端置于肱骨于前缘,远端置于外侧柱前外侧面,各至少3枚螺钉固定.术后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价结果.结果 6例患者术后获13~36个月(平均22.2个月)随访.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12~24周(平均19周).无医源性桡神经麻痹及内固定失败病例发生.肘关节活动度为110°~140°,平均130.8°.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全部为优.结论 采用微创三切口双钢板技术治疗累及肱骨远端关节面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操作简单,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erbert螺钉在肱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四川省骨科医院采用肘关节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患者65例,其中使用Herbert螺钉治疗的共15例(Herbert螺钉组),采用钢板固定的共50例(钢板组)。Herbert螺钉组获得连续随访者12例,钢板组获得连续随访者44例。按Bryan-Morrey分型进行分类,其中Herbert螺钉组12例患者中Ⅰ型6例,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2例。12例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固定方法包括Herbert螺钉结合克氏针固定2例,单纯Herbert螺钉固定10例。随访时采用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Herbert螺钉组(n=12)与钢板组(n=44)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9个月至3.5年,平均为2.2年。根据Broberg-Morrey的疗效评价标准,Herbert螺钉组优8例,良2例,可2例。Herbert螺钉组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优于钢板组(t=4.57,P0.05),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钢板组(t=10.43,P0.05),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应早期手术,选择肘关节后外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选用Herbert螺钉等可满足解剖复位,牢固固定,以便早期功能锻炼,从而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肱骨远端冠状面和矢状面双平面截骨矫形并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成人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4年9月采用肱骨远端冠状面和矢状面双平面截骨并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的6例成人肘内翻并肘关节屈曲受限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18~35岁,平均22.2岁。均有明确儿童期肘关节骨折病史,受伤年龄为2~13岁,平均6.5岁。入院检查6例患者均无神经损伤、肘关节屈伸力量异常和不稳定等并发症。术前肘关节屈曲活动度(107.50±5.24)°,伸直活动度(–12.17±3.48)°;患侧提携角为(–19.50±4.46)°,健侧提携角为(11.50±2.67)°;患侧肱骨相对健侧短缩(0.42±0.38)cm。术后随访测量肘关节屈伸活动度、提携角、双侧肱骨短缩,采用去除双肘屈伸活动度对比的改良Laupattarakasem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9~27个月,平均20.8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骨折端均于术后3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为(124.17±5.85)°,伸直活动度为(0.83±2.04)°,提携角为(12.00±4.19)°,肱骨短缩为(1.88±0.45)cm,均较术前显著改善(t=–6.742,P=0.001;t=–11.068,P=0.000;t=–20.400,P=0.000;t=–13.914,P=0.000)。按照改良Laupattarakasem标准评价,优1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83.3%。结论采用双平面截骨矫形可有效矫正肘内翻畸形并改善屈曲活动度,外侧解剖锁定板固定可满足术后早期活动的稳定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头加压螺钉及双钢板三角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20-06采用双头加压螺钉及双钢板三角固定治疗的25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记录骨折愈合情况与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HSS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2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拆线时间为术后12~14 d,平均12.1 d。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3.5个月。3例术前存在尺神经损伤症状者,术后症状逐渐好转。末次随访时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65~100分,平均90.2分,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16例,良7例,可2例;HSS肘关节功能评分71~100分,平均91.2分,按HSS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16例,良6例,可3例。结论双头加压螺钉及双钢板三角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可以获得解剖复位与坚强的内固定,允许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Herbert螺钉结合锚钉内固定治疗DubberleyⅢB型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9-01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Herbert螺钉结合锚钉内固定治疗6例DubberleyⅢB型肱骨小头骨折。术中复位肱骨小头及滑车,并选用多枚Herbert螺钉进行埋头固定。对于合并外上髁骨折加以锚钉固定。复位尺骨鹰嘴,以2枚克氏针固定,尖端从对侧皮质穿出,于鹰嘴截骨线远端垂直骨嵴钻孔,穿过钢丝8字张力带固定。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3.5个月。6例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0~5.5个月,平均2.8个月。术后1例肘关节活动受限,未出现肱骨小头缺血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2例,良3例,可1例。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Herbert螺钉结合锚钉内固定治疗DubberleyⅢB型肱骨小头骨折患者可以早期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骨折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15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建平  戴国达 《中国骨伤》2011,24(10):876-878
目的:观察随访用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15例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男6例,女9例;年龄18~55岁,平均32岁;左侧7例,右侧8例。受伤到入院时间3~10h。患者入院时肘部肿胀疼痛,肘关节活动受限,肘关节可闻骨擦音,X线片示桡骨小头骨折。对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观察采用Mayo肘部评分系统。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Ⅰ/甲,术后未见肘关节骨化性肌炎,随访6~15个月,依据Mayo肘部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Mayo评分(86.67±1.26)分,其中疼痛(53.33±9.76)分,关节活动度(27.33±4.58)分,关节稳定性(6.00±2.07)分;肘关节活动度70°~130°,平均(105±10)°,前臂旋转度100°~130°,平均(120±16)°。结论:用Herbert螺钉对MasonⅡ型及部分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固定,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方法简单,利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铰链式肘关节外固定支架辅助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肱骨远端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1月至2007年4月收治11例陈旧性肱骨远端B犁骨折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5~6.0个月(平均3.1个月),采用铰链式肘关节外固定支架辅助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根据Mav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定.结果 11例患者术后获10~18个月(平均12.5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3.5~6.0个月,平均4.6个月.患者肘关节经功能锻炼后平均活动范围:伸直19.4°±6.5°,屈曲124.2°±11.3°;前臂旋前72.8°±5.4°,旋后67.6°±7.3°.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由术前(52.4±7.6)分上升至(85.7±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61,P=0.000);其中优5例,良4例,可2例.结论 采用切开复位内同定治疗陈旧性肱骨远端B型骨折,术后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下活动肘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7—2015-07采用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1例肱骨中下段骨折。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本组手术时间80~150(115.0±32.0)min。21例均获得10~24(16.8±4.5)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4(16.5±3.6)周。1例术前存在桡神经损伤症状,术中探查为桡神经挫伤,术后2个月桡神经功能完全恢复。2例肱骨外侧髁处钢板远端翘起,感觉不适。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采用侧卧位后外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显露充分、内固定牢靠、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Herbert钉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12采用切开复位Herbert钉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9例肱骨小头骨折,观察术后骨折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9例获得平均13.9(9~24)个月随访。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8(8~12)周。末次随访时均无疼痛及关节不稳定,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平均120°(100°~145°),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135°(90°~180°)。末次随访时改良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1例;Broberg-Morrey肘部骨折疗效评分:优8例,良1例。结论切开复位Herbert钉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固定可靠,患者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可有效预防关节僵硬、异位骨化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前外侧入路与前侧入路前内侧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3-10诊治的5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Ⅰ组30例采用前外侧入路内固定,Ⅱ组26例采用前侧入路前内侧固定。结果Ⅰ组获得随访12~22(15.63±2.62)个月,Ⅱ组获得随访12~22(16.22±2.88)个月。2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骨折愈合时间10~18(14.87±2.32)周,肘关节最大屈曲范围134°~146°(138.60±3.27)°,肘关节最大伸直范围0°~8°(4.87±1.91)°,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分)70~100(88.04±7.72)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75~100(89.13±4.32)分。Ⅱ组骨折愈合时间10~19(15.06±2.22)周,肘关节最大屈曲范围130°~145°(137.95±4.15)°,肘关节最大伸直范围0°~9°(5.15±2.33)°,MEPS评分70~100(85.15±7.66)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75~100(88.54±2.30)分。2组在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最大屈伸范围及MEPS、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前外侧入路与前侧入路前内侧固定均能有效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但后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0例陈旧性桡骨远端的治疗及术后功能评价总结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0月,采用单侧或双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或内外固定加外固定治疗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2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按AO分型:A2型1例,A3型2例,B1型2例,C1型12例,C3型3例。所有患者均为手法复位不满意者。病程33~150 d,平均55 d。术前掌倾角(-18.0±4.1)°,尺偏角(14.8±7.0)°,桡骨短缩(14.2±3.6)mm,腕关节屈曲活动度(30.0±12.5)°,腕关节背伸活动度(35.0±5.5)°。腕关节旋前(65.0±10.0)°,旋后(65.0±15.0)°。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2个月。影像学检查示所有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为8~14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桡骨远端掌倾角为(12.1±4.1)°,尺偏角为(22.5±5.5)°,桡骨短缩(2.2±1.2)mm,腕关节屈曲活动度为(65.0±12.5)°,腕关节背伸活动度为(50.0±10.5)°。腕关节旋前(85.0±5.0)°,旋后(65.0±15.0)°,较术前均显著改善。末次随访时采用DASH基线评分,平均为14分。结论陈旧性桡骨远端骨折一旦有手术指征且患者要求改善目前不良症状的均应采取内固定辅以其他治疗方式,即内固定+外固定或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且绝大多数需植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33例骨质疏松性C3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及前臂活动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EPS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手术时间80~120(93.5±11.6)min。术后3~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内固定位置良好,骨折线模糊,可见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提示骨折均愈合。术后无内固定松动或断裂、骨折复位丢失、骨折畸形愈合以及尺神经炎等并发症发生,4例发生骨化性肌炎。末次随访时,肘关节活动度:屈曲100°~140°,伸直5°~30°;前臂旋转活动度:旋前60°~80°,旋后55°~75°;肘关节MEPS评分为55~95分,其中优10例,良16例,可3例,差4例,优良率78.8%(26/33)。结论 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能够为骨质疏松性C3型肱骨远端骨折双钢板固定提供良好的手术显露,避免尺骨鹰嘴截骨所带来的二次损伤,术后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