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是指稳定性差及存在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急性心脑血管缺血事件主要是由易损斑块的破裂和继发血栓形成所致。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与头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且常同时发生,一些炎症因子在发病早期即可在外周血中被检测到。诊断易损斑块的临床手段有很多,笔者就冠状动脉、头颈部血管粥样易损斑块的影像学诊断及相关血清炎症因子的研究现状与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钟或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很多,每种方法临床疗效不是十分肯定,临床病例多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采用局麻下经口内行下牙槽、舌、颊神经选择性高位撕脱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Ⅲ支)患者20例,给予此类患者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相关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分析13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护理结束观察2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护理结束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65例(94.20%),对照组满意56例(81.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2.90%,复发率为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有9例占比13.04%,复发率为4.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加速患者恢复,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四黄生肌汤联合基于APP的延续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肛肠外科2019年1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甲硝唑和四黄生肌汤联合甲硝唑进行治疗,且2组治疗期间均予以基于手机APP的综合干预.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创面愈合情况和并发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红肿、分泌物、创面疼痛、肉芽形态评分及血清SAA、AC-TA、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腐肉脱落时间、上皮出现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缩短(P<0.05),且观察组创面完全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四黄生肌汤联合基于手机APP的综合干预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SAA、AC-TA、CRP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其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不同类型脉络膜视网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RD)的疗效。方法单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2021年4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脉络膜视网膜缺损合并RD患者23例24只眼纳入研究。其中, 男性11例12只眼, 女性12例12只眼;年龄(33.3± 13.7)岁。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 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根据脉络膜视网膜缺损类型, 将患眼分为累及视盘组、未累及视盘组, 分别为15、9只眼;根据RD是否累及缺损区, 将患眼分为RD累及缺损区组、RD未累及缺损区组, 分别为15、9只眼。所有患眼均行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25G PPV、视网膜激光光凝联合硅油填充手术。手术后随访时间(19.5±16.3)个月。以末次随访为疗效判定时间点。观察视网膜复位、BCVA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t检验;组间定性资料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检验。结果末次随访时, 24只眼中, 视网膜复位20只眼(83.3%, ...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1997~2009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76例197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神经束膜缝合术、神经松解术及神经移植术.结果 术后经3~60个月随访,根据BMRC感觉、运动评价标准,其中疗效为优者84条,良者77条,优良率达81.73%.伤后24 h内修复者的优良率为93.52%,优于3个月内修复者.3个月内修复者优良率为79.31%,优于6个月后修复者.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早期修复和显微镜下神经断端的精确对合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进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在腓动脉穿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供的解剖基础上,根据足踝部皮肤缺损大小,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移位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3例.切取皮瓣而积9 cm×8.5 cm~ 28 cm×13 cm,穿支血管蒂长1.7~3.3 cm.结果 本组中11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皮瓣远端边缘坏死,经换药治愈.全部患者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操作简便,血供可靠,切取面积大,适用于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质量的审稿意见与审稿人个体特征的关系,为科技期刊选择合适的审稿人提供参考。 【方法】 以Publons平台中2018年和2019年Top Reviewers相关信息为数据源,采用标准负二项回归检验高质量审稿意见与审稿人个体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经认证的审稿数、编辑经历、出版后同行评议经历与高质量审稿意见的数量有着显著的、稳定的正相关关系。是否为高被引科学家、是否为Publons导师、论文发表数量、是否在任期刊编委会成员、是否曾任编委会成员、未经认证的审稿数与高质量的审稿意见没有稳定的或者没有显著的关系。【结论】 科技期刊可以通过Publons等开放性的同行评议平台,邀请那些审稿数量多、有编辑经历,以及有过出版后同行评议经历的审稿人参与审稿,以提高审稿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皮肤恶性肿瘤以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较为多见,肿瘤不但影响美观、而且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金标准[1]。但当癌症侵及颅内时,通常需要扩大切除,这会在术后留有较大面积的颅骨缺损,甚至硬脑膜缺损。因此在手术治疗时,不但要考虑到手术切除的彻底性以减少复发,而且又要考虑切除后创面修复问题,以便最大限度的保留或恢复头面部外观和功能,笔者收治1例侵及颅内的头皮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